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增编是优化编制结构的必然选择吗?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事业单位 正文

事业单位增编是指事业单位在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因履行公益职能、适应事业发展需要,对编制数量或结构进行调整和增加的行为,作为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提升公益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事业单位增编始终与国家发展战略、民生需求变化紧密相连,其规范实施对于推动公益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事业单位增编

事业单位增编的政策依据与基本原则

事业单位增编严格遵循党中央关于机构编制管理的“总量控制、限额管理、有减有增、动态平衡、保证重点、服务发展”总要求,主要依据《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以及各地区各部门“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方案,近年来,随着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深化,增编政策进一步突出公益属性,强调向基层一线、关键领域和民生急需倾斜,“十四五”期间事业单位改革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优化编制资源配置,重点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养老等公益服务领域”。

基本原则包括:一是公益导向,增编必须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益服务需求为出发点;二是科学论证,需对职能变化、服务人口、工作量等进行充分评估,避免盲目增编;三是分级管理,中央和地方实行分级负责,中央层面主要面向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地方层面由省级机构编制部门统筹;四是动态调整,建立编制使用效益评估机制,对低效闲置编制及时收回,优先用于急需领域。

事业单位增编的主要类型与情形

根据事业单位职能调整和事业发展需求,增编主要分为以下类型,具体情形及政策依据如下表所示:

事业单位增编

增编类型 具体情形 政策依据
事业发展型增编 新增公共服务项目(如新建学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规模扩大(如在校生人数增加导致教师编制需求上升) 《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关于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配备的指导意见》
职能调整型增编 机构整合后职能增加(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队伍组建)、职责拓展(如事业单位新增应急管理、公共卫生职能)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关于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意见》
政策任务型增编 承担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如乡村振兴、科技创新专项)、临时性转常态化任务(如疫情防控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
技术支撑型增编 信息化建设、科研攻关等专业技术岗位需求增加(如大数据中心、科研院所新增技术保障岗位) 《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关于完善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

事业单位增编的基本流程

事业单位增编需严格履行法定程序,确保规范透明,具体流程如下:

  1. 单位申报:事业单位结合职能履行、人员结构、工作任务等情况,编制增编请示,附可行性研究报告、人员编制现状表、经费来源证明等材料,明确增编数量、岗位类别(管理岗、专技岗、工勤岗)及理由。
  2. 主管部门审核:主管部门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必要性进行初审,重点审核是否符合行业发展规划、是否与现有编制匹配,形成审核意见后报机构编制部门。
  3. 机构编制部门审查:编制办通过材料审核、实地调研、座谈论证等方式,重点评估增编的合规性(是否符合政策导向)、合理性(是否超编或超编满额)、必要性(是否确因事业发展急需),必要时征求财政、人社等部门意见。
  4. 集体审议决定:增编方案需提交机构编制委员会(编委)集体研究审议,重大事项(如涉及跨部门调整、超限额增编)需报同级党委(党组)审定。
  5. 备案与执行:审议通过后,由机构编制部门印发批复文件,明确增编数量及使用要求,并按规定向上级机构编制部门备案;事业单位在编制内核增进人,严格执行公开招聘、岗位管理等规定。

事业单位增编的意义与挑战

(一)重要意义

  1. 保障公益服务供给:通过增编补充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人员,缓解“人少事多”矛盾,提升服务可及性和质量,近年来各地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增编,有效解决了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
  2.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向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倾斜编制,支持事业单位承担重大科研任务、基层治理等职能,助力国家战略落地。
  3. 优化人才资源配置:通过动态调整编制,引导人才向基层、艰苦地区流动,破解“编多人少”与“编少事多”并存的结构性矛盾,提升人才使用效益。

(二)面临挑战

  1. 编制总量约束与需求增长的矛盾:部分地区和领域编制资源紧张,同时公共服务需求持续增长,增编空间有限。
  2. 区域与领域间分配不均: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机关与事业单位间编制配置存在差异,部分基层单位“缺编”与“空编”现象并存。
  3. 增编后管理效能待提升:少数单位存在“重增编轻管理”问题,新增编制使用效益不高,需强化绩效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

优化事业单位增编的对策建议

  1. 科学编制规划:结合人口变化、城镇化进程和公共服务需求预测,建立编制资源动态调整机制,优先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刚性需求。
  2. 推动编制下沉:通过“减上补下”、统筹调剂等方式,将行政事业单位闲置编制向基层一线倾斜,解决基层“小马拉大车”问题。
  3. 强化绩效管理:建立编制使用效益评估体系,对连续两年未满编或职能弱化的单位收回部分编制,实现“增编必增效”。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事业单位增编是否意味着可以直接新增人员?
解答:不是,增编是调整编制数量的管理行为,新增人员需在编制限额内,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调动等方式进行,并严格执行岗位设置、人事管理等规定,教育系统增编后,需按教师招聘程序录用合格人员,确保“人岗相适”。

问题2:基层事业单位增编有哪些优先考虑因素?
解答:基层事业单位增编重点向以下领域倾斜:一是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如乡镇卫生院、农村中小学;二是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政策要求领域,如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站;三是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的单位,如公共卫生应急、防灾减灾等,需结合服务人口、工作量等因素综合测算,确保编制配置精准高效。

事业单位增编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辽宁人力资源初级考试内容有哪些?报考条件是什么?
« 上一篇 今天
汝阳医院招聘信息网最新招聘岗位、条件及报名流程有哪些?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热门文章

1
系统获取,无需修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