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续聘合同续签需注意什么?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6 分钟
位置: 首页 事业单位 正文

事业单位续聘合同是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在首次聘用合同期限届满后,经双方协商一致、考核合格,继续确立人事关系的书面协议,作为聘用合同的延续形式,其签订需严格遵循《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劳动合同法》等法规,既要保障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也需维护工作人员合法权益,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规范化的重要体现。

事业单位续聘合同

续聘合同的适用情形

续聘并非自动生效,需满足特定条件,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实践,适用情形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具体如下表):

适用情形 具体说明
首次聘用合同期满 工作人员首次聘用合同(通常1-3年)到期,且无终止合同法定情形。
考核结果合格及以上 合同期内年度考核、聘期考核均为“合格”及以上,无重大违纪或失职行为。
符合岗位任职条件 身体健康、具备岗位所需专业能力、资格条件,且单位岗位设置有空缺。
双方协商一致 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就续聘期限、岗位职责等内容达成一致意见。

续聘合同的核心流程

续聘需规范履行程序,确保公平公正,主要步骤如下:

事业单位续聘合同

  1. 申请与通知:工作人员应在合同到期前30日向单位提出书面续聘申请;单位需在合同到期前15日书面反馈是否同意续聘,逾期未回复视为同意续聘(另有约定除外)。
  2. 资格审核:人事部门审核工作人员学历、职称、考核记录等,确认是否符合岗位续聘条件。
  3. 考核评估:对拟续聘人员开展聘期考核,重点评估履职成效、业务能力及岗位匹配度,考核结果需公示不少于5个工作日。
  4. 合同签订:双方协商确定合同期限(一般不超过5年,特殊岗位可延长)、岗位职责、薪酬待遇等内容,书面签订续聘合同,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续聘合同的主要内容

续聘合同需明确双方权利义务,核心条款如下表所示:

核心条款 内容要求
合同期限 明确起始和终止时间,一般与单位岗位聘期一致;临近退休人员可约定至法定退休年龄。
岗位职责与工作内容 载明具体岗位名称、职责范围、工作目标,与首次聘岗位一致或经调整后明确。
工作条件和保护 包括办公场所、劳动保护、职业培训等,需符合国家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规定。
薪酬福利与社会保险 按国家和单位规定明确工资标准、绩效奖金、津贴补贴及社保(养老、医疗等)缴纳标准。
合同变更、解除与终止 列明变更需协商一致、解除的法定情形(如考核不合格、违纪违法等)及终止条件(如退休、死亡等)。

注意事项

  1. 考核前置原则:续聘以考核结果为依据,不合格者不得续聘,单位需书面说明理由并听取工作人员陈述。
  2. 期限合法性:续聘合同期限不得超过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规定的聘期上限,避免超期聘用。
  3. 书面形式要求:续聘必须采用书面合同,口头约定无效,合同文本需双方各执一份。
  4. 档案与社保衔接:续聘后应及时更新人事档案,社保关系无缝转移,确保工龄连续计算。

相关问答FAQs

Q1:事业单位续聘合同是否必须签订?
A:续聘合同以双方自愿为原则,非强制签订,事业单位有权根据岗位需求、考核结果决定是否续聘;工作人员也可因个人原因拒绝续聘,若单位无正当理由拒绝续聘或单方面终止合同,工作人员可向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事业单位续聘合同

Q2:续聘考核不合格,单位能否直接终止合同?
A:可以,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调整岗位,或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事业单位可单解除聘用合同,续聘考核不合格的,参照上述规定,单位需提前30日书面通知工作人员,并可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海宁消防招聘信息网如何报名及条件?
« 上一篇 昨天
事业单位辞职考研,如何权衡稳定工作与深造梦想?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热门文章

1
系统获取,无需修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