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事业单位时政工作始终紧扣国家战略与地方发展实际,以服务民生、深化改革、提升效能为核心,近年来在政策落实、创新实践、基层治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陕西事业单位将时政学习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为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实保障。
在政策导向方面,陕西事业单位紧密围绕全省“三个年”活动部署,将高质量项目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作为时政学习的核心内容,通过专题研讨、实地调研、案例教学等形式,引导干部职工深刻理解“项目为王、环境是金、作风是魂”的实践要求,在高质量项目推进中,省发改委、省自然资源厅等单位组建事业单位服务专班,推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模式,2023年以来为全省重点项目提供前期手续办理服务超800次,平均压缩审批时限40%以上,有效破解了项目落地中的堵点难点,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中,省政务服务中心、省市场监管局下属事业单位聚焦市场主体需求,推出“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事项156项,建立“跨部门联办、全流程网办”服务机制,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度显著提升。
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陕西事业单位以分类改革为抓手,优化职能配置,创新体制机制,在科技领域,围绕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省科技厅下属事业单位打破传统科研管理壁垒,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新型科研组织方式,2023年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200余项,合同金额突破800亿元,在民生领域,省教育厅、省卫健委等单位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县域医共体、教育集团化办学覆盖全省90%以上区县,基层事业单位服务能力明显增强,西安市通过“名校+”教育联合体,将优质学校的管理经验、师资力量辐射至薄弱学校,惠及学生超50万人;宝鸡市建立县域医共体“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模式,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占比提升至65%。
民生服务创新成效显著,陕西事业单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在养老服务领域,省民政厅指导各地事业单位开展“社区食堂+老年助餐”服务,2023年新建老年食堂(助餐点)1200个,日均服务老年人超15万人次,在就业服务方面,省人社厅下属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推进计划”,开展校园招聘、创业培训、政策宣讲等活动2000余场,帮助30万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针对乡村振兴,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下属事业单位选派科技特派员1.2万名,深入田间地头提供技术指导,带动农户增收致富,2023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2%,高于城镇居民增速。
基层治理实践不断深化,陕西事业单位推动管理力量下沉、服务前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咸阳市推行“街道(社区)党组织—事业单位党支部—网格党小组”三级联动机制,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下沉网格,协助开展政策宣传、矛盾调解、便民服务等工作,2023年化解基层矛盾纠纷1.8万起,汉中市依托“智慧治理”平台,事业单位整合公安、民政、城管等部门数据,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基层治理响应速度提升60%。
以下是陕西事业单位时政重点领域及举措概览:
重点领域 | 政策文件/会议 | 具体举措 | 预期成效 |
---|---|---|---|
高质量项目推进 | 《陕西省高质量项目推进年实施方案》 | 组建服务专班,推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 | 项目审批时限压缩40%以上 |
营商环境突破 | 《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 推出“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事项156项,建立跨部门联办机制 | 企业办事便利度显著提升 |
科技成果转化 | 秦创原创新驱动三年行动计划 | 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 年转化合同金额超800亿元 |
民生服务提升 | 陕西省“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 | 建设县域医共体、教育集团化办学,开展社区老年助餐服务 | 基层服务能力覆盖90%以上区县 |
相关问答FAQs
Q1:陕西事业单位时政学习的重点内容有哪些?
A:陕西事业单位时政学习重点包括:一是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深刻把握“五个扎实”“五项要求”等核心要求;二是全省“三个年”活动部署,聚焦高质量项目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的具体政策与实践路径;三是行业领域最新政策法规,如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领域的专项规划与改革措施;四是国内外先进经验与典型案例,结合陕西实际探索创新实践。
Q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如何提升时政素养?
A: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通过以下途径提升时政素养:一是系统学习,依托“学习强国”“陕西先锋”等平台,参加单位组织的专题培训、研讨交流,掌握时政理论精髓;二是实践融入,将时政要求与业务工作结合,在项目服务、政策落实中深化理解;三是调研走访,深入基层一线,了解群众需求与政策执行效果,增强问题意识;四是归纳反思,定期梳理工作与时政要求的契合点,提炼经验做法,形成“学习—实践—提升”的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