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望城区作为长沙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依托区位优势与产业布局,人力资源体系建设成效显著,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全区围绕“产业强区、人才兴区”战略,聚焦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构建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
从人力资源规模与结构来看,截至2023年底,望城区常住人口约120万人,劳动力资源总量达75万人,其中就业人员68万人,第三产业就业占比提升至48%,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拥有各类技能人才18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比达28%,较五年前提升10个百分点,年龄结构呈现“青壮年为主、老龄化逐步缓解”的特点,25-45岁劳动力占比达62%,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学历层次稳步提升,本科及以上学历就业人员占比18%,大专及高职学历占比32%,技能等级覆盖从初级工到高级技师的完整体系,形成了多层次、多领域的人力资源供给格局。
政策支持体系是望城区人力资源发展的核心保障,近年来,全区先后出台《望城区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关于进一步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实施“望城英才”计划,对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50万元安家补贴、30万元项目资助,对企业引进的技能人才按等级给予3000-8000元岗位补贴,设立20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开展职工技能培训、建设实训基地,2023年累计发放各类人才补贴超1.2亿元,惠及企业320家、人才8500余人。
重点产业人才需求与区域经济结构紧密相关,望城区聚焦“智能制造、绿色建筑、现代物流、生物医药”四大主导产业,人才需求呈现“高精尖缺”特征,智能制造领域急需工业机器人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等专业技术人才,绿色建筑领域聚焦装配式建筑设计师、绿色建材研发人员,现代物流领域需要供应链管理、跨境电商运营人才,生物医药领域则侧重生物制药研发、质量控制专员,2023年,全区重点产业人才缺口达1.2万人,技能型人才缺口占比65%,尤其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人才竞争日趋激烈。
为破解人才瓶颈,望城区创新人才培养与引进举措,深化产教融合,与湖南师范大学、长沙职业技术学院等12所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开设“订单班”“冠名班”18个,年培养技能人才3000余人;建设望城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联合企业开展电工、焊工、电子商务等技能培训,年培训超2万人次,在人才引进方面,举办“高校学子望城行”“高层次人才洽谈会”等活动,2023年引进博士、硕士120人,产业领军人才15人,建立人才工作站5个,与20余所高校建立人才输送渠道。
就业服务体系的持续优化提升了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全区打造“线上+线下”招聘服务平台,“望城就业”微信公众号年发布岗位信息5万条,举办“春风行动”“金秋招聘”等专场招聘会50场,达成就业意向2.3万人,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一对一”职业指导、技能培训推荐等服务,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1.8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率85%,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2万人,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
望城区将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推动产才深度融合,为打造“产强、城优、生态好、民生实”的现代化新望城提供坚强的人力资源支撑。
FAQs
-
问:望城区对技能人才有哪些具体补贴政策?
答:望城区对技能人才补贴根据等级和类型分类实施:企业新引进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分别给予8000元、5000元、3000元岗位补贴;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证书的,按初级工1500元/人、中级工2500元/人、高级工3500元/人、技师5000元/人、高级技师8000元/人给予培训补贴;自主创业的技能人才可申请最高2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 -
问:外地人才来望城就业创业能享受哪些服务?
答:外地人才来望城可享受“一站式”服务:就业方面,提供岗位推荐、职业指导、社保代理等;创业方面,提供创业培训、场地支持(最高3年租金减免)、项目申报辅导;生活方面,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可申请人才公寓(租金减免30%-50%),子女入学享受本地户籍同等待遇,配偶就业由人社部门协调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