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城市,钢铁、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基础雄厚,近年来在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需求日益迫切,人力资源培训作为提升劳动者技能、优化人才结构、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抓手,在鞍山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鞍山人力资源培训体系以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机构协同为框架,围绕产业需求、技能提升、职业发展等维度,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多模式的培训格局,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鞍山人力资源培训的体系构建与参与主体
鞍山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构建离不开政府、企业、培训机构三方联动,形成了“政策引导—需求对接—专业实施—效果评估”的闭环机制。
政府部门发挥统筹规划与政策支持作用,鞍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出台《鞍山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等政策,明确培训补贴标准、申报流程及覆盖范围,重点支持企业职工、重点群体(如失业人员、农民工、退役军人)的技能培训,对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按每人每年4000-6000元标准给予补贴;对贫困劳动力、低保人员等群体参加免费培训,并提供生活补贴,政府搭建“鞍山技能培训云平台”,整合培训资源、发布岗位需求、在线报名,实现培训服务“一网通办”。
企业主体聚焦岗位需求与产业升级,鞍山钢铁集团、华冶集团等龙头企业立足自身发展,建立内部培训体系,涵盖新员工入职培训、技能等级晋升培训、新技术应用培训等,鞍钢针对智能制造转型,开展工业机器人操作、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培训,年培训职工超万人次;中小企业则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培训”模式,与本地职业院校合作培养适配性技能人才,如辽宁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与鞍山机械制造企业共建“数控加工实训基地”,定向输送高技能人才。
培训机构提供专业化服务与资源支撑,鞍山现有职业院校(如鞍山师范学院、鞍山职业技术学院)、技工院校(如鞍山技师学院)及第三方培训机构(如鞍山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内培训机构),承担理论教学、实操训练、职业资格认证等职能,培训机构根据产业特色开设特色专业,如鞍山技师学院的“焊接技术与工程”“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紧密对接鞍山钢铁及装备制造产业需求,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部分机构引入“互联网+培训”模式,开发线上课程库,涵盖电工、焊工、家政服务等20余个职业(工种),满足学员碎片化学习需求。
鞍山人力资源培训的核心内容与方向
鞍山人力资源培训内容紧密围绕地方产业布局和劳动者职业发展需求,形成“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重点群体赋能”三大板块。
传统产业升级培训聚焦钢铁、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的数字化转型,针对钢铁行业,开展“绿色冶炼技术”“智能制造设备运维”“钢铁产业链数字化管理”等培训,推动企业从“高耗能”向“低能耗、高附加值”转型,鞍钢与东北大学合作开展的“钢铁冶金新技术高级研修班”,每年培训中层技术骨干200余人,助力企业攻克超低排放、高效连铸等技术难题,装备制造行业则重点培训“精密加工工艺”“工业机器人编程与维护”“智能生产线调试”等技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新兴产业培育培训瞄准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等新赛道,鞍山依托“辽宁(鞍山)激光产业园”“鞍山高新区”等产业载体,开展“光伏组件制造与运维”“锂电材料检测”“跨境电商运营”“直播电商”等新兴职业培训,鞍山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联合阿里巴巴本地化服务中心,举办“跨境电商实操人才培训班”,2023年培训学员300余人,帮助20余家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重点群体赋能培训突出就业导向与民生保障,针对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开展“短平快”的技能培训,如“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短视频制作”等,提升其就业能力;针对高校毕业生,实施“青年见习计划+专项技能培训”,结合鞍山重点产业岗位需求,提供“岗前培训+岗位匹配”一站式服务;针对创业者,开展“创业意识培训”“企业经营管理培训”,并配套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支持,2023年全市培训创业者1200余人,带动就业超5000人。
鞍山人力资源培训的实施模式与创新实践
为提升培训实效,鞍山积极探索多元化培训模式,推动培训与产业、就业、创业深度融合。
“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是鞍山人力资源培训的特色模式,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行“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毕业即就业”的培养机制,鞍山职业技术学院与鞍山发蓝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设“订单班”,学生前两年在校学习理论与基础技能,第三年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毕业后直接入职企业,缩短了人才适应周期,企业满意度达98%。
“工学一体化”培训模式在企业职工技能提升中广泛应用,通过“理论学习+实操演练+岗位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将培训课堂搬到生产一线,鞍山热能研究院针对技术人员开展的“锅炉能效提升技术”培训,采用“白天现场实操+晚上理论研讨”模式,解决企业实际生产中的能耗问题,培训后企业锅炉热效率提升5%-8%。
“技能竞赛+以赛促训”机制激发劳动者学习热情,鞍山每年举办“鞍山技能大赛”“振兴杯职业技能大赛”等赛事,设置焊工、车工、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等赛项,优胜者可申报“鞍山技术能手”“辽宁省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并享受技能人才落户、子女教育等政策优待,2023年全市技能竞赛参与人数达1.2万人,带动3000余人通过竞赛提升技能等级。
鞍山人力资源培训的成效与挑战
经过多年发展,鞍山人力资源培训取得显著成效:劳动者技能水平持续提升,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45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达32%;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鞍钢、华冶等重点企业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15%-20%;就业质量显著改善,2023年通过培训实现就业的劳动者达2.8万人,平均月薪较培训前提高20%以上。
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一是培训内容与产业需求匹配度有待提升,部分传统产业培训内容更新滞后于技术迭代;二是企业培训投入不足,中小企业因资金、师资限制,培训覆盖率较低;三是高端培训资源短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领域专业师资匮乏,难以满足新兴产业高端人才培养需求;四是培训效果评估机制不完善,部分培训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问题,对学员就业后的职业发展跟踪不足。
相关问答FAQs
Q1:鞍山企业如何申请人力资源培训补贴?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A:鞍山企业申请培训补贴需满足以下条件:一是依法在本市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二是按规定提取和使用职工教育经费;三是开展岗前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等,且培训内容符合国家职业标准或行业规范,申请流程如下:(1)登录“鞍山技能培训云平台”或线下向属地人社部门提交申请,提交材料包括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培训方案、学员名册、考勤记录等;(2)人社部门对材料进行审核,必要时进行现场核查;(3)培训结束后,组织学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或考核鉴定,合格者颁发证书;(4)人社部门根据考核结果和补贴标准,将补贴资金拨付至企业对公账户,补贴标准根据培训类型和职业等级确定,如企业新型学徒制补贴每人每年4000-6000元,岗前培训补贴每人1500-2000元。
Q2:鞍山人力资源培训对个人职业发展有哪些具体帮助?
A:鞍山人力资源培训对个人职业发展的帮助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提升就业竞争力:通过掌握实用技能,增加求职机会,尤其是对于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培训后就业率可提高30%以上;(2)拓展职业晋升通道: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后,可享受企业岗位晋升、薪酬调整等待遇,如鞍钢规定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每月分别享受300元、500元、800元技能津贴;(3)适应产业转型需求:参与新兴产业或新技术培训,可从传统岗位向高技术岗位转型,如从普通焊工转型为“智能焊接机器人操作员”,月薪可提升2000-3000元,部分培训项目还提供创业指导、岗位推荐等后续服务,助力个人实现职业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