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县人力资源作为支撑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近年来在人口规模、结构优化、产业适配等方面呈现出积极态势,同时也面临转型挑战,截至近年,梓潼县常住人口约60万人,其中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占比约65%,总量约39万人,人力资源基础较为雄厚,从结构特征来看,劳动力资源呈现“总量稳定、素质提升、流动加速”的特点,但技能型人才短缺、老龄化趋势等问题仍需关注。
在人力资源分布与产业适配方面,梓潼县以农业、制造业、文旅服务业为主导产业,劳动力资源呈现“三产联动”分布格局,第一产业(农业)吸纳劳动力约13.5万人,占比34.6%,以传统种养殖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业者为主;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吸纳劳动力约11.7万人,占比30%,主要集中在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建材等领域;第三产业(服务业)吸纳劳动力约13.8万人,占比35.4%,涵盖商贸物流、文化旅游、餐饮住宿等行业,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农业领域的新型职业农民、电商运营人才,以及文旅领域的策划运营、酒店管理等专业人才需求逐年上升。
为提升人力资源质量,梓潼县持续强化技能培训与人才引育,依托县就业服务中心、职业高级中学等平台,年均开展电工、焊工、家政服务、电商直播等技能培训超50期,培训学员2000余人次,培训后就业率保持在75%以上,在人才引进方面,实施“梓州英才计划”,针对教育、医疗、重点产业等领域,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年均50余人,同时落实住房补贴、子女入学等保障政策,增强人才归属感,针对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创业培训、场地支持、小额贷款等“一站式”服务,年均带动就业3000余人。
梓潼县人力资源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劳动力外流现象较为明显,青壮年劳动力向成都、绵阳等中心城市转移趋势尚未完全扭转,全县外出务工人员约8万人,占劳动年龄人口20%以上;技能人才供需矛盾突出,制造业转型升级所需的数控技术、智能制造等高技能人才缺口较大,传统产业劳动力技能与岗位需求匹配度不足,人口老龄化加剧(60岁以上人口占比约18.5%),对养老护理、健康服务等领域的人力资源供给提出更高要求。
梓潼县人力资源发展需聚焦“稳规模、提质量、促匹配”主线,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与重点产业需求对接;优化就业创业环境,通过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培育新兴业态吸引劳动力就近就业;完善人才服务体系,构建“引育留用”全链条机制,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
相关问答FAQs
问:梓潼县在促进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方面有哪些举措?
答:梓潼县针对高校毕业生推出“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包括:①开展“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组织县内重点企业、事业单位提供岗位1000余个;②实施“就业见习岗位开发计划”,开发见习岗位200余个,给予见习人员每月1600元生活补贴;③提供创业扶持,对高校毕业生创业给予最高2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及3年全额贴息,并免费提供创业培训和场地支持;④鼓励到基层就业,对服务基层项目的高校毕业生给予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问:梓潼县如何解决农村劳动力技能不足的问题?
答:梓潼县通过“精准培训+就业帮扶”模式提升农村劳动力技能:①依托“农民夜校”“乡村振兴田间学校”等平台,开设种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电商直播等实用技能培训课程,年均培训农村劳动力3000余人次;②推行“培训+认证+就业”一体化服务,培训后组织技能等级认定,颁发全国通用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对接县内外企业推荐就业岗位;③针对脱贫户、监测户等群体,开展“定向订单式”培训,根据企业需求定制培训内容,实现“培训即上岗”,有效提升技能与岗位匹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