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两国经贸合作日益紧密,截至近年,双边贸易额突破千亿美元,中国连续多年成为泰国最大贸易伙伴,泰国也是中国在东盟的重要投资目的地,随着中资企业“走出去”和泰资企业“引进来”的加速,跨文化、跨区域的人力资源管理需求激增,中泰世纪人力资源作为专注中泰市场的人力资源服务提供商,以“连接中泰人才,赋能企业发展”为使命,构建了覆盖招聘、培训、薪酬、合规等全链条的服务体系,助力企业解决跨境人力资源痛点,实现人才全球化配置。
核心业务模块
中泰世纪人力资源针对中泰两国企业的差异化需求,提供定制化人力资源解决方案,核心业务包括五大模块:
跨境招聘与人才配置
聚焦中资企业在泰本地化招聘及泰资企业来华人才需求,提供从岗位分析、渠道筛选(涵盖本地招聘网站、行业协会、校园招聘等)、背景调查到入职跟进的全流程服务,针对制造业企业,可快速匹配泰国本地技术工人及管理人员;为泰资科技企业提供中国高端人才猎头服务,精准锁定研发、市场等核心岗位人才。
跨文化培训与发展
开发“中泰文化差异与沟通技巧”“泰国劳动法实务”“中国企业管理模式”等定制化课程,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形式,帮助企业员工快速适应本土化工作环境,针对外派人员,提供泰国语言、礼仪、法律等岗前培训,降低跨文化沟通成本;针对本地员工,开展中国企业文化融入培训,提升团队凝聚力。
薪酬福利与合规咨询
结合中泰两国政策法规,设计差异化薪酬结构:在泰国,解读《劳动保护法》《社保法》等,协助企业核算本地员工薪资(含最低工资标准、加班费、法定福利),为中国外派人员提供薪酬税务优化方案;协助泰资企业理解中国社保、公积金政策,设计符合当地标准的福利体系。
人力资源外包
提供人事代理、薪资代发、员工关系管理等外包服务,帮助企业降低非核心业务运营成本,为中资企业在泰分公司提供全员社保缴纳、个税申报、劳动合同管理等服务,确保用工合规;为泰资中国办事处提供灵活的薪资代发及个税合规支持。
灵活用工与人才租赁
针对制造业、服务业等季节性用工需求,提供短期人才租赁服务,企业可根据生产淡旺季灵活调整用工规模,降低人力闲置成本,搭建中泰灵活用工人才库,涵盖蓝领、技术支持、客服等多岗位,快速响应企业临时用工需求。
服务优势
中泰世纪人力资源凭借深耕中泰市场的经验与资源,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具体如下表所示:
优势维度 | 具体表现 |
---|---|
本地化合规能力 | 在曼谷、清迈设立本地服务团队,实时追踪泰国劳工部、移民局等政策动态,累计协助200+企业通过用工合规审查,0重大法律风险。 |
跨文化服务经验 | 服务超500家中泰企业,处理跨境招聘案例2000+,培训员工超10000人次,形成“招聘-培训-管理”全流程跨文化解决方案。 |
数字化技术支持 | 自主研发HR SaaS平台,实现招聘流程线上化、薪酬数据可视化、合规风险自动预警,服务效率提升30%以上,客户满意度达98%。 |
全生命周期服务 | 覆盖企业“筹备期-发展期-成熟期”各阶段需求,从初期团队搭建到后期人才梯队建设,提供一站式陪伴式服务,与企业共同成长。 |
行业应用案例
某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泰国投资建厂,初期面临本地招聘难、劳动法不熟悉等问题,中泰世纪人力资源为其定制“本土化招聘+合规托管”方案:3个月内完成生产线500名本地员工招聘(通过20+本地渠道筛选,入职率达85%);同步开展泰国劳动法培训(覆盖合同签订、加班计算、解雇流程等),协助企业建立合规用工制度;提供工作证(WP)办理、社保缴纳等全流程托管,帮助企业顺利通过泰国劳工部突击检查,保障项目按期投产,首年产能达10万辆。
另一案例为泰国头部食品企业进入中国市场,通过中泰世纪人力资源的“中国人才地图”服务,成功招聘区域销售总监(8年快消品行业经验)、研发工程师(食品科学硕士)等核心岗位15人,同步搭建中国团队薪酬体系(结合上海、广州等地薪资水平),帮助企业6个月内完成华东、华南区域市场布局,首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
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RCEP生效深化,中泰产业链融合将进一步加速,中泰世纪人力资源将重点布局三大方向:一是深化数字化服务,引入AI招聘、大数据人才画像等技术,提升人才匹配精准度;二是拓展绿色人才合作,对接新能源、环保等领域人才需求,服务中泰绿色经济项目;三是完善灵活用工生态,联合泰国本地人力资源机构,构建覆盖中泰的灵活用工人才库,为企业提供更灵活、高效的人力资源解决方案。
FAQs
Q1:中泰两国劳动法在试用期、解雇补偿等方面有哪些主要差异?企业如何规避风险?
A1:泰国劳动法规定,试用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试用期工资不低于正式工资的85%),而中国试用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且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解雇补偿方面,泰国要求企业因业务需要裁员需提前30天通知员工并支付补偿金(按工作年限,每年支付15天工资),中国则要求按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企业需通过专业机构梳理本地化合规流程,例如泰国企业需建立“员工代表大会”制度,解雇需提前报备劳工部;中国企业需保存考勤、绩效等证据以支持合法解雇,建议委托中泰世纪人力资源等本地合规服务商,降低法律风险。
Q2:中泰世纪人力资源如何帮助企业降低跨境人力资源成本?
A2:主要通过三方面:一是规模化采购降低服务成本,通过服务大量中泰企业,集中采购招聘渠道、培训资源等,分摊成本至客户;二是数字化提效,自主研发的HR平台实现流程自动化(如薪资核算、社保申报),减少人工操作成本;三是合规优化,例如为中国外派人员设计“中泰双重社保豁免”方案,避免重复缴纳社保;通过本地化招聘替代外派人员,降低签证、住房等外派成本,综合可帮助企业降低15%-25%的跨境人力资源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