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企事业单位发展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7 分钟
位置: 首页 事业单位 正文

南宁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是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城市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枢纽,企事业单位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在推动产业升级、扩大就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南宁企事业单位在政策引导、市场驱动下,呈现出多元化、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成为支撑“强首府”战略的中坚力量。

南宁企事业单位

从产业结构看,南宁企事业单位已形成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传统产业中,制造业基础扎实,以南南铝业、南宁糖业等为代表的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占比持续提升,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南宁轨道交通集团等企业在物流、交通等领域构建起服务网络;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数字经济领域集聚了浪潮集团南宁分公司、南宁中关村创新中心等一批头部企业,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赛道不断涌现,农业产业化方面,南宁农工商集团、广西南宁五象新区农业科技园等企业,推动现代农业与文旅、电商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发展特点上,南宁企事业单位呈现出“三化”趋势,一是国企民企协同发展,国有企业如广西投资集团、南宁交投集团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保障等领域发挥“压舱石”作用,民营企业如万丰奥威、南宁讯迪科技则在细分市场展现创新活力,2022年市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60%以上的GDP和就业岗位,二是数字化转型加速,南南铝业建成西南首个铝加工行业“5G+工业互联网”平台,南宁“城市大脑”覆盖交通、政务等10余个领域,企事业单位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超75%,三是绿色低碳转型深入,南宁宁福新能源、广西博世科环保等企业布局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全市单位GDP能耗较2012年下降26%,绿色制造体系逐步完善。

政策支持为企事业单位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强首府”战略实施以来,南宁市设立200亿元产业基金,支持企事业单位技术攻关和项目落地;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推出“极简审批”模式,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为企事业单位搭建国际合作平台,2023年展会期间签约项目投资额超2000亿元。“邕聚英才”计划推出住房补贴、子女教育等10项人才保障措施,近三年引进高层次人才超2万人,企事业单位人才结构持续优化。

南宁企事业单位

当前,南宁企事业单位发展也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挑战方面,区域竞争加剧,成都、重庆等城市对高端产业和人才的吸引力更强;部分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人才缺口仍存,数字经济、跨境贸易等领域专业人才供给不足,机遇方面,RCEP生效深化与东盟国家合作,2022年南宁对东盟进出口额占全市外贸总额的50%,为外向型企业提供广阔市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提升物流效率,2023年通道集装箱吞吐量突破600万标箱;数字经济和绿色转型成为国家战略,为企事业单位开辟新赛道。

南宁企事业单位将持续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依托区位优势和政策红利,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南宁力量”。

相关问答FAQs

南宁企事业单位

Q1:南宁企事业单位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具体承担哪些职能?
A:南宁企事业单位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扮演核心角色,一是物流枢纽建设,如南宁国际铁路港、南宁综合保税区等企业,承担货物集散、通关查验等功能,2023年铁路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万标箱;二是产业协同,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南宁自贸区企业等与西部省份及东盟国家合作,构建“通道+产业”联动模式,推动跨境产业链供应链整合;三是服务保障,金融机构如广西北部湾银行推出“陆海新通道专属金融产品”,航运企业优化跨境物流航线,提升通道运行效率。

Q2:针对人才缺口,南宁企事业单位采取了哪些引育措施?
A:南宁企事业单位多措并举破解人才难题,一是校企合作培养,与广西大学、南宁师范大学等共建12个现代产业学院,定向培养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领域技能人才,年培养超5000人;二是柔性引才机制,南南铝业、博世科环保等企业设立院士工作站、专家顾问团队,引进国内外顶尖人才200余人;三是优化人才环境,政府联合企业提供人才公寓(累计供应超3万套)、子女入学“绿色通道”、创业补贴(最高500万元)等支持,2023年企事业单位人才留存率提升至85%。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田阳县事业单位2024招聘何时启动?报考条件有哪些要求?
« 上一篇 昨天
任城事业单位面试考什么?流程、题型及考官青睐的答题技巧有哪些?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热门文章

1
系统获取,无需修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