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大港新区人力资源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9 分钟
位置: 首页 人力资源 正文

镇江大港新区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近年来依托“港口+产业+城市”融合发展模式,人力资源体系建设已成为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新区以先进制造业为根基,重点发展石化、新材料、高端装备、生命健康等主导产业,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人才需求结构,同时通过政策引导、产教融合、服务优化等举措,持续提升人力资源供给质量与配置效率,为区域经济注入持久活力。

镇江大港新区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现状:总量稳步增长,结构持续优化

截至2023年底,镇江大港新区从业人员总数突破12万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达8.5万人,占全区就业总量的70%以上,从人才结构来看,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拥有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56人、省级人才计划入选者132人,博士以上学历人才超2000人,高级职称人才占比提升至12%;技能人才规模稳步扩大,高技能人才占比达35%,较2020年提升8个百分点,形成了一支以技术工人为基石、以高层次人才为引领的“金字塔型”人才梯队。

从产业分布看,人力资源与主导产业深度适配,石化产业集聚从业人员约2.8万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达15%;高端装备制造业从业人员超3万人,技能人才占比达42%;新材料、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吸纳青年人才超1.5万人,本科以上学历占比超60%,为直观呈现产业与人力资源匹配情况,特整理如下:

产业类别 企业数量(家) 从业人员(人) 技能人才占比 高层次人才数量
石化产业 45 28,000 38% 210
高端装备制造业 68 30,500 42% 185
新材料产业 32 18,200 35% 142
生命健康产业 28 15,800 30% 98
现代服务业 120 25,500 28% 153

人力资源优势:区位赋能与政策叠加的双重支撑

镇江大港新区的人力资源竞争力源于“区位+政策+产业”的多重优势,区位上,新区地处长三角核心区,与南京、常州形成“1小时通勤圈”,依托长江深水港和京沪高铁、沪宁高速等交通网络,成为人才流动的重要枢纽,政策上,叠加“国家级经开区”“江苏自贸区联动创新区”等政策红利,出台《大港新区人才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对顶尖人才给予最高1000万元创业资助,对博士、硕士分别提供30万元、15万元购房补贴,并建立“人才服务绿卡”,解决落户、子女教育、医疗等后顾之忧,产业上,作为镇江“产业强市”的主阵地,新区拥有恒立液压、金东石化、奇美化工等一批龙头企业,形成“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兴办一个企业、催生一个产业”的链式效应。

镇江大港新区人力资源

面临挑战:供需错配与结构矛盾仍待破解

尽管人力资源发展成效显著,新区仍面临三方面挑战:一是高层次人才供给不足,尤其是石化、新材料等领域的顶尖研发人才和高端管理人才缺口较大,部分企业反映“引才难、留才更难”;二是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传统产业工人老龄化严重,新兴产业所需的数字技能、智能制造技能人才供给不足,本地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升级匹配度有待提升;三是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化程度不高,专业化人力资源机构数量少、服务能力弱,难以满足企业定制化人才需求。

发展举措:构建“引育留用”全链条生态体系

针对上述挑战,镇江大港新区从三方面发力,推动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政策精准引才,实施“产业+人才”融合项目,对重点产业企业引进的紧缺人才给予最高50万元安家补贴,并联合上海、南京等地高校设立“人才飞地”,柔性引进海内外智力资源,二是深化产教融合育才,与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共建产业学院,开设“订单班”“现代学徒制”项目,年培养技能人才超5000人;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和人才自主评价,2023年新增高技能人才2300人,三是优化服务环境留才,建设“人才社区”,配套国际学校、三甲医院分院等设施;推行“人才举荐制”,允许企业通过技术入股、项目分红等方式激励人才,形成“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综合生态。

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人才高地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镇江大港新区将聚焦“产业智能化、人才高端化、服务数字化”方向,力争到2025年,从业人员总量突破15万人,高层次人才占比提升至15%,技能人才占比达40%,建成长三角北翼重要的人才集聚中心和产业创新策源地,通过深化与沪宁杭人才市场联动,建设数字化人力资源服务平台,推动人才数据跨区域共享,让“人才红利”成为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镇江大港新区人力资源

相关问答FAQs

Q1:镇江大港新区对高校毕业生有哪些就业支持政策?
A:新区针对高校毕业生推出“就业启航计划”,对在新区企业就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给予每月1500元生活补贴(连续发放2年),硕士研究生每月3000元,博士研究生每月5000元;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可申请最高5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并享受3年税收减免;新区每年组织“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超5000个,并建立“就业见习基地”,帮助毕业生积累实践经验。

Q2:企业如何申报大港新区的高层次人才引进补贴?
A:企业申报需满足以下条件:注册地在大港新区、正常经营满1年、与引进人才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申报流程分为四步:①企业在“镇江大港新区人才服务网”提交申报材料(包括企业营业执照、人才学历证明、劳动合同、社保证明等);②新区人社局进行材料初审(5个工作日);③组织专家评审(10个工作日);④公示无异议后,资金拨至企业账户,补贴标准为:引进国家级人才给予500万元-1000万元资助,省级人才给予200万元-500万元资助,博士人才给予30万元购房补贴,硕士人才给予15万元购房补贴。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天津人力资源俱乐部
« 上一篇 前天
德州事业单位职位表有哪些岗位及报考条件?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热门文章

1
系统获取,无需修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