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宜昌人力资源培训现状如何?企业需求怎样满足?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6 分钟
位置: 首页 人力资源 正文

宜昌作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重要的交通枢纽和产业基地,近年来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多元主体参与、产教深度融合等方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其人力资源培训工作呈现出“政策驱动、产业适配、精准施策”的鲜明特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就业增收的重要抓手。

宜昌的人力资源培训

在政策支持层面,宜昌构建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培训保障机制,市人社局联合财政局、发改委等部门出台《宜昌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将培训补贴与就业需求挂钩,对企业职工、重点群体(如农民工、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实施差异化补贴政策,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每人每年可获得4000-6000元补贴;农村转移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可享受免费培训和生活补助,设立“宜昌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高端技能人才和新兴产业人才培训,2023年累计投入培训资金超8000万元,惠及劳动者12万人次。

培训主体呈现多元化协同格局,形成“政府+院校+企业+机构”的联动网络,政府层面,依托市就业训练中心、县区乡镇就业服务站,构建覆盖城乡的培训基地网络;院校层面,三峡大学、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开设继续教育学院和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聚焦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年培训技术人才超2万人次;企业层面,宜化集团、安琪酵母等龙头企业建立内部培训学院,开展“订单式”技能提升,年培训员工超5000人次;社会机构层面,涌现出宜昌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中公教育等市场化培训机构,提供职业资格认证、创业孵化等定制化服务。

特色培训项目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形成“一产业一方案”的培训模式,针对化工产业,联合宜昌化工园区开展“特种作业操作证培训”“化工自动化控制技术培训”,年培训高压电工、焊工等特种作业人员3000余人,持证上岗率提升至95%;针对文旅产业,围绕三峡大坝、清江画廊等旅游资源,推出“导游服务提升”“民宿运营管理”等课程,培育“宜昌文旅工匠”200余人;针对乡村振兴,实施“农村电商带头人培训计划”,在夷陵区、长阳等地开展直播带货、农产品包装设计培训,带动1.2万农民通过电商创业增收,针对高校毕业生,推出“青年见习+技能提升”双轨培训,2023年帮助3500名青年实现稳定就业。

宜昌的人力资源培训

尽管成效显著,宜昌人力资源培训仍面临挑战:城乡培训资源分布不均,农村地区实训设施薄弱;部分中小企业培训投入不足,更倾向于“即用即招”;培训内容与新技术融合度不够,如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前沿技能课程占比不足30%;数字化培训能力有待提升,农村地区线上培训参与率不足20%,宜昌将进一步推动培训数字化转型,建设“宜昌云培训”平台,引入VR/AR实训设备;深化产教融合,建立“企业学院”“产业培训联盟”,实现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同时扩大农村培训覆盖面,通过“流动培训车”“乡镇实训点”等形式,让更多劳动者共享优质培训资源。

FAQs

Q1:宜昌企业如何申请人力资源培训补贴?
A:企业需向注册地人社部门提交申请材料,包括培训方案、参训人员花名册、劳动合同复印件、培训机构资质证明等,经审核通过后,按培训类型和人数给予补贴:企业岗前培训按每人800-1500元标准补贴;技能提升培训按中级工2000元/人、高级工3000元/人、技师5000元/人标准补贴;新型学徒制培训按每人每年4000-6000元补贴,补贴资金通过“惠企通”平台直接拨付至企业账户。

宜昌的人力资源培训

Q2:宜昌针对农民工的免费培训有哪些类型?
A:农民工可免费参加三类培训:一是职业技能培训,包括电工、焊工、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等,培训时长7-90天,培训结束颁发职业资格证书;二是创业培训,如SYB(创业意识培训)、GYB(创业计划培训),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指导等服务;三是电商培训,重点教授农产品直播带货、网店运营、短视频制作等,培训地点覆盖各乡镇就业服务中心,全程免费并提供就业推荐。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人力资源主管任职要求具体需满足哪些条件?
« 上一篇 今天
石台事业单位面试如何高效准备通关?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热门文章

1
系统获取,无需修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