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顺庆区作为南充市中心城区,是川东北地区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和产业集聚地,人力资源的开发与配置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顺庆区聚焦“稳就业、保就业、促发展”主线,通过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强化政策支持、创新服务模式,推动人力资源工作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人力保障。
顺庆区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以“全覆盖、精准化、便捷化”为目标,已形成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三级联动的服务网络,区级层面依托区就业服务管理局、人才交流中心等机构,统筹开展就业创业指导、技能培训、人才引进、劳动关系协调等核心服务;街道(乡镇)设立社保所,承接辖区就业信息摸排、岗位推荐、政策宣传等基础工作;社区(村)配备就业创业服务专员,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线上平台持续升级,“顺庆就业”微信公众号、四川e就业、“顺庆智慧人社”APP等平台整合了岗位发布、政策查询、在线申报等功能,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2023年,全区线上平台累计发布岗位信息3.2万余条,政策解读点击量超50万人次,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政策支持是人力资源工作的“助推器”,顺庆区结合国家和省市政策导向,出台《顺庆区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顺庆区“十四五”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等文件,形成涵盖就业创业、技能提升、人才引进、权益保障的“政策工具箱”,在就业创业方面,对吸纳重点群体就业的小微企业给予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对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创业提供最高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2023年累计发放创业贷款1.2亿元,惠及创业者800余人;在技能提升方面,实施“技能顺庆”行动,围绕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等主导产业,开展电工、焊工、电子商务等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后就业率达82%;在人才引进方面,推出“高层次人才安家补贴”“人才公寓入住”“子女入学保障”等政策,2023年引进硕士以上人才150人,技能人才2000余人,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针对不同群体的差异化需求,顺庆区人力资源服务精准发力,针对高校毕业生,开展“百日千万网络招聘”“校园双选会”等活动,组织企业与川北医学院、西华师范大学等本地高校建立“校企合作”基地,提供就业见习岗位600余个,2023年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达75%;针对农民工群体,实施“点对点”返岗复工服务,组织专车输送农民工2000余人次,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平台,欠薪案件同比下降40%;针对失业人员,开展“一对一”就业帮扶,开发公益性岗位800余个,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针对企业,推行“企业服务专员”制度,为重点企业提供用工招聘、社保代理、政策咨询等“一站式”服务,2023年帮助30余家企业解决用工缺口5000余人。
为直观展示服务成效,以下是顺庆区2023年人力资源服务主要数据概览:
服务项目 | 2023年数据指标 | |
---|---|---|
就业创业服务 | 招聘会、岗位推荐、创业贷款 | 举办招聘会65场,提供岗位2.8万个,发放贷款1.2亿元 |
技能培训 | 职业技能培训、技能等级认定 | 培训5000人次,取证率85% |
人才引进 | 高层次人才、技能人才引进 | 引进硕士以上人才150人,技能人才2000人 |
公益性岗位安置 | 就困难群体就业帮扶 | 安置公益性岗位820个 |
劳动关系协调 | 劳动争议调解、欠薪治理 | 调解争议案件320件,追回欠薪800万元 |
在服务创新方面,顺庆区积极探索“人力资源+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依托顺庆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吸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形成集招聘、培训、测评、咨询于一体的产业集群;针对电子信息、汽车汽配等重点产业,建立“产业人才需求目录”,定向开展“订单式”培训,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推动成渝地区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与重庆渝中区、成都武侯区等地建立人才互认、信息共享机制,促进跨区域人才流动。
典型案例显示,顺庆区人力资源服务的精准度与实效性持续提升,南充某汽车零部件企业因订单增加面临用工短缺,区就业服务局通过“线上平台发布+线下专场招聘+校企合作定向输送”组合模式,15天内为其招聘员工300余人,保障了企业扩产需求;返乡青年李某在“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培训”政策支持下,创办了一家农产品电商企业,年销售额突破500万元,带动周边20余名村民就业。
展望未来,顺庆区将持续深化人力资源领域改革,推进“智慧就业”平台建设,提升服务数字化水平;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培育,延伸服务产业链;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力资源合作,打造川东北人力资源高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顺庆区对高校毕业生有哪些就业扶持政策?
解答:顺庆区针对高校毕业生推出多项就业扶持政策:一是就业见习补贴,对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单位,给予每人每月2000元补贴,补贴期限最长6个月;二是基层服务项目,鼓励参与“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的,在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中享受定向招录(聘)政策;三是创业补贴,对首次创业且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给予5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四是求职创业补贴,对低保家庭、贫困残疾人家庭等困难毕业生,给予每人1000元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
问题2:企业如何申请吸纳重点群体就业的社保补贴?
解答:企业申请吸纳重点群体就业社保补贴需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小微企业或社会组织,新招用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且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二是重点群体人员需符合相关身份认定标准(如高校毕业生需提供毕业证书,失业人员需提供就业创业证等),申请流程为:企业向区就业服务局提交《社保补贴申请表》、劳动合同复印件、社保缴费凭证、重点群体身份证明材料,经审核公示无异议后,按每人每年6000元的标准给予社保补贴(单位缴纳部分),补贴期限最长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