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事业单位管理局的主要管理职责包括哪些?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7 分钟
位置: 首页 事业单位 正文

重庆事业单位管理局作为重庆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改革指导和服务保障的专门机构,承担着推进事业单位规范运行、优化公益服务供给的重要职能,近年来,该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立足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聚焦“放管服”改革主线,以提升公益服务质量和效率为目标,在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监督机制完善、改革任务推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重庆事业单位管理局

在职能履行上,重庆事业单位管理局始终坚持“依法依规、精准服务、从严监管”原则,重点围绕“登记管理、监督指导、改革推进、服务保障”四大核心任务开展工作,登记管理方面,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范事业单位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程序,全面推行年度报告公示制度,确保事业单位法人资格合法有效;监督指导方面,构建“日常监督+专项检查+信用评价”三位一体监管体系,加强对事业单位运行情况、财务收支、履职尽责等方面的监督,推动事业单位规范运作;改革推进方面,统筹协调全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稳步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深化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完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服务保障方面,聚焦事业单位发展需求,提供政策咨询、业务培训、信息化支持等全方位服务,助力事业单位提升公益服务能力。

为高效履行职能,重庆事业单位管理局内部设置多个专业部门,形成分工明确、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具体部门设置及职责如下表:

部门名称 主要职责
登记管理部 负责事业单位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的受理与审核,办理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管理登记档案,指导年度报告公示工作
监督管理部 牵头开展事业单位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建立事业单位信用档案,实施信用等级评价,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改革指导部 拟定事业单位改革政策文件,协调推进分类改革、绩效管理、薪酬制度改革等,指导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治理结构
综合服务部 负责政策宣传解读、业务培训、信息化平台运维,受理群众咨询投诉,协调解决事业单位发展中的问题

近年来,重庆事业单位管理局聚焦重点任务,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在深化改革方面,全市已完成千余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明确公益一类、公益二类职责定位,推动公益服务供给专业化、均等化;在“放管服”改革方面,简化登记流程,将办理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推行“一网通办”“不见面审批”,实现登记事项“线上申请、线上审核、线上领证”;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建成“重庆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服务网”,整合登记、监管、服务功能,实现数据共享和动态管理;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出台《事业单位信用管理办法》,将信用评价结果与评优评先、经费支持等挂钩,倒逼事业单位规范运行。

重庆事业单位管理局

为提升服务效能,重庆事业单位管理局持续优化服务模式,开展“政策宣讲进单位”活动,每年组织登记业务培训、改革政策解读会超50场,覆盖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超2000人次;畅通沟通渠道,设立服务热线(023-12345转事业单位服务)和网上留言平台,及时回应事业单位和群众关切,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下一步,重庆事业单位管理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完善公益服务体系,创新监管方式,优化服务流程,推动全市事业单位在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科技创新、民生改善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为重庆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FAQs:

重庆事业单位管理局

  1. 事业单位登记办理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办理流程是怎样的?
    答:办理事业单位设立登记需提交《事业单位设立登记申请书》《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登记表》《事业单位章程》等材料(具体材料清单可通过“重庆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服务网”查询),办理流程为:网上申请→材料初审→现场审核(或线上核验)→核准发证,线上申请可通过政务服务平台提交,材料齐全的,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发放法人证书。

  2.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单位在管理上有何区别?
    答:公益一类单位承担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如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实行机构编制审批制,经费由财政保障,重点强化公益属性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公益二类单位承担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公益服务,如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实行机构编制备案制,经费由财政差额补助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解决,赋予更大自主权,重点提升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上海事业单位考试难度如何?竞争压力大吗?
« 上一篇 今天
高级人力资源师究竟有什么用?其核心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热门文章

1
系统获取,无需修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