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河区作为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河套平原腹地,是连接华北、西北的重要枢纽区域,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人力资源作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临河区围绕“人才强区”战略,逐步构建起覆盖广泛、服务高效、保障有力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在政策支持体系方面,临河区先后出台《临河区人才引进培养实施办法》《临河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激励等环节形成闭环支持,对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50万元安家补贴,对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给予每人每年4000-6000元补贴;对高校毕业生来临河就业创业的,提供3年免费创业场地和最高2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这些政策通过“真金白银”的支持,有效降低了企业用工成本,提升了人才留存率,以下是临河区主要人才政策概览:
政策名称 | 适用对象 | 补贴标准 | 政策目标 |
---|---|---|---|
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 博士、正高级职称人才 | 安家补贴50万元,科研启动金20-30万元 | 吸引领军人才,突破关键技术 |
企业新型学徒制补贴 | 企业新招用职工 | 按每人每年4000-6000元标准补贴企业 | 提升职工技能,缓解结构性用工短缺 |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补贴 | 毕业5年内高校毕业生 | 创业担保贷款最高20万元,3年免费办公场地 | 促进青年就业,激发创业活力 |
技能人才评价激励 | 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职工 | 高级技师每月补贴500元,技师每月300元 | 鼓励技能提升,壮大技能人才队伍 |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是连接供需双方的重要桥梁,临河区目前已形成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主体、民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补充的多元化服务体系,临河区就业服务中心作为公共服务核心单位,每年举办“春风行动”“金秋招聘月”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超50场,累计提供就业岗位3万余个;依托“临河就业”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实现岗位信息实时推送,2023年线上服务求职者突破10万人次,民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方面,目前全区共有备案的人力资源公司23家,涵盖劳务派遣、猎头服务、人事代理、人才培训等业务,年均为企业输送各类人才8000余人,如“河套人才网”通过建立企业人才需求数据库,精准匹配农畜产品加工、新能源等重点产业人才需求,匹配成功率达75%以上。
针对企业全周期人才需求,临河区构建了“招聘-培养-评价-留用”一体化服务模式,在招聘环节,除常规招聘会外,针对重点企业开展“一对一”招聘服务,2023年为12家重点企业成功招聘技术骨干230人;在培养环节,联合巴彦淖尔职业技术学院、临河一职等院校开设“订单班”,定向培养电工、焊工、现代农业技术等技能人才,年培养规模达500人;在评价环节,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评价,支持河套酒业、科河种业等10家企业开展技能等级认定,累计认定技能人才1200余人;在留用环节,建立企业用工动态监测机制,对裁员率超5%的企业开展“一对一”用工指导,帮助稳定职工队伍,2023年全区企业职工平均留存率提升至82%。
职业技能培训是提升人力资源质量的关键抓手,临河区聚焦重点群体和重点产业,实施“职业技能提升专项行动”,年培训各类人员1.2万人次以上,针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开展种养殖技术、电子商务等培训,2023年培训农民2000余人,带动人均增收3000元;针对失业人员,开展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等市场需求大的技能培训,培训后就业率达65%;针对企业职工,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如针对河套灌区续建配套项目,培训水利工程技术员300人,保障了重大工程用工需求,临河区还与鄂尔多斯、包头等周边城市建立“技能培训联盟”,共享师资和实训资源,年异地开展培训8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区域技能人才的整体水平。
数字化赋能是提升人力资源服务效能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临河区大力推进“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建成“临河区智慧就业服务平台”,整合岗位发布、简历投递、政策查询、补贴申领等功能,实现“一网通办”,平台上线以来,累计注册企业2300余家、求职者5万余人,促成就业1.2万人次,开发“临河人才码”小程序,人才通过扫码可享受政策咨询、培训报名、职称申报等“一站式”服务,目前已发放人才码3000余张,兑现政策补贴超800万元,利用大数据分析区域人力资源流动趋势,定期发布《临河区人力资源市场分析报告》,为政府决策和企业用工提供数据支撑,2023年报告中预测的“电工、数控操作工等技能人才短缺”问题,通过定向培训已缓解30%。
面向未来,临河区人力资源服务将聚焦“产业升级”和“区域协同”两大方向持续发力,围绕河套全域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设,重点培养现代农业技术、食品加工、冷链物流等领域人才,计划到2025年培育乡村实用人才5000人;深化与银川、兰州等周边城市的人力资源合作,建立“跨区域人才交流机制”,推动职称互认、社保转移接续等政策落地,打造区域人力资源服务一体化示范区,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规划建设“临河人才创新创业园”,配套建设人才公寓、子女学校等设施,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为临河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
FAQs
问:临河区企业如何申请人才引进补贴?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答:企业申请人才引进补贴需通过“临河区智慧就业服务平台”在线提交申请,或到临河区就业服务中心现场提交,所需材料包括: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引进人才劳动合同、身份证复印件、学历或职称证书、社保缴纳证明、银行卡信息等,高层次人才还需提供科研项目证明、获奖证书等附加材料,审核通过后,补贴将在15个工作日内拨付至企业对公账户,具体流程可咨询就业服务中心,电话:0478-8211234。
问:临河区劳动者如何参加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有哪些培训项目可选?
答:临河区户籍劳动者或在临河区企业就业的劳动者,均可通过“临河就业”微信公众号或所在社区(苏木乡镇)报名参加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培训项目包括电工、焊工、育婴员、电子商务师、农艺工等30余个,涵盖技能提升、创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类型,培训周期一般为7-30天,培训合格后颁发国家认可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报名时需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户籍证明或就业证明,具体培训计划可通过“临河就业”平台查询或致电社区劳动保障站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