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养老金缴纳标准与个人单位分担方式是什么?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事业单位 正文

事业单位养老金缴纳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结束了长期以来“双轨制”运行模式,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并轨,建立了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生活提供了稳定保障,以下从参保范围、缴费基数与比例、账户管理、待遇构成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事业单位养老金缴纳

参保范围

事业单位养老金缴纳覆盖范围包括事业单位编制内工作人员,具体分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技能人员等三类,根据《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已参加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全员参保;未参保的单位(如部分公益一类、二类事业单位)需逐步纳入参保范围,对于编制外人员,应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不适用事业单位养老金政策,已退休人员无需缴费,其养老金由原单位或社保经办机构按原渠道发放,改革后新增退休人员则按新制度领取养老金。

缴费基数与比例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实行“单位+个人”共同负担,缴费基数与比例全国统一框架下允许地方微调,具体如下:

(一)缴费基数

缴费基数以工作人员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基准,包含基本工资、绩效工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教龄津贴、护龄津贴等工资性收入,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60%核定(保底);高于300%的,按300%核定(封顶),某地2023年在岗职工月均工资为8000元,则缴费基数下限为4800元(8000×60%),上限为24000元(8000×300%)。

(二)缴费比例

缴费主体 缴费比例 划分方式
单位 16% 划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用于支付当期退休人员养老金等
个人 8% 全额计入个人账户,属于参保人员私有财产

(三)缴费方式

单位按月申报缴费,个人部分由单位代扣代缴,共同存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专户,某工作人员月缴费工资为7000元,单位每月需缴纳1120元(7000×16%),个人缴纳560元(7000×8%),合计1680元存入社保基金。

账户管理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账户管理分为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两部分:

(一)统筹账户

单位缴纳的16%全部划入统筹账户,用于支付“老人”(改革前已退休人员)养老金、“中人”(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人员)过渡性养老金以及当期退休人员的基础养老金等,统筹账户实行现收现付制,即由在职人员缴费供养退休人员,确保基金收支平衡。

事业单位养老金缴纳

(二)个人账户

个人缴纳的8%全额计入个人账户,终身记录,余额可继承,个人账户储存额按国家规定计息,利率由人社部、财政部根据银行存款利率和基金投资收益情况每年公布一次(如2023年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为1.91%),参保人员死亡时,个人账户余额可一次性发给其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参保人员跨统筹地区流动时,个人账户储存额随同转移。

养老金待遇构成

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由基本养老金和职业年金组成,其中基本养老金包含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改革前参加工作的人员还享受过渡性养老金。

(一)基本养老金

  1. 基础养老金:与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缴费年限挂钩,计算公式为:
    [ \text{基础养老金} = \text{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times (1 + \text{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div 2 \times \text{缴费年限} \times 1\% ]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各年度缴费基数÷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之和÷缴费年限,指数越高、缴费年限越长,基础养老金越高。

  2. 个人账户养老金:由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确定,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确定(如60岁退休为139个月,55岁为170个月),公式为:
    [ \text{个人账户养老金} = \text{个人账户储存额} \div \text{计发月数} ]

  3. 过渡性养老金:仅适用于“中人”(2014年10月1日前参加工作、之后退休的人员),弥补改革前工作年限无个人账户的缺失,公式为:
    [ \text{过渡性养老金} = \text{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times \text{本人视同缴费指数} \times \text{视同缴费年限} \times \text{过渡系数} ]
    过渡系数一般为1.3%-1.4%,视同缴费指数根据改革前职称、职级等核定,视同缴费年限为改革前工作年限。

(二)职业年金

作为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补充,职业年金强制建立,单位按8%、个人按4%缴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投资运营收益计入账户余额,退休后,职业年金按月发放,或一次性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保障退休后生活水平。

事业单位养老金缴纳

改革进展与特殊群体

改革后,“新人”(2014年10月后参加工作)完全按新制度领取养老金;“中人”设立10年过渡期(2014年10月-2024年9月),过渡期内新老办法对比,保低限高(如新办法高于老办法,差额按比例逐年提高,2024年9月后全额按新办法发放),部分地区对艰苦边远地区、高海拔地区事业单位人员给予缴费补贴,提高养老金待遇。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事业单位养老金和企业职工养老金计算方式有何不同?
解答:两者均采用“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结构,但事业单位“中人”有过渡性养老金,企业职工“中人”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包含“过渡性系数”和“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且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单位缴费比例(8%)高于企业年金(通常5%-8%),事业单位缴费基数包含更多津贴补贴,部分地区过渡系数与企业略有差异,整体上同类人员养老金水平差距逐步缩小。

问题2:事业单位人员职业年金和基本养老金是什么关系?退休后如何领取?
解答:职业年金是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属于第二支柱养老保险,不是基本养老金的一部分,基本养老金由国家强制保障,职业年金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退休后,职业年金可按月领取,选择分期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或按本人退休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总额除以计发月数(与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一致)按月领取,直至个人账户发完;发完后如仍有未领完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一次性领取,或继续按原标准发放至终身(需与承保机构约定)。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乐山销售招聘信息网有哪些最新销售岗位信息?求职者如何快速投递?
« 上一篇 昨天
事业单位退休金究竟能领多少?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热门文章

1
系统获取,无需修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