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政审是确保录用人员政治素质、道德品质、能力作风等符合岗位要求的关键环节,通常由用人单位组织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实施,通过多种形式对考察对象进行全面审查,其核心内容可概括为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能力素质、学习工作表现、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家庭社会关系及档案材料审核等八大模块,具体考察要点如下:
政治思想与意识形态审查
重点考察考察对象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和思想觉悟,包括是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否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是否在重大政治问题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有无发表或传播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论、参与非法组织或活动等行为;是否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有无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或公共秩序的行为。
道德品质与社会评价
主要考察个人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及社会交往中的表现,包括是否诚实守信,有无弄虚作假、骗取信任等行为;是否爱岗敬业,有无严重失职、渎职或违背职业道德的情况;是否家庭和睦、邻里友善,有无家庭暴力、虐待家庭成员等不良记录;社会交往中是否存在不良嗜好(如赌博、吸毒),或因言行不当引发负面社会影响。
能力素质与工作实绩
结合岗位需求,考察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工作潜力,包括学历学位、专业资格是否真实有效,是否符合岗位报考条件;学习经历中是否存在虚假材料、学历造假等问题;工作经历是否完整规范,有无未如实填报的工作单位或岗位;在原单位(或学校)的工作(学习)表现,是否取得突出业绩,有无获得表彰奖励或因工作失误造成损失;业务能力是否能胜任岗位要求,是否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遵纪守法与廉洁自律
审查是否遵守法律法规、党纪政纪及单位规章制度,包括是否有违法犯罪记录,如刑事处罚、行政拘留、劳动教养等;是否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或存在其他失信行为;有无违反党纪政纪处分记录,如贪污受贿、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廉洁问题;在涉及资金、项目、审批等关键岗位中,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或廉政风险隐患。
家庭社会关系与背景调查
主要考察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及近姻亲的政治历史、现实表现,包括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人员是否拥护党的领导,有无危害国家安全、利益或参与邪教组织、恐怖活动等行为;家庭成员是否遵纪守法,有无严重违法犯罪记录;是否存在需要回避的亲属关系(如夫妻、直系血亲在用人单位担任领导职务或直接上下级关系);本人及家庭主要成员是否涉及信访、举报等未结案件,或存在可能影响履职的社会关系。
档案材料审核
对个人档案进行全面核查,确保信息真实、材料齐全,包括档案材料是否完整,如学籍档案、工作档案、党团材料、考核鉴定、奖惩材料等是否存在缺失;关键信息是否一致,如出生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入党时间、学历学位、工作经历等是否与档案记载及报考材料相符;档案中是否存在涂改、伪造、抽换材料等问题,有无不良记录(如处分、处罚等)。
其他特殊情况审查
根据岗位性质和工作需要,可能增加专项审查,涉密岗位需审查个人及家庭背景是否涉及泄密风险;面向应届毕业生的岗位需审核在校期间表现及毕业资格;有基层工作经历要求的岗位需核实工作经历真实性等,部分单位还会组织实地考察,通过走访工作单位、社区、学校等,进一步了解考察对象的实际情况。
为更直观呈现政审核心内容,可整理为下表:
审查模块 | 核心考察点 |
---|---|
政治思想与意识形态 | 政治立场、理论学习情况、是否拥护党的领导、有无不当言论或非法组织参与经历 |
道德品质与社会评价 | 个人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交往中的不良记录或负面行为 |
能力素质与工作实绩 | 学历学位真实性、专业能力匹配度、工作经历完整性、工作业绩及奖惩情况 |
遵纪守法与廉洁自律 | 违法犯罪记录、失信情况、党纪政纪处分、廉政风险及利益输送问题 |
家庭社会关系 | 家庭成员政治历史、现实表现、有无违法犯罪记录、回避关系及未结案件影响 |
档案材料审核 | 档案完整性、关键信息一致性、材料真实性及不良记录 |
事业单位政审是严把人员入口关的重要举措,通过多维度、全方位的审查,确保录用人员政治可靠、品德优良、能力突出、作风过硬,为事业单位队伍建设提供坚实保障,考察对象需如实提供个人信息,积极配合审查,若存在隐瞒或造假行为,将取消录用资格并记入个人诚信档案。
相关问答FAQs
Q1:事业单位政审中,家庭成员有犯罪记录会影响录用吗?
A1:是否影响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若家庭成员为故意犯罪(如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严重暴力犯罪等),或因职务犯罪被判处刑罚,且考察对象对知情未报、包庇纵容,可能影响政审结果;若为过失犯罪、轻微刑事犯罪(如交通肇事、邻里纠纷引发的轻微伤害等),且考察对象已如实说明并积极承担家庭责任,通常不影响,涉密、关键岗位对家庭成员审查更严格,需根据岗位要求综合判定。
Q2:政审中发现个人档案材料不齐全怎么办?
A2:若档案材料不齐全(如缺失学历认证、工作鉴定等),考察对象需及时联系原单位、学校或档案管理部门补充相关证明材料,学历材料缺失可联系毕业院校补办学历认证报告;工作经历证明缺失可由原单位出具加盖公章的工作鉴定,若因客观原因无法补充(如原单位撤销、材料遗失),需提供书面说明及佐证材料(如同期同事证明、社保缴费记录等),由政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核实处理,必要时进行实地走访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