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浑南区作为沈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域,是沈阳对接京津冀、融入东北亚的重要桥头堡,近年来以“建设东北亚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聚焦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了产业集聚度高、创新活力强的发展格局,在这一背景下,沈阳浑南人力资源体系建设紧扣产业需求,通过政策引导、服务创新、人才引育等举措,构建了适配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人才生态圈”,成为推动浑南区从“产业新城”向“创新高地”转型的核心支撑。
产业导向下的人力资源需求结构
浑南区人力资源供给与产业发展深度绑定,形成了“产业牵引人才、人才支撑产业”的良性互动,区域内已集聚华晨宝马、东软集团、沈鼓集团、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等龙头企业及科研机构,人才需求呈现“高端引领、基础支撑、技能适配”的立体化特征,从产业维度看,智能制造领域亟懂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工业机器人运维、精密加工等技术的工程师及技术工人;数字经济领域需要人工智能算法、大数据分析、区块链开发等数字技术人才;生物医药领域侧重新药研发、临床研究、医疗器械注册等专业人才;航空航天领域则聚焦航空发动机设计、复合材料研发、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等高端技术岗位。
为精准匹配产业需求,浑南区建立了“产业-人才”动态监测机制,定期发布《重点产业人才需求目录》,引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职业院校围绕目录开展定向培养,针对东软集团、沈阳国际软件园等数字经济集聚区,联合东北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共建“数字经济产业学院”,年培养软件开发、数据分析等领域人才超2000人;针对华晨宝马、中德产业园等智能制造基地,引入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年培训高级技工1500余人,有效缓解了产业升级中的“技工荒”问题。
多层次政策支持体系
浑南区围绕“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全链条,构建了“1+N”政策支持体系,即以《浑南区人才发展条例》为核心,配套出台“浑南人才新政30条”“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支持计划”等专项政策,形成覆盖顶尖人才、领军人才、青年人才、技能人才的全方位政策矩阵。
在顶尖人才引进方面,对诺贝尔奖获得者、两院院士等顶尖人才(团队),给予最高5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1000万元项目资助,并配备“一对一”服务专员,协调解决办公场所、住房、子女教育等问题,在领军人才培育方面,对国家“万人计划”、辽宁“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入选者,给予最高200万元安家补贴,支持其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青年人才保障方面,对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发放最长3年的生活补贴(本科每月500元、硕士每月1000元、博士每月2000元),提供最高10万元购房补贴,并建设5000套人才公寓,实现“拎包入住”,在技能人才激励方面,对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的高技能人才,给予50万-100万元奖励,支持其创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并推动企业落实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机制。
为提升政策落地效率,浑南区打造“线上+线下”政策服务平台,线下设立“人才服务专窗”,整合人社、科技、税务等部门服务事项;线上开发“浑南人才云”平台,实现政策查询、项目申报、补贴申领等“一网通办”,2023年平台累计服务人才超10万人次,发放各类补贴超3亿元。
数字化人力资源服务创新
浑南区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推动人力资源服务模式创新,构建了“智慧招聘、精准培训、便捷服务”的一体化服务体系,在智慧招聘领域,依托“浑南人才云”平台搭建“云端招聘市场”,整合区内2000余家企业招聘需求,通过AI算法实现“岗位-人才”智能匹配,2023年平台累计发布岗位5.2万个,达成就业意向1.8万人,匹配效率较传统招聘提升60%,在精准培训领域,开发“浑南技能在线”学习平台,整合职业院校、龙头企业优质课程资源,提供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线上培训课程300余门,年培训规模达3万人次,其中80%的参训人员实现就业或技能等级提升,在便捷服务领域,推行“人才码”制度,为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等发放电子人才码,凭码可享受政务服务“绿色通道”、医疗保健、文化旅游等20余项专属服务,2023年“人才码”使用量超50万人次。
浑南区积极引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培育市场化人才服务力量,区域内已集聚猎头公司、人力资源外包机构、管理咨询公司等120余家,其中中智、前程无忧等全国性龙头机构在浑南设立区域总部,为区内企业提供高端人才寻访、人力资源流程外包、薪酬绩效管理等专业化服务,2023年市场化服务机构促成人才流动超3万人次,服务企业超1000家。
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服务
浑南区坚持“引育留用”并重,构建了“引得进、育得出、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在“引才”方面,举办“浑南人才周”“全球创新创业大赛”等品牌活动,2023年大赛吸引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个项目参赛,落地产业化项目42个,引进高层次人才85人,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人才密集城市设立“人才飞地”,建设离岸创新中心,柔性汇聚高端智力资源。
在“育才”方面,实施“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每年遴选100名3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给予每人20万元科研经费支持,并配备导师团队开展“一对一”指导;建立“企业首席技师”制度,鼓励企业设立技能岗位等级,对首席技师给予每月3000-5000元岗位津贴,激发技能人才创新活力。
在“留才”方面,优化城市配套服务,建设东北大学浑南校区、浑南一中、浑南区医院等优质教育医疗资源,解决人才子女入学、家属就医等后顾之忧;打造“人才公园”“人才街区”等特色空间,举办人才沙龙、文化体育活动,营造“尊才、爱才、敬才”的社会氛围。
在“用才”方面,深化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对科研人员取消“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倾向,赋予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鼓励人才到企业兼职创业,支持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带着成果到浑南创办科技型企业,2023年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达320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500家,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5%。
未来发展方向
面向“十四五”,浑南区将持续优化人力资源发展生态,重点围绕三方面发力:一是聚焦产业升级需求,加强新兴领域人才储备,重点培育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人才;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人力资源服务数字化转型,建设“智慧人才大脑”,实现人才数据“一屏统览”、服务事项“一键办理”;三是推动区域人才协同,与长春、哈尔滨等东北城市共建“东北人才联盟”,实现人才资格互认、服务互通,打造东北人才集聚新高地。
相关问答FAQs
Q1:浑南区对青年人才有哪些具体支持政策?
A:浑南区针对青年人才推出“全周期”支持政策:生活补贴方面,本科毕业生每月发放500元(最长3年)、硕士每月1000元(最长3年)、博士每月2000元(最长5年);就业支持方面,对到区内企业就业的青年人才,给予2000-5000元就业见习补贴;创业扶持方面,首次创业的青年人才可申请最高20万元无息贷款,并享受3年场地租金减免;住房保障方面,提供人才公寓租赁(租金为市场价的50%-70%),或发放最高10万元购房补贴;青年人才可凭“人才码”享受免费体检、景区门票优惠、文化场馆服务等10余项专属福利。
Q2:企业如何在浑南区申请人才引进补贴?
A:企业申请人才引进补贴需满足以下条件:在浑南区注册纳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符合区域产业导向(重点产业企业优先);引进的人才需与企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符合《浑南区重点产业人才需求目录》中的人才标准(如学历、职称、技能等级等),申请流程为:①登录“浑南人才云”平台注册企业账号,填写企业基本信息并上传营业执照、纳税证明等材料;②在“人才补贴申报”模块选择对应补贴类型(如高端人才引进补贴、技能人才培训补贴等),上传人才学历证书、劳动合同、社保缴纳证明等材料;③区人社局对材料进行初审(5个工作日)、复核(10个工作日),必要时进行实地核查;④审核通过后,在区政府官网进行公示(5个工作日),无异议后由区财政局拨付补贴资金,全程线上办理,企业无需跑腿,咨询电话:024-3125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