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公的事业单位具体有哪些类型和单位名称?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事业单位 正文

参公事业单位是指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其工作人员除工勤人员外,依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享受公务员的工资福利、晋升退休等待遇,但单位性质仍为事业编制,这类单位通常承担部分行政职能或社会管理职能,其设立需经中央或省级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审批,参公事业单位的设置与行政单位的主要区别在于单位性质不同,但管理模式和人员待遇高度相似,是我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的特殊类别。

参公的事业单位有哪些

参公事业单位的主要类别及典型单位

参公事业单位涵盖领域广泛,按职能和管理层级可分为以下几类,具体单位因地区、层级差异略有不同,以下为常见类型及代表性机构:

党委直属事业单位

党委直属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党委系统的研究、宣传、教育、档案管理等职能,通常由同级党委直接管理,经费多为财政全额拨款。

  • 各级党校:如中共北京市委党校、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承担党员干部培训、理论研究等职能。
  • 党史研究室:如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部分职能参公)、地方各级党史研究室,负责党史研究、编纂工作。
  • 档案馆:如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各省级档案馆,负责档案收集、保管、利用,部分地方档案馆实行参公管理。
  • 社会主义学院:如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地方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培训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等。

政府组成部门下属参公单位

此类单位隶属于政府行政部门,承担行政辅助、执法监管、专项管理等职能,其参公管理通常由主管部门报同级机构编制部门审批。

  • 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部分内设机构参公)、地方知识产权局(部分省份为参公事业单位),负责专利审查、知识产权保护。
  • 统计调查部门:如国家统计局各调查总队、省级调查队,承担经济社会统计调查、数据监测职能,实行垂直管理并参公。
  • 机关事务管理部门下属单位:如XX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后勤服务中心、XX市接待中心,负责机关后勤保障、公务接待等,部分地方参公。
  • 价格认证中心: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认证中心、地方各级价格认证中心,负责涉案财产价格鉴定、价格纠纷调解。

群团组织

群团组织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其本身虽不属于事业单位,但部分群团组织下属的二级机构或特定岗位实行参公管理,且群团组织工作人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

参公的事业单位有哪些

  • 工会:如中华全国总工会、地方各级工会,维护职工权益、组织职工活动。
  • 共青团:如共青团中央、地方各级团委,指导青年工作、开展青少年思想引领。
  • 妇联:如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地方各级妇联,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推动性别平等。
  • 科协、文联、侨联:如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地方各级科协,推动科技普及、学术交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归国华侨联合会等,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

垂直管理系统参公单位

垂直管理系统由上级主管部门直接管理,地方政府不干预其人事和财务,下属事业单位多承担一线执法、技术支撑等职能,普遍实行参公管理。

  • 税务系统:如国家税务总局各省、市、县税务局下属的纳税服务局(部分)、税收大数据和风险管理局(部分),负责税收征管、纳税服务。
  • 海关系统:如海关总署下属的各直属海关技术中心(部分)、风险防控分局,承担海关化验、风险分析等职能。
  • 铁路公安系统:如中国铁路公安局下属的公安处、派出所,负责铁路沿线及车站治安管理。
  • 海事管理系统:如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下属的各海事局,负责水上交通安全监督、船舶管理。

其他特殊类型参公单位

部分承担社会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事业单位,因职能特殊性经批准实行参公管理,涵盖文化、农业、环保等领域。

  • 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如XX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负责文化、出版、广电等市场行政执法,部分地方为参公事业单位。
  • 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如XX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承担农业领域法律法规宣传、执法检查。
  • 林业草原相关单位:如XX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负责森林资源监测、林业规划设计,部分地方参公。
  • 社科联、文联:如XX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社科研究、学术交流,地方多为参公事业单位。

参公事业单位的管理特点

参公事业单位的核心特点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具体体现在:

  1. 人员管理:录用需通过公务员考试(含参公岗位)或公开遴选,考核、晋升、奖惩等参照公务员法执行;
  2. 编制管理:使用事业编制,但人员身份与公务员一致,退休待遇按公务员标准执行;
  3. 经费保障:多为财政全额拨款,部分垂直管理系统经费由上级主管部门统一拨付;
  4. 职能定位:承担行政职能或具有公共管理、社会服务职能,区别于普通事业单位的技术服务或公益职能。

参公事业单位与普通事业单位的区别

对比维度 参公事业单位 普通事业单位
管理模式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 按事业单位管理条例管理
人员身份 事业编制,参照公务员法管理 事业编制,按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管理
录用方式 公务员考试(参公岗位)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
晋升退休待遇 按公务员标准,职级并行、退休金较高 按事业单位标准,职称晋升、退休金较低
职能性质 多为行政职能、执法监管、公共管理 多为技术服务、公益服务、文化教育

相关问答FAQs

Q1:参公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有什么区别?
A:两者的核心区别在于单位性质:行政单位(如政府组成部门、直属机构)是机关法人,使用行政编制,人员为公务员;参公事业单位是事业单位法人,使用事业编制,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在职能上,行政单位直接行使行政决策权,参公事业单位多承担行政辅助、执法执行等职能;在待遇上,两者基本一致,但编制类型和单位属性不同。

参公的事业单位有哪些

Q2:参公事业单位的事业编制可以转为行政编制吗?
A:一般情况下,参公事业单位的事业编制无法直接转为行政编制,行政编制需通过公务员考试录用或行政单位间调动,且需满足编制空缺等条件,参公人员若想进入行政单位,通常需重新参加公务员考试或通过行政单位公开遴选,录用后转为行政编制,改革后,部分地区推行“参公与行政人员交流任职”,但需严格遵循编制管理规定。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事业单位考试招聘信息网
« 上一篇 今天
事业单位人事代理制,实施中面临哪些现实挑战与应对?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热门文章

1
系统获取,无需修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