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柴动力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挑战与优化路径是什么?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人力资源 正文

潍柴动力作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领军企业,始终将人力资源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构建了系统化、战略化、国际化的人才管理体系,支撑企业在全球动力领域的持续创新与竞争力提升,其人力资源体系以“人才强企”战略为引领,围绕“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四大核心环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发展生态。

潍柴动力人力资源

在人才引进方面,潍柴动力坚持“全球视野、精准引才”原则,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智能网联等战略领域,建立了多层次、多渠道的招聘网络,校园招聘中,公司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建立深度合作,通过“潍柴订单班”“联合实验室”“奖学金计划”等形式,提前锁定优秀应届生,每年校园招聘规模超2000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达35%,社会招聘则通过行业猎头、高端人才招聘会、线上招聘平台等渠道,重点引进具有国际视野的技术领军人才、管理精英和技能大师,近年来累计引进外籍专家50余人,行业顶尖技术人才100余人,为研发团队注入了国际化活力,公司针对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等新兴领域,与德国博世、美国康明斯等国际企业开展人才交流,引入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加速人才能力升级。

人才培养体系是潍柴人力资源的核心优势,公司构建了“分层分类、精准赋能”的培训体系,覆盖新员工、骨干员工、管理者和高层领导全职业周期,新员工入职后通过“启航计划”完成企业文化、岗位技能、职业素养的系统培训,搭配导师制实现快速融入;骨干员工通过“星火计划”强化专业技术与管理能力,每年提供超200门内部课程及外部优质培训资源;管理者通过“领航计划”提升战略思维与领导力,选派优秀干部参与EMBA、海外研修等项目;高层领导则通过“远航计划”聚焦行业趋势研判与全球资源整合能力提升,公司投入巨资建设“潍柴大学”,下设智能制造学院、新能源技术学院、精益管理学院等,配备先进的实训基地与数字化教学平台,年培训超10万人次,员工年人均培训时长达60小时,为强化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公司推行“技能大师工作室”制度,设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省级5个,通过“师带徒”“技能比武”“项目攻关”等方式,培养了一大批“大国工匠”,其中高级及以上技能人才占比达18%,为产品质量与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人才使用与激励方面,潍柴动力打破传统“官本位”思维,建立“管理+专业”双通道职业发展体系,让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享有同等晋升机会与发展空间,管理通道设从基层到高层的12个职级,专业通道分技术、营销、技能等序列,每个序列设8-10个职级,员工可根据自身优势选择发展路径,绩效考核采用“KPI+OKR”结合模式,针对研发、生产、销售等不同岗位设置差异化指标,例如研发团队侧重项目成果与专利产出,生产团队侧重质量效率与成本控制,考核结果与薪酬调整、晋升培养、评优评先直接挂钩,薪酬体系坚持“对外具有竞争力、对内具有公平性”原则,基本工资、绩效奖金、长期激励相结合,其中长期激励涵盖限制性股票、虚拟股权、项目跟投等多种形式,核心技术人员与骨干员工持股比例达15%,实现个人利益与企业发展的深度绑定,公司设立“创新专项奖”“质量贡献奖”等专项奖励,每年投入超亿元用于表彰优秀团队与个人,营造“以奋斗者为本”的激励氛围。

员工关系与企业文化建设是潍柴人力资源的重要支撑,公司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员工关怀体系,涵盖健康管理、生活保障、职业发展等多个维度:定期组织健康体检、EAP心理辅导,建设员工公寓、食堂、健身房等设施,设立子女教育辅助、困难员工帮扶基金,解决员工后顾之忧;建立“员工代表大会”“总经理信箱”“线上沟通平台”等沟通机制,确保员工诉求及时响应;通过“潍柴文化节”“技能运动会”“公益志愿服务”等活动,增强员工归属感与团队凝聚力,企业文化以“用户满意是我们的宗旨”为核心,倡导“同心同德,敢闯敢试,争创一流,服务社会”的企业精神,通过价值观培训、文化故事征集、标杆人物评选等形式,推动文化理念融入员工日常行为,形成“上下同欲、攻坚克难”的文化氛围。

潍柴动力人力资源

为更直观展示潍柴动力人才结构特点,以下为2023年核心人才分布情况:

人才类别 人数占比 学历结构(本科及以上) 主要职责领域
研发技术人才 32% 85% 新能源、智能控制、核心零部件研发
生产技能人才 40% 25% 智能制造、质量管控、设备运维
营销服务人才 18% 60% 全球市场开拓、客户服务、品牌建设
管理支持人才 10% 70% 战略规划、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

通过系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潍柴动力打造了一支“专业过硬、勇于创新、富有活力”的人才队伍,为企业连续多年稳居全球动力行业前茅提供了坚实保障,随着新能源、智能化转型的加速,潍柴将持续优化人才战略,聚焦“高精尖缺”人才引进,深化数字化人才培养,推动人力资源管理与业务战略深度融合,助力企业实现“成为全球领先的动力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愿景。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潍柴动力在招聘技术类岗位时,对应届生的专业背景和实习经历有哪些偏好?
解答:潍柴动力在招聘技术类岗位时,优先考虑机械工程、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对口专业背景的应届生,注重候选人的实习经历,尤其是与智能制造、新能源技术研发、CAE仿真、软件开发等相关的实习项目或课题经验,在校期间参与过国家级/省级科创竞赛、发表过学术论文、获得专利授权或拥有企业实习证明的候选人更具竞争力,公司还关注候选人的工程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笔试、面试、实操考核等环节综合评估。

潍柴动力人力资源

问题2:潍柴动力如何支持员工的职业发展?是否有定期的内部晋升机制?
解答:潍柴动力为员工提供全方位的职业发展支持:一是建立“管理+专业”双通道晋升体系,员工可根据自身特长选择管理序列或专业序列发展,两个通道均设有清晰的职级晋升标准与考核机制;二是推行“轮岗交流”制度,鼓励核心员工跨部门、跨业务单元轮岗,拓宽视野与复合能力;三是实施“导师制”,为新员工及骨干员工配备经验丰富的导师,提供一对一指导;四是定期开展内部竞聘,每年发布超过500个管理岗位与技术岗位的内部招聘信息,确保员工公平竞争晋升机会,晋升考核主要基于业绩贡献、能力提升与文化认同,优秀员工可实现3-5年的快速晋升。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如何快速找到阜新养老招聘信息网的有效岗位信息?
« 上一篇 昨天
2013年滕州事业单位考试具体报名时间、流程及科目是什么?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热门文章

1
系统获取,无需修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