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开福区作为长沙市中心城区之一,是长株潭都市圈核心节点,近年来依托“两中心一基地”(金融中心、商贸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产业定位,人力资源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区域内常住人口约60万,其中劳动力人口占比超63%,就业人口主要集中在金融、商贸、物流、文旅、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形成了以青年技能人才为骨干、高层次管理人才为引领、灵活就业人员为补充的多层次人力资源体系。
从人才结构来看,开福区人力资源呈现“总量充足、质量提升、产业适配”的特点,2023年,全区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占比达25%,较五年前提升8个百分点;技能人才总量超18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32%,重点产业技能人才匹配度达85%,通过实施“开福英才”计划,累计引进省级以上领军人才56人,建立院士工作站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个,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智力支持,区域内拥有湖南农业大学、长沙卫生职业学院等12所大中专院校,每年输送毕业生超3万人,本地化人才供给能力持续增强。
为优化人力资源发展环境,开福区构建了“政策+服务+平台”三位一体的支撑体系,政策方面,出台《开福区人才引进培育实施办法》,对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200万元安家补贴、50万元创业扶持,对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给予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服务方面,建成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及8个街道就业服务站,提供招聘对接、职业培训、档案托管等“一站式”服务,年均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120余场,服务企业超2000家,达成就业意向1.5万人次;平台方面,打造“智慧就业”数字平台,整合岗位信息、政策查询、技能培训等功能,实现“就业服务一网通办”,2023年平台活跃用户超10万人,岗位匹配成功率达68%。
针对重点产业用工需求,开福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等共建“订单班”23个,年培养技能人才2000余人;联合龙头企业成立“开福区先进制造产业人才联盟”,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年培训企业职工5000余人次;针对文旅、商贸等服务业,推出“技能提升行动”,免费提供电商运营、直播带货等培训,年服务灵活就业人员8000余人,针对农民工、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实施“就业帮扶暖心工程”,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2023年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200余人,就业率达92%。
开福区将围绕“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城区”目标,持续优化人力资源布局:聚焦金融、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实施“产业人才专项计划”,力争三年内引进高层次人才300名;推进“技能开福”建设,新建5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年培训技能人才1万人次;完善人才服务保障,建设2000套人才公寓,优化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服务,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
FAQs
-
问:开福区企业如何申请“开福英才计划”中的人才引进补贴?
答:企业需在开福区注册纳税、依法经营,并与符合条件的人才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申请流程为:登录“开福区智慧就业平台”提交申报材料(含企业营业执照、人才劳动合同、学历/职称证书、社保缴纳证明等)→区人社局审核→公示(5个工作日)→无异议后发放补贴,A类人才(省级领军人才)可申领200万元安家补贴,B类人才(市级领军人才)100万元,C类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50万元,补贴分3年等额发放。 -
问:开福区对高校毕业生有哪些免费就业服务?
答:高校毕业生可在开福区享受多项免费服务:一是职业指导,通过“一对一”咨询、职业测评等明确就业方向;二是岗位推荐,参与“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名企进校园”等活动,获取优质岗位信息;三是技能培训,免费参加“高校毕业生技能提升计划”,涵盖新媒体运营、人工智能应用等20余个热门课程,培训合格颁发证书;四是创业支持,提供创业导师辅导、创业项目评估,最高可申请2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及3年贴息,服务可通过“开福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现场办理或“智慧就业平台”线上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