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阳县人力资源服务政策与就业信息如何获取?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9 分钟
位置: 首页 人力资源 正文

金阳县人力资源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其现状、问题及优化策略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与区域协调发展的进程,作为地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少数民族聚居县,金阳县人力资源呈现出总量充足但结构失衡、潜力较大但转化不足的特点,需结合地域实际进行系统性规划。

金阳县人力资源

从现状来看,金阳县人力资源总量较为稳定,截至近年,全县常住人口约20万人,其中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占比超60%,劳动力资源总量约12万人,就业结构以传统农业为主导,第一产业就业占比达65%以上,第二、三产业就业占比分别为12%和23%,反映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相对滞后,劳动力素质方面,受历史和教育资源限制,初中及以下学历劳动力占比超70%,高中及以上学历不足30%,技能型人才占比不足8%,难以满足现代产业发展需求,外出务工人员规模较大,约4.5万人,占劳动力总量的37.5%,主要从事建筑制造、餐饮服务等低技能岗位,本地就业吸引力不足。

为更直观呈现劳动力资源结构,可参考下表:
| 指标类别 | 细分项 | 占比(%) |
|--------------------|--------------------|--------------|
| 年龄结构 | 16-35岁 | 35 |
| | 36-50岁 | 45 |
| | 51岁以上 | 20 |
| 学历结构 | 初中及以下 | 72 |
| | 高中/中专 | 22 |
| | 大专及以上 | 6 |
| 产业分布 | 第一产业(农业) | 65 |
| | 第二产业(工业) | 12 |
| | 第三产业(服务业) | 23 |
| 技能水平 | 无技能 | 60 |
| | 初级技能 | 32 |
| | 中高级技能 | 8 |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劳动力素质与市场需求脱节,传统农业技能占比高,而现代农业、电商、文旅等新兴产业所需技能型人才稀缺;二是产业结构单一吸纳能力弱,本地以种养殖业为主,二三产业企业规模小、数量少,难以创造高质量就业岗位;三是人才流失严重,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本地“空心化”,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引不进、留不住;四是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职业技能培训针对性不足,就业信息渠道闭塞,劳动力市场供需匹配效率低。

金阳县人力资源

针对上述问题,金阳县人力资源发展需采取多维度策略,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围绕“特色农业+文旅融合”主导产业,开展彝绣、花椒种植、乡村旅游服务等特色技能培训,年培训规模不少于5000人次,推动“体力型”劳动力向“技能型”转变,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就业容量,依托“金阳青花椒”“金阳白魔芋”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培育农产品加工、电商物流等产业集群,吸引返乡创业人员,力争三年内新增就业岗位3000个,完善人才引留机制,实施“返乡创业补贴”“人才安家补贴”等政策,建设人才公寓,与高校合作定向培养农业技术、文旅管理人才,破解人才短缺瓶颈,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网络,开发“就业通”线上平台,实时发布岗位信息,组织“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等活动,促进劳动力精准对接。

相关问答FAQs

Q1:金阳县针对农村劳动力有哪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项目?
A1:金阳县针对农村劳动力重点开展三类免费培训:一是特色农业技能培训,包括青花椒高产栽培、白魔芋加工技术等,由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农技推广中心实施;二是一二三产融合服务培训,如农村电商运营、民宿管理、彝绣非遗技艺等,与县人社局、文旅局合作开展;三是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涵盖电工、焊工、家政服务等,由县就业服务局对接第三方培训机构组织,培训对象为农村户籍劳动力、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培训费用全免,并提供免费食宿和交通补贴,参训合格者颁发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能力证书。

金阳县人力资源

Q2:如何解决金阳县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
A2:解决这一问题需构建“引育留用”全链条机制,在“引”的方面,实施“人才回引”计划,建立金阳籍在外人才库,提供返乡创业项目对接、税收减免等优惠;针对急需岗位,推出“银龄讲学”“三支一扶”等柔性引才政策,在“留”的方面,完善保障措施: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提供50-80万元安家补贴,解决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问题;建设人才公寓,提供3年免租入住;设立“人才服务热线”,协调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优化发展环境,支持企业建立股权激励机制,让人才分享发展红利,增强归属感和成就感。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什么是人力资源外包的概念?其核心内涵与关键要素是什么?
« 上一篇 09-03
2016年松江招聘信息网有哪些最新企业岗位招聘信息?
下一篇 » 09-03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热门文章

1
系统获取,无需修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