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股份人力资源如何支撑企业高速发展?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2 分钟
位置: 首页 人力资源 正文

牧原股份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之一,其人力资源体系是企业高速发展的核心支撑,在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牧原通过构建“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的全链条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有效支撑了企业从区域性企业迈向全球性龙头的发展目标,其人力资源实践既体现了传统制造业的严谨性,又融合了农业企业的特殊性,形成了独特的管理范式。

牧原股份人力资源

从战略定位来看,牧原股份将人力资源视为“第一资源”,明确提出“以人为本、价值共创”的理念,人力资源战略紧密围绕企业“打造世界级现代化养殖企业”的愿景展开,在行业周期性波动频繁、养殖技术迭代加速的背景下,牧原通过人力资源的精准配置,确保企业在扩张期快速补充人才、在技术转型期培养复合型人才、在成本管控期优化人力资源效率,实现了人力资源与企业战略的动态匹配,在2020-2022年生猪行业产能扩张周期,牧原通过校招、社招多渠道并行,年均新增员工超2万人,保障了新建养殖场的快速投产;在智能化养殖推进阶段,则重点培养掌握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跨界人才,为“智能猪舍”“AI养殖”等项目提供人才支撑。

在组织架构与规模方面,牧原采用“集团总部-区域公司-子公司-养殖场”的四级管理模式,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也相应分层构建,集团总部人力资源中心负责战略规划、制度设计、核心人才管理;区域公司人力资源部执行区域内的招聘、培训、绩效落地;子公司及养殖场则侧重基层员工的日常管理,截至2023年,牧原员工总数已突破14万人,其中养殖生产人员占比约70%,技术研发与管理岗位占比约20%,职能支持岗位占比约10%,庞大的人员规模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精细化提出了极高要求,牧原通过标准化流程与数字化工具的结合,实现了对14万员工的统一高效管理。

招聘与人才配置是牧原人力资源体系的首要环节,针对养殖行业基层员工流动性高、季节性需求强的特点,牧原构建了“多元化招聘渠道+精准化岗位匹配”的招聘体系,在基层员工招聘中,牧原重点深耕县域劳动力市场,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展“就业帮扶”项目,通过“入职包吃住、技能培训、晋升通道”等吸引农村劳动力,同时与农业职业院校合作“订单班”,定向培养养殖技术员,2023年校招规模超3万人,其中农业类、畜牧类专业毕业生占比达45%,在管理及技术人才招聘中,牧原则通过高端猎头、行业峰会、校园招聘等方式引入博士、硕士等高端人才,重点布局育种、饲料营养、疫病防控等核心领域,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突破5000人,博士团队规模同比增长30%,为提升招聘效率,牧原还开发了AI面试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基层岗位的快速筛选,缩短招聘周期50%以上。

人才培养体系是牧原人力资源的核心竞争力,针对不同层级员工,牧原构建了“分层分类”的培训体系:新员工入职后需通过“7天岗前培训+30天岗位实操考核”,掌握养殖基础技能和安全规范;基层员工实施“师徒制”培养,由资深员工一对一指导,快速提升实操能力;管理干部则通过“牧原大学”开展领导力培训,课程涵盖战略管理、团队建设、精益生产等内容;技术研发人员通过“项目制培养”,参与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提升创新能力,牧原还投入巨资建设智能化培训基地,模拟养殖场真实场景,通过VR技术培训员工应对突发疫病、设备故障等场景,2023年培训投入超10亿元,人均培训时长达120小时,为打通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牧原设计了“管理+技术+技能”三通道晋升体系,基层员工可通过“养殖员-组长-场长-区域经理”路径晋升,技术人员可从助理工程师到首席专家,2023年内部晋升比例达65%,有效激发了员工的职业发展动力。

牧原股份人力资源

薪酬与激励机制是牧原保留人才的关键,牧原的薪酬体系遵循“对外具有竞争力、对内具有公平性、对个人具有激励性”的原则,基层员工采用“基本工资+绩效工资+计件奖金”的结构,绩效与生猪成活率、料肉比等核心指标挂钩,2023年一线员工平均薪酬较行业平均水平高出15%;管理及技术岗位则实行“岗位工资+项目奖金+年终分红”,核心人才享受股权激励计划,将个人利益与企业长期发展绑定,在福利保障方面,牧原为员工提供免费食宿、五险一金、带薪年假等基础福利,还推出“员工子女教育帮扶”“大病救助基金”等特色福利,2023年员工福利投入超20亿元,牧原通过“员工持股计划”让1万余名核心员工分享企业成长红利,2020-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累计收益达30亿元,形成了“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的良性循环。

员工关系与企业文化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软实力,牧原倡导“艰苦奋斗、共创价值”的企业文化,通过“月度优秀员工评选”“年度家庭日”等活动增强员工归属感,针对养殖场员工工作环境相对封闭的问题,牧原在养殖场配套建设员工宿舍、食堂、文体活动中心,开通通勤班车,改善员工生活条件;同时建立“员工诉求响应机制”,通过线上平台实时处理员工反馈的问题,2023年员工满意度达92%,在劳动关系管理方面,牧原严格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劳动合同签订率100%,2023年未发生重大劳动争议事件,连续五年获评“全国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数字化人力资源转型是牧原提升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牧原自主研发了“智慧HR平台”,整合招聘、培训、绩效、薪酬等模块,实现员工全生命周期线上化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可实时监控各区域、各岗位的人员流动率、培训完成率、绩效达成率等指标,为人力资源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当某区域养殖场员工流失率异常升高时,系统会自动预警,HR部门可快速分析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在绩效管理中,系统自动采集生猪养殖数据,生成员工绩效报表,减少人工统计误差,提升考核公平性,2023年,智慧HR平台覆盖率达100%,人力资源运营成本同比下降20%。

总体而言,牧原股份人力资源体系通过战略引领、体系化建设、数字化赋能,有效支撑了企业的高速扩张和转型升级,随着养殖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牧原人力资源体系将进一步聚焦高端人才引进、复合型人才培养、员工体验优化,持续强化人力资源核心竞争力,为打造世界级养殖企业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牧原股份人力资源

相关问答FAQs

Q1:牧原股份如何解决养殖行业基层员工流动性高的问题?
A1:针对基层员工流动性高的行业痛点,牧原通过“薪酬激励+职业发展+福利保障”三位一体的策略进行破解:一是优化薪酬结构,采用“基本工资+绩效奖金+计件工资”,绩效与养殖核心指标(如成活率、料肉比)直接挂钩,2023年一线员工平均薪酬较行业高15%;二是打通职业晋升通道,设计“养殖员-组长-场长-区域经理”的管理晋升路径和“技能等级”晋升通道,内部晋升比例达65%;三是完善福利保障,提供免费食宿、五险一金、子女教育帮扶等,同时改善养殖场生活配套,开通通勤班车,2023年员工满意度达92%,有效降低了基层员工流失率。

Q2:牧原股份在智能化养殖转型中,如何培养和储备跨界技术人才?
A2:在智能化养殖转型背景下,牧原通过“外部引进+内部培养+校企合作”培养跨界技术人才:一是外部引进,通过高端猎头、行业峰会等渠道引入物联网、大数据、AI等领域的高端人才,2023年研发团队博士规模同比增长30%;二是内部培养,针对现有技术人员开展“智能养殖技术专项培训”,通过牧原大学开设AI、大数据分析课程,2023年培训超5000人次;三是校企合作,与华中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高校共建“智能养殖实验室”,开设“订单班”定向培养复合型人才,2023年校招中智能技术类专业占比达25%,为智能化养殖转型提供了人才支撑。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潍坊绿地招聘信息网有哪些最新岗位及应聘要求如何申请?
« 上一篇 09-01
人力资源现状调研,当前面临哪些核心问题与挑战?
下一篇 » 09-0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热门文章

1
系统获取,无需修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