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社会人力资源现状如何?供需矛盾如何破解?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人力资源 正文

湖南省作为中部地区的人口大省和经济强省,社会人力资源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在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近年来,湖南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聚焦人口高质量发展,通过政策引导、教育赋能、产业协同等举措,人力资源的总量、质量与配置效率均得到显著提升,形成了“人口红利”与“人才红利”叠加的发展优势。

湖南社会人力资源

人口结构与劳动力供给基本情况

湖南省常住人口总量长期保持稳定,截至2023年末,全省常住人口达6622万人,其中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约3980万人,占总人口的60.1%,劳动力资源依然充足,从人口结构看,湖南呈现“老龄化加速、城镇化提升、受教育程度提高”的特征: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9.8%,较2010年上升6.2个百分点,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但劳动力总量仍处于历史高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2.6%,较2010年提高16.5个百分点,城镇化进程为人力资源向城镇和产业集聚提供空间;人均受教育年限达11.2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8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力资源素质持续提升。

表:湖南省2023年人口结构与劳动力供给基本情况

指标名称 数值 占比/变化情况
常住总人口 6622万人 较2020年增长1.8%
劳动年龄人口 3980万人 占总人口60.1%
60岁及以上人口 1311万人 占总人口19.8%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6% 较2010年提高16.5个百分点
人均受教育年限 2年 较2010年提高1.3年

教育体系与技能人才培养

湖南已构建起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全链条人力资源培养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基础教育阶段,全省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6%,基础教育质量稳居中部前列,职业教育领域,拥有高职(专科)院校78所、中职学校560所,年培养技能人才超30万人,楚怡”品牌专业群建设成效显著,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等领域技能人才供给能力持续增强,高等教育方面,全省普通高校143所(含本科院校52所、高职高专院校91所),在校大学生总规模达158万人,“双一流”建设高校5所,年高校毕业生超45万人,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生力军。

为深化产教融合,湖南推行“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模式,在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领域建设了200余个省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全省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200万人次,覆盖农村转移劳动力、失业人员、企业职工等重点群体,有效提升了劳动力市场的适配性。

湖南社会人力资源

就业结构与产业人力资源配置

湖南就业结构呈现“三二一”产业特征,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2023年,全省三次产业就业人口占比分别为28.3%、28.9%、42.8%,第三产业就业占比首次突破40%,较2012年提高12.1个百分点,反映出经济结构优化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从重点产业看,先进制造业集群集聚效应显著,工程机械、轨道交通、中小航空发动机等世界级产业集群吸纳就业超200万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从业人员突破150万人,年均增长15%以上,成为就业增长新引擎;现代农业通过产业链延伸,带动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超1000万人次。

区域就业格局方面,长株潭都市圈作为全省核心增长极,以占全省30%的人口创造了45%的地区生产总值,吸纳就业人口占比达38%,人才集聚效应突出;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聚焦加工制造、外贸等领域,年新增就业超50万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依托农业和生态优势,推动就业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

人才政策与人力资源服务保障

湖南近年来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出台《湖南省“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芙蓉人才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构建了“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全链条政策体系,在人才引进方面,实施“高精尖缺”人才专项引进计划,对院士、国家级领军人才给予最高200万元安家补贴,对青年人才提供30-50万元购房补贴;推行“湘才卡”制度,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子女入学、医疗保健、交通出行等28项服务,在人才评价方面,打破“四唯”倾向,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允许高校、科研院所自主开展职称评审,企业技能人才可不受学历、资历限制申报相应职称。

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省建成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300余家,年服务用人单位超80万家次,促成就业匹配超500万人次;“互联网+就业”服务平台实现省、市、县、乡四级全覆盖,提供岗位发布、政策咨询、职业指导等“一站式”服务;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开展“春风行动”“百日千万招聘”等专项活动,2023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77.5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8.3万人,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湖南社会人力资源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方向

尽管湖南人力资源优势显著,但也面临老龄化加剧导致劳动力供给承压、区域人才分布不均(长沙人才集聚度超50%)、技能人才与产业升级需求匹配度不足等挑战,湖南需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通过延迟退休年龄、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完善生育支持政策等,稳定劳动力总量;二是深化长株潭人才一体化发展,推动湘南湘西、洞庭湖等区域人力资源协同,缩小区域人才差距;三是强化产教融合和技能培训,围绕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培养更多“工匠型”和“数字型”人才;四是优化人才生态,以“岳麓山实验室”“湘江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为载体,打造具有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的人才高地。

相关问答FAQs

Q1:湖南省在吸引和留住青年人才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A1:湖南省针对青年人才推出了一系列“精准滴灌”式政策:一是实施“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对35岁以下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给予最高50万元科研经费支持;二是建设“青年人才驿站”,为来湘求职的应届毕业生提供3-6个月免费住宿;三是推出“青年创业贷款”,最高可申请500万元贴息贷款,并给予场地租金补贴;四是优化就业环境,在长沙、株洲等城市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完善轨道交通、住房保障、文化休闲等配套设施,增强青年人才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Q2:湖南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对人力资源供给的影响?
A2:湖南从多维度应对老龄化挑战:一是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按照国家统一部署,逐步延迟男职工、女职工退休年龄,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二是加强老年人力资源培训,依托社区老年大学、职业院校等平台,开展“银发人才”技能提升培训,鼓励健康老年人参与社区服务、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等工作;三是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医养结合,减轻家庭照护压力,释放适龄劳动力;四是发展“银发经济”,培育养老健康、老年旅游等新业态,创造更多适合老年人的就业岗位,实现“老有所为”与“老有所养”的良性互动。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湖州附近招聘信息网岗位全不全?本地求职者怎么快速找到合适工作机会?
« 上一篇 09-01
南海论坛招聘信息网能查到哪些最新企业岗位信息?
下一篇 » 09-0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热门文章

1
系统获取,无需修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