重庆人力资源招聘会作为连接企业与人才的重要桥梁,近年来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就业质量提升方面发挥着日益关键的作用,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就业服务平台,重庆招聘会以“精准对接、服务产业、促进就业”为核心,通过多元化形式、专业化服务,为本地及周边地区的企业与求职者搭建了高效互动的交流平台。
从整体规模来看,重庆人力资源招聘会已形成“全年常态化、月度主题化、周次小型化”的举办体系,据统计,2023年全市共举办各类招聘会超500场,其中市级重点招聘会28场,区县特色招聘会200余场,线上招聘会300余场,累计参与企业超3000家次,提供就业岗位15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人数超5万人次,同比增长12%,招聘会覆盖范围从主城都市区延伸到渝东北、渝东南等区县,重点服务制造业、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及新兴产业,成为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体系人才供给的重要支撑。
参与主体呈现多元化特征,从企业类型看,既有长安汽车、智飞生物等本地龙头企业,也有阿里巴巴、京东等全国知名企业在渝分支机构,更有大量中小微企业及初创公司,行业分布广泛,岗位类型丰富,从求职群体看,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占比达45%,同时涵盖城镇失业人员、农民工、退役军人、技能人才等群体,针对不同需求,招聘会细分出“高校毕业生专场”“制造业人才对接会”“数字经济人才招聘会”“退役军人专场”等主题场次,实现“靶向招聘”。
招聘会服务功能持续深化,从单一的岗位匹配向“招聘+服务”一体化延伸,现场设置政策咨询、职业指导、简历诊断、技能培训报名等专区,配备专业职业指导师提供一对一服务,在“春风行动”农民工专场中,联合交通部门提供“点对点”接送服务,联合人社部门开展岗前技能培训补贴申领指导;在高校毕业生专场中,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职业测评,帮助学生明确职业方向,线上招聘平台同步升级,通过“直播带岗”“VR企业展厅”等形式打破时空限制,2023年线上招聘会累计观看量超200万人次,岗位投递量突破8万份。
重点产业岗位需求与区域发展战略高度契合,根据2023年招聘会数据,制造业岗位占比达35%,其中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相关岗位同比增长25%;信息技术产业岗位占比20%,人工智能、大数据工程师等新兴岗位薪资较传统岗位高30%;现代服务业岗位占比30%,物流、电商、康养等领域需求旺盛,为适配产业升级,招聘会还联合高校、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推动“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的产教融合模式,缓解企业“用工难”与求职者“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
重庆人力资源招聘会将进一步聚焦数字化转型与产业协同,优化“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开发智能匹配系统,基于岗位需求与求职者画像实现精准推送;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强与四川地区的招聘联动,举办川渝联合招聘会,促进人才跨区域流动,强化政策赋能,对参与重点产业招聘的企业给予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对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
相关问答FAQs
Q1:重庆人力资源招聘会主要面向哪些求职群体?是否有针对性服务?
A:重庆人力资源招聘会覆盖多元求职群体,主要包括:①高校毕业生(含专科、本科、硕士、博士),通过校园招聘、毕业生专场提供实习、就业机会;②城镇失业人员、农民工,依托“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活动提供技能培训与岗位推荐;③退役军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设置专场招聘会并落实政策倾斜;④技能人才,针对技工、高级技师等开展技能对接会,匹配高薪技术岗位,针对不同群体,招聘会会提供定制化服务,如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职业测评、简历优化,为农民工提供交通补贴、法律咨询等。
Q2:如何获取最新的重庆人力资源招聘会信息?有哪些官方渠道?
A:可通过以下官方渠道获取最新招聘会信息:①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hrss.cq.gov.cn),在“就业服务”栏目发布招聘会预告;②“重庆人社”微信公众号,实时推送招聘会时间、地点、岗位清单;③各区县就业服务局官方平台,如渝中区、九龙坡区等会发布区域特色招聘会信息;④合作招聘平台,如“重庆人才网”“智联招聘重庆站”等同步线上招聘会信息,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社区公告栏也会线下张贴招聘会海报,求职者可根据需求选择合适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