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县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脉南麓,是闽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和区域交通枢纽,也是南平市对接长三角、珠三角的前沿阵地,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顺昌县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呈现出“总量稳定、结构优化、政策赋能、服务升级”的态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顺昌县人力资源基本情况
顺昌县常住人口约19.5万人(2023年数据),其中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约12万人,占总人口的61.5%,劳动力资源总体充裕,从人口结构看,呈现“老龄化加速、城镇化提升”的特点: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23%,城镇化率达62.8%,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趋势明显。
就业结构与产业分布
顺昌县就业人口以第二、三产业为主,近年来产业升级带动就业结构持续优化,2023年,三次产业就业比例调整为22.5:38.2:39.3,其中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显著增强,成为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从行业分布看,制造业(尤其是林产加工、机械制造)、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及公共管理、社会保障等行业是就业主力,吸纳了超70%的劳动力。
劳动力素质与技能水平
随着教育普及和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大,劳动力素质稳步提升,全县拥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劳动力约5.4万人,占劳动年龄人口的45%;持有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的劳动力约3.2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高级工及以上)占比达12.3%,但整体来看,技能人才仍以中低技能为主,高精尖技能和复合型人才短缺,与新兴产业(如新材料、数字经济)的发展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重点群体就业情况
顺昌县高度重视重点群体就业保障,通过政策扶持、专场招聘、技能培训等措施,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约21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率65%,就业困难人员帮扶率100%;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约1.8万人次,其中省外输出占比约30%;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0%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顺昌县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主要举措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搭建供需对接平台
顺昌县构建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就业服务体系,依托“福建就业网”“南平人才服务网”等平台,定期发布岗位信息和招聘会预告;线下设立县就业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及村(社区)就业服务站三级服务网络,全年开展“春风行动”“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超50场,累计提供岗位1.2万个次,达成就业意向3500余人。
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力就业能力
围绕县域主导产业和市场需求,实施“技能顺昌”行动,整合职业中专、技工学校及社会培训机构资源,开展订单式、定向式技能培训,2023年,举办电工、焊工、电子商务、家政服务等各类培训班60期,培训劳动力2800余人次,其中农村转移劳动力、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占比超70%,培训后就业率达82%,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培养技能人才,2023年企业学徒制培训覆盖12家企业,参训学徒230人。
优化人才引进政策,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为破解人才短缺难题,顺昌县出台《顺昌县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办法》《顺昌县人才住房保障实施细则》等政策,从安家补贴、住房保障、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2023年,全县引进高层次人才45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18人),急需紧缺技能人才120人;建成人才公寓150套,解决引进人才住房问题;设立2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人才创新创业项目15个。
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夯实民生保障基础
针对高校毕业生,实施“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开发见习岗位300个,落实见习补贴150万元;针对农村劳动力,开展“乡村工匠”培育计划,扶持发展竹木加工、生态农业等特色产业,带动就业增收;针对就业困难人员,通过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2023年开发公益性岗位180个,帮助200余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面临挑战与未来方向
当前挑战
一是劳动力外流压力较大,青壮年劳动力向沿海城市迁移趋势明显,本地企业“招工难”问题突出;二是技能人才结构失衡,传统产业技能人才过剩,新兴产业高技能人才短缺;三是老龄化加剧导致劳动力供给总量下降,人口红利逐步减弱。
未来方向
一是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职业院校与本地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定向培养适应产业升级需求的技能人才;二是发展数字经济、文旅康养等新兴产业,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增强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三是完善“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全链条政策,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顺昌县2023年劳动力资源基本情况表
指标 | 数据 | 占比 |
---|---|---|
常住总人口 | 约19.5万人 | 100% |
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 | 约12万人 | 5% |
高中及以上学历劳动力 | 约5.4万人 | 45% |
持有职业资格证书劳动力 | 约3.2万人 | 7% |
高技能人才 | 约0.39万人 | 3% |
顺昌县就业产业分布表(2023年)
产业类别 | 就业人数(万人) | 占比 |
---|---|---|
第一产业(农业) | 7 | 5% |
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 | 58 | 2% |
第三产业(服务业) | 72 | 3% |
相关问答FAQs
问:顺昌县针对农村劳动力有哪些就业帮扶措施?
答:顺昌县多措并举助力农村劳动力就业:一是开展“点对点”劳务协作,组织农村劳动力赴省内外企业务工,提供免费职业介绍、交通补贴;二是实施“乡村工匠”培育计划,围绕竹木加工、食用菌种植、生态养殖等特色产业开展技能培训,提升就业竞争力;三是开发公益性岗位和临时性专项岗位,优先安置脱贫劳动力、监测对象等农村困难群体;四是鼓励返乡创业,对返乡创业人员给予最高2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及税收优惠,带动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
问:顺昌县如何吸引和留住青年人才?
答:顺昌县通过“政策激励+环境优化”吸引青年人才:一是出台“青年人才新政”,对来顺创业就业的硕士、博士分别给予5万元、10万元安家补贴,提供人才公寓租金减免或购房补贴;二是搭建青年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青年人才驿站”“创客空间”,提供项目孵化、融资对接等服务;三是优化公共服务,解决青年人才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问题,开通“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四是举办“青年人才节”“校企对接会”等活动,营造尊重人才、关爱人才的氛围,增强青年人才归属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