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峙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忻州市境内,地处五台山北麓、恒山脚下,是连接晋冀的重要交通节点,县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以铁、金、钼等为主,农业以玉米、小杂粮、中药材种植为特色,近年来逐步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人力资源和就业服务工作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既是稳定就业的“压舱石”,也是支撑产业升级的“动力源”。
当前,繁峙县人力资源总量约15万人,其中劳动力资源约10.2万人,就业人口中,第一产业占比约38%,第二产业占比约42%,第三产业占比约20%,从结构看,劳动力呈现“三多两低”特点: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约4.5万人;青壮年劳动力多,18-45岁占比约60%;低技能劳动力多,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比约65%;技能人才占比低,仅占劳动力总量的12%;高学历人才占比低,本科及以上学历仅占5.8%,为直观呈现,将繁峙县劳动力结构统计如下:
指标类别 | 细分项 | 占比(%) | 数量(约) |
---|---|---|---|
年龄结构 | 18-35岁 | 35 | 57万人 |
36-45岁 | 25 | 55万人 | |
46-60岁 | 30 | 06万人 | |
60岁以上 | 10 | 02万人 | |
学历结构 | 初中及以下 | 65 | 63万人 |
高中/中专 | 25 | 55万人 | |
大专及以上 | 10 | 02万人 | |
产业分布 | 第一产业(农业) | 38 | 88万人 |
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 | 42 | 28万人 | |
第三产业(服务业) | 20 | 04万人 | |
技能等级 | 无技能 | 55 | 61万人 |
初级技能 | 33 | 37万人 | |
中级及以上技能 | 12 | 22万人 |
面对这一现状,繁峙县人力资源和就业服务体系以“稳就业、促创业、强技能”为核心,构建了覆盖城乡的服务网络,在就业服务方面,县、乡、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实现全覆盖,设立12个乡镇就业服务站、224个村级就业服务点,年均开展“春风行动”“百日千万招聘”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40余场,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2万个,达成就业意向3000余人次,针对农村劳动力,实施“点对点”劳务输出,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建立劳务协作关系,年均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1.5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率达92%。
职业技能培训是提升人力资源质量的关键,繁峙县聚焦县域主导产业和市场需求,打造“订单式”“定向式”培训模式,开设电工、焊工、家政服务、电子商务等10余个专业,年均开展免费技能培训6000人次,培训后就业率达75%以上,针对脱贫人口、监测对象等群体,实施“技能+就业”帮扶,2023年培训脱贫劳动力1200人,带动人均年增收1.2万元,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建设县级创业孵化基地1个,入驻创业实体56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年均超800万元,带动就业500余人。
政策支持体系持续完善,繁峙县落实国家、省市稳就业政策,2023年发放稳岗返还补贴320万元,惠及企业120家;社保补贴、岗位补贴覆盖灵活就业人员2000余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年均提供300个,见习留用率达60%,针对人才短缺问题,实施“人才回引”工程,2023年回引高校毕业生、技能人才230人,充实到教育、医疗、工业等重点领域。
尽管取得一定成效,繁峙县人力资源工作仍面临挑战:一是人才“引不进、留不住”问题突出,受区位条件、薪资水平限制,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引进难度大;二是劳动力技能与产业升级需求不匹配,新兴产业如文旅、电商等领域技能人才缺口显著;三是农村老龄化加剧,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导致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面临人力支撑不足问题。
繁峙县将聚焦“产业兴县、人才强县”战略,推进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建设“互联网+就业”服务平台,实现岗位匹配、培训报名“一网通办”;深化产教融合,与职业院校合作开设“繁峙班”,定向培养产业技能人才;优化人才政策,提高住房、子女教育等保障水平,力争三年内技能人才占比提升至20%,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
相关问答FAQs
Q1:繁峙县如何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
A1:繁峙县通过“三项举措”推动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一是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在砂河镇、金山铺乡等地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二是开发公益性岗位,设立乡村保洁、生态护林等岗位,安置脱贫劳动力、监测对象等群体就业;三是鼓励返乡创业,对返乡创业人员给予场地补贴、贷款贴息支持,带动周边劳动力就业,如繁峙县众创返乡创业园已带动周边2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Q2:职业技能培训报名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如何报名?
A2:凡繁峙县户籍、年满16周岁、有劳动能力和培训意愿的劳动者(包括脱贫人口、监测对象、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等)均可免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报名方式有两种:一是线上报名,通过“繁峙县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填写《培训报名表》;二是线下报名,携带身份证、户口本到户籍所在地乡镇就业服务站或县就业服务中心现场报名,培训由县人社部门统一组织,免收学费和教材费,培训合格后颁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