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地处浙江东部沿海,是宁波海洋经济核心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坚实的产业基础,近年来,随着海洋经济、智能制造、文旅融合等产业的快速发展,象山人力资源建设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通过政策引导、服务优化、技能提升等举措,构建了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发展生态。
象山劳动力资源总量稳定,截至2023年,全县常住人口约60万,其中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超65%,形成以青壮年为主、兼具技能型与经验型的劳动力结构,从产业分布看,第一产业(渔业、农业)占比约15%,第二产业(船舶制造、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占比45%,第三产业(文旅、商贸、物流)占比40%,呈现“二三产主导、一产稳固”的格局,具体分布如下表:
产业类别 | 劳动力占比 | 主要岗位类型 |
---|---|---|
第一产业 | 15% | 渔民、农业技术员、养殖户 |
第二产业 | 45% | 船舶焊工、机械操作工、食品加工员 |
第三产业 | 40% | 文旅服务人员、物流配送员、电商运营 |
人才引进与培养方面,象山实施“象山英才”计划,聚焦海洋经济、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推出“领军人才+青年人才+技能人才”梯度引进政策,对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500万元创业资助、100万元安家补贴;对青年博士提供30万元购房补贴,技能人才考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可获2000-5000元奖励,与宁波大学、浙江海洋大学等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年培养技能人才超5000人,政策要点如下表:
人才类型 | 补助标准 | |
---|---|---|
高层次人才 | 创业资助、安家补贴 | 最高500万创业资助,100万安家补贴 |
青年博士 | 购房补贴、科研经费 | 30万购房补贴,20万科研启动资金 |
技能人才 | 职业技能提升奖励 | 高级工2000元,技师5000元,高级技师8000元 |
就业服务体系持续完善,象山打造“线上+线下”就业服务网络,线下每年举办“春风行动”“海洋经济专场招聘会”等招聘活动超50场,提供岗位2万余个;线上依托“象山人社”公众号,开设岗位对接、政策咨询专栏,年服务求职者超3万人次,针对高校毕业生,实施“就业见习计划”,提供见习岗位800余个;对农民工群体,开展“技能+就业”帮扶,年培训2000余人,就业率达90%以上。
职业技能提升紧扣产业需求,建立“企业需求导向、政府政策支持、培训机构实施”的技能培训体系,重点开展船舶修造、海鲜烹饪、电商直播等特色培训,年投入培训经费超2000万元,推行“校企合作订单班”,如与象山技师学院合作开设“船舶焊接订单班”,年培养学员300人,就业率达98%,技能培训成效如下表:
培训项目 | 年培训人次 | 就业率 | 主要合作企业 |
---|---|---|---|
船舶焊接 | 300 | 98% | 金海船业、三星重工 |
海鲜烹饪 | 500 | 95% | 象山海鲜城、渔港食府 |
电商直播 | 800 | 92% | 象山电商园、本地MCN机构 |
社会保障与劳动关系不断优化,象山持续扩大社保覆盖面,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建立“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评价机制,年调解劳动争议案件超500起,调解成功率超85%,推出“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实现工程款与工资分账管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FAQs
-
问:象山有哪些针对海洋经济领域的人才引进政策?
答:象山针对海洋经济领域,实施“海洋英才专项计划”,对海洋工程、船舶设计、水产养殖等领域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300万元科研经费、80万元安家补贴;对青年骨干人才,提供“人才公寓+子女入学”保障,并设立海洋产业创新基金,支持人才项目落地,与浙江海洋大学共建“海洋人才实训基地”,定向培养船舶修造、海洋生物技术等专业人才,年输送人才超200人。 -
问:象山如何帮助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当地生活?
答:象山推出“暖心融入”行动,一是提供“一站式”服务,在政务大厅设立“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窗口”,协助办理居住证、社保、子女入学等手续;二是开展文化融入活动,组织“外来务工人员文化节”“邻里互助节”等活动,提供免费技能培训、法律咨询;三是建设“人才公寓”和“蓝领宿舍”,提供affordable housing,配套食堂、阅览室等设施,年惠及外来务工人员超5000人,助力其安心就业、舒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