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人力资源保障局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4 分钟
位置: 首页 人力资源 正文

四平市人力资源保障局作为市政府组成部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就业创业、人才引育、社会保障、劳动关系等核心职能,全力织密民生保障网,激活人才动力源,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近年来,该局以“服务民生、保障发展”为主线,深化改革创新,优化服务流程,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成为连接政府与群众的“暖心桥梁”。

四平人力资源保障局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稳岗位促增收筑牢民生底线

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定之基,四平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始终将稳就业保就业放在首位,围绕“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目标,打出政策组合拳、服务组合拳,全力保障重点群体就业,推动就业局势持续稳定。

在政策支持方面,该局全面落实国家、省市稳就业政策,针对企业推出“降、返、补、贷”系列措施: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按规定返还失业保险费;对吸纳重点群体就业的小微企业,给予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对创业人员提供最高20万元个人创业担保贷款,2023年累计为全市326家企业落实稳岗补贴1200余万元,带动就业1.2万人,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实施“靶向帮扶”: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台账,开展“百日千万网络招聘”“校园双选会”等活动136场,提供岗位4.8万个;对农民工开展“点对点”返岗输送服务,组织专车56车次,帮助2800余名农民工返岗就业;对就业困难人员通过“公益性岗位兜底”“一对一就业指导”等方式,实现就业率达95%以上。

职业技能培训是提升就业质量的关键,该局聚焦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2023年举办电工、焊工、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班230期,培训劳动者1.5万人次,其中8000余人通过培训实现稳定就业,为鼓励创业创新,建成市级创业孵化基地12个,入驻创业实体560家,带动就业3000余人,形成“培训+孵化+就业”的创业服务闭环。

2023年四平市重点群体就业服务成效表
| 群体类别 | 服务举措 | 核心成效 |
|----------------|-----------------------------------|-----------------------------------|
| 高校毕业生 | 校园招聘、创业补贴、就业见习 | 就业率达9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 |
| 农民工 | 返岗专车、技能培训、权益维护 | 返岗率达98%,人均月收入增长300元 |
| 就业困难人员 | 公益性岗位兜底、一对一帮扶 | 安置就业2100人,就业稳定率达95% |

深化人才引育留用,聚智赋能激活发展动能

人才是第一资源,四平市人力资源保障局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和项目需求,构建“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全链条服务体系,让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在人才引进方面,创新“平急引才”机制,建立“编制池+周转编”,对高层次人才实行“一事一议”;出台《四平市人才引进办法》,对博士、硕士分别给予30万元、10万元安家补贴,2023年引进高层次人才156人、急需紧缺人才420人,其中博士以上学历占比达30%,针对重点产业,联合吉林师范大学、四平职业院校等开展“校企对接”,建立产学研基地18个,定向培养机械制造、现代农业等领域技能人才2000余人。

人才培养注重精准赋能,实施“专业技术人才提升计划”,开展“名师带徒”“技能大师工作室”评选,建立省级专家工作站5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0个;组织“企业家能力提升研修班”,选派200余名企业负责人赴先进地区学习,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推进“数字技能提升行动”,培训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人才800余人,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人才服务突出“暖心保障”,建立“一站式”人才服务中心,实现落户、住房、子女入学等“一站式办理”;建设人才公寓500套,对高层次人才提供免租金入住服务;设立“人才服务热线”,24小时响应人才需求,2023年解决人才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实际问题130余件,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生态。

四平人力资源保障局

织密社会保障网络,兜底线惠民生提升幸福指数

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四平市人力资源保障局持续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参保覆盖面,提升保障水平,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在参保扩面方面,聚焦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者等重点群体,开展“社保政策进万家”活动,2023年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80万人、190万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落实“减免缓”政策,为中小微企业减负社保费8000余万元,助力企业纾困发展。

待遇保障持续提升,连续19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023年月人均养老金达2200元,较上年增长5%;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50元,惠及60万城乡居民;医保报销比例稳步提高,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75%以上,门诊慢特病报销限额提高至每年5万元,切实减轻群众医疗负担。

经办服务优化升级,推进“互联网+社保”服务,上线“吉林智慧社保”平台,实现参保登记、待遇申领、转移接续等28项业务“掌上办”“网上办”;设立“综合服务窗口”,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平均办理时限压缩60%;开展“社保认证上门办”服务,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上门认证2000余人次,让社保服务更有温度。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权益促稳定护航社会发展

劳动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四平市人力资源保障局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目标,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完善争议调解机制,切实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

在劳动监察方面,开展“春暖农民工”“欠薪夏季攻坚”等专项行动,2023年检查用人单位1200户,为2300名劳动者追回工资2800万元;推行“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实现工程款与工资分账管理,从源头预防欠薪问题,全市在建项目工资支付制度覆盖率达100%。

争议调解仲裁提质增效,建立“预防-调解-仲裁”一体化机制,在乡镇(街道)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65个,调解成功率达85%;简化仲裁流程,推行“快立、快审、快结”,仲裁案件平均办案时限压缩至30天,较法定时限减少50%;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培育省级和谐劳动关系企业15家,营造“企业和职工共商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推进数字化转型,提效能优服务增强群众获得感

数字政府建设是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四平市人力资源保障局以“数字人社”建设为突破口,推动服务模式从“线下为主”向“线上线下融合”转变,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四平人力资源保障局

升级线上服务平台,整合官网、APP、微信公众号等资源,打造“四平人社”线上服务矩阵,实现就业登记、社保查询、政策咨询等50项业务“指尖办”;推出“智能客服”机器人,7×24小时解答群众疑问,累计服务10万余人次。

推进数据共享应用,与政务服务平台、税务、银行等部门数据互通,实现“企业开办”“社保缴费”等跨部门业务“一网通办”;开发“人才地图”系统,精准掌握全市人才分布、需求等情况,为产业引才提供数据支撑。

近年来,四平市人力资源保障局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就业局势保持稳定,人才队伍持续壮大,社会保障更加坚实,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下一步,该局将继续聚焦民生需求,深化改革创新,以更高标准、更优服务、更实举措,为四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注入强劲人社动力。

相关问答FAQs

问:四平市人力资源保障局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哪些就业服务?
答:四平市人力资源保障局针对高校毕业生推出“全程式”就业服务:一是搭建就业平台,每年举办“校园双选会”“网络招聘会”等活动,提供岗位信息超5万个;二是落实政策补贴,对到中小微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社保补贴,对自主创业的提供最高2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及10万元创业补贴;三是开展就业见习,组织高校毕业生到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见习,给予见习补贴,提升就业能力;四是提供“一对一”指导,建立就业台账,对未就业毕业生进行职业规划和岗位推荐,确保有就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尽快就业。

问:如何查询个人社保缴费记录?
答:查询个人社保缴费记录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一是线上查询,登录“吉林智慧社保”平台或“吉林医保公共服务”平台,注册后进入“个人缴费记录查询”模块,即可查询历年缴费明细;二是线下查询,携带本人身份证到参保地社保局服务大厅,通过自助查询机或窗口打印缴费凭证;三是电话查询,拨打12333或0434-12333社保服务热线,提供身份证号后即可查询缴费记录,以上方式均免费提供,方便快捷。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四川省水利厅事业单位招聘何时启动?
« 上一篇 今天
吐鲁番半天招聘信息网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热门文章

1
系统获取,无需修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