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人力资源局作为地方政府服务民生、推动发展的核心职能部门,始终锚定“就业优先、人才强区、民生为本”的工作主线,通过政策赋能、服务优化、机制创新,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近年来,该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稳就业、引人才、保社保、促和谐等方面精准发力,构建起覆盖广泛、便捷高效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成为连接政府与群众的“暖心桥梁”。
在就业服务领域,周村人力资源局坚持“扩容”与“提质”并重,打出稳岗就业“组合拳”,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实施“春风行动”“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等品牌活动,年均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50余场,组织企业800余家参与,提供就业岗位1.2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3000余人次,深化职业技能培训,围绕纺织、机械、电商等主导产业,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年培训各类技能人才4000余人次,培训后就业率达85%以上,为支持创业带动就业,设立200万元创业扶持资金,为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提供最高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建成3处创业孵化基地,入驻实体120余个,带动就业600余人,为直观展示就业服务成效,特整理近三年核心数据如下:
年份 | 招聘会场次(场) | 提供岗位数(个) | 技能培训人次(人) | 新增就业人数(人) |
---|---|---|---|---|
2022 | 42 | 9800 | 3200 | 2100 |
2023 | 48 | 11000 | 3800 | 2400 |
2024 | 55 | 12500 | 4200 | 2600 |
人才引育方面,周村人力资源局以“周才优聚”计划为抓手,构建“引、育、留、用”全链条人才生态,出台《周村区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对带技术、带项目来区创业的团队给予最高500万元资助,对符合条件的博士、硕士分别发放30万元、10万元安家补贴,深化校企协同,与山东理工大学、淄博职业学院等1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建实习基地15个,年输送高校毕业生800余人,实施“青年人才集聚工程”,推出“人才公寓”“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8项服务保障,累计解决人才住房120套,协调子女入学180余人,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2023年以来,全区新增高层次人才156人,技能人才3200人,人才总量突破5万人,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智力支撑。
社会保障服务持续优化,周村人力资源局聚焦“全民参保”目标,推进社保扩面提质,针对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社保政策进万家”活动,年均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解答群众疑问2万余人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提升社保服务便捷度,在全区9个镇(街道)设立社保经办窗口,建成32个村级社保服务点,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推进“社保卡一卡通”应用,整合医疗、养老、交通等102项功能,持卡人数达38万人,覆盖全区常住人口98%,2024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90元,惠及老年群众6.2万人,切实增强了群众获得感。
劳动关系治理不断深化,周村人力资源局以“和谐同行”为目标,构建“预防-调解-仲裁-监察”一体化工作体系,加强劳动用工监管,开展“春雷行动”“欠薪治理”等专项检查,年均检查企业300余家,督促补签劳动合同1200余份,为劳动者追回工资待遇800余万元,健全劳动争议调解机制,建立“人社+工会+法院”联动调解中心,年均调解争议案件2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2%,仲裁结案率保持在98%以上,开展“普法宣传进企业”活动,组织法律讲座80余场,覆盖职工1.5万人次,从源头减少劳动纠纷,营造了“企业放心、职工安心”的用工环境。
数字化转型赋能服务升级,周村人力资源局依托“智慧人社”平台,推动业务“网上办、掌上办”,上线“周村人社”微信公众号,实现就业登记、社保查询、补贴申领等20余项业务“指尖办”,平台年访问量超50万人次,办理业务2.8万余件,推进“一网通办”改革,与政务服务系统互联互通,减少纸质材料60%,办理时限压缩70%,开设“企业服务专窗”,为200余家重点企业提供“一对一”政策咨询、业务代办服务,企业满意度达99%以上,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下一步,周村人力资源局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更精准的政策、更优质的服务、更高效的治理,全力稳就业、聚人才、惠民生,为建设“幸福周村”贡献人社力量。
FAQs
问题1:周村区高校毕业生如何办理就业登记?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解答:高校毕业生可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办理就业登记,线上登录“山东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网上服务大厅”或“爱山东”APP,选择“就业登记”模块,填写个人信息并上传材料;线下可前往周区政务服务中心人社窗口或户籍地(居住地)镇(街道)人社所办理,需准备的材料包括: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就业创业证》(或《就业失业登记证》)、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灵活就业人员可提供灵活就业证明或创业证明),办理时限为即时办结,就业登记信息将纳入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系统,可享受后续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问题2:灵活就业人员如何参加周村区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标准如何确定?
解答:灵活就业人员(包括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非全日制从业人员等)可携带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到周村区政务服务中心社保窗口或户籍地镇(街道)人社所办理参保登记,登记后,可通过“山东税务”微信公众号、支付宝“市民中心”或银行网点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基数以上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自主选择,缴费比例为20%,其中8%记入个人账户,12%记入统筹账户,缴费基数每年7月调整一次,当年缴费基数一经确定,一年内不得变更,累计缴费满15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