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人力资源保障局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3 分钟
位置: 首页 人力资源 正文

黔东南人力资源保障局作为地方政府重要的职能部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引育、劳动关系等核心领域,通过一系列精准施策、创新服务举措,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和民生保障,近年来,随着黔东南州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人力资源保障局的工作既面临人口结构变化、产业升级带来的新挑战,也迎来了数字化赋能、政策红利释放的新机遇,多措并举推动人力资源开发与民生保障同频共振。

黔东南人力资源保障局

在就业创业服务方面,黔东南人力资源保障局始终将稳就业、保就业作为首要任务,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口、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实施分类施策,针对高校毕业生,开展“百日千万网络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等活动,2023年累计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120余场,提供岗位5.3万个,达成就业意向1.8万人;同时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建立见习基地156个,吸纳见习人员2300余人,有效缓解了青年就业压力,针对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建立“一户一档”就业帮扶机制,通过“点对点”输送、岗位推荐、技能培训等方式,2023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45.2万人,其中省外就业12.6万人,省内县内就业32.6万人,人均月收入较上年增长8%,为激发创业活力,该局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2023年为1.2万名创业者发放贷款8.6亿元,带动就业3.5万人;打造“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创业园+乡村振兴就业工厂”三级创业平台体系,建成省级创业孵化基地4个、县级返乡创业园12个,吸纳就业2.8万人,职业技能培训是提升就业质量的关键,黔东南人力资源保障局围绕州内特色农业(如茶叶、中药材)、生态旅游、民族手工艺等产业,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2023年累计培训各类技能人才6.8万人次,其中农村实用人才3.2万人次,培训后就业率达75%以上,以下是2019-2023年黔东南州就业创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年份 新增城镇就业人数(万人)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万人) 职业技能培训人次(万) 创业担保贷款发放额(亿元)
2019 8 5 2 1
2020 5 2 8 2
2021 1 3 1 3
2022 3 1 0 0
2023 5 2 8 6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民生之基,黔东南人力资源保障局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聚焦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截至2023年底,全州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2.3%(其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58.6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10.3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6.5(职工医保42.3万人,居民医保328.7万人),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分别达32.1万人、45.8万人,较2019年分别增长18%、22%、25%、30%,为提升社保服务便捷度,该局推行“跨省通办”“全省通办”事项132项,实现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结算等高频事项“不见面办理”;在乡镇(街道)、村(社区)设立社保服务点1368个,配备村级社保协管员1876名,将参保登记、待遇资格认证等服务下沉到“家门口”,解决了农村群众“办事远、办事难”问题,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展“适老化”改造,提供上门认证、代办服务,2023年累计为2.3万名行动不便人员提供上门服务,社保服务“最后一公里”持续畅通。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黔东南人力资源保障局围绕“四新”“四化”主战略,实施人才强州行动,着力破解人才引育留难题,在人才引进方面,出台《黔东南州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聚焦教育、医疗、农业、工业等重点领域,2023年引进高层次人才42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2人、硕士研究生89人;开展“东西部协作人才引进”,与广州市对口帮扶单位合作,柔性引进专业技术人才120人,在人才培养方面,实施“黔东南州人才培育计划”,选拔州级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00名、农村实用人才300名,赴发达地区跟班学习、技能提升;与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等高校合作,建立“产学研用”人才培养基地,培养本土技能人才1500余人,为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该局建设人才公寓1200套,解决引进人才住房问题;落实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障等“一站式”服务,2023年为156名人才子女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为89名人才配偶协调就业岗位,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劳动关系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黔东南人力资源保障局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规范用工行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2023年全州共检查用人单位2300余家,督促补签劳动合同1.2万份,追发劳动者工资待遇3200余万元,涉及劳动者8500人;开展“根治欠薪夏季行动”“冬季攻坚行动”,化解欠薪案件187起,历史遗留欠薪案件化解率达95%,在争议调解方面,推进“劳动争议调解+仲裁”联动机制,建立乡镇(街道)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132个,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86个,2023年调解劳动争议案件3200起,调解成功率达85%,仲裁结案率达98%,有效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培育省级和谐劳动关系企业15家、州级50家,推动企业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集体协商等制度,促进劳动关系双方互利共赢。

随着数字化时代到来,黔东南人力资源保障局积极拥抱“互联网+人社”服务,推动数字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升级“黔东南人社APP”和微信公众号,上线就业服务、社保查询、补贴申领等46项功能,2023年APP注册用户达85万人,线上办理业务62万件;推广“刷脸办”“自助办”,在政务服务中心、乡镇(街道)人社中心投放自助服务终端86台,实现参保查询、待遇认证等业务“即时办”;打通数据壁垒,与市场监管、税务、公安等部门共享数据,实现企业开办、社保登记、员工参保“一网通办”,平均办理时限压缩70%以上,数字赋能不仅提升了服务效率,也让群众办事体验更加便捷舒心。

黔东南人力资源保障局

当前,黔东南人力资源保障局仍面临一些挑战:农村劳动力技能与产业升级需求匹配度不高、高层次人才引育留用机制有待完善、新业态从业人员社会保障覆盖需进一步扩大等,下一步,该局将聚焦乡村振兴、新型工业化等战略需求,持续优化就业创业服务,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创新人才政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以更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保障服务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FAQs

问题1:我是黔东南州农村户籍,想参加政府组织的免费技能培训,应该如何报名?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解答:农村户籍人员参加政府免费技能培训需满足以下条件:年龄在16-60周岁,有劳动能力和培训意愿,未享受过同类免费培训补贴,报名方式有两种:一是到户籍所在地或常住地的乡镇(街道)人社所或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现场报名,提交身份证、户口本复印件;二是通过“黔东南人社APP”或微信公众号“就业服务”栏目在线报名,填写个人信息并上传相关材料,培训内容包括电商运营、家政服务、电工焊工、民族手工艺制作等,可根据个人需求选择,培训结束后,考核合格可颁发国家认可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部分培训项目还可享受生活费补贴(如脱贫人口、监测对象等)。

问题2:我在广东省务工,如何查询和领取黔东南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解答:在外务工的黔东南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可通过以下方式查询和领取待遇:一是线上查询,登录“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http://si.12333.gov.cn)、“贵州人社APP”或“掌上12333”APP,输入身份证号和密码即可查询待遇发放记录;二是线下查询,可委托亲属到户籍所在地的乡镇(街道)人社所查询,或通过电话(0855-8223001)咨询,待遇领取方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实行“按月发放、终身享受”,领取人员需每年进行一次资格认证,可通过“贵州人社APP”刷脸认证,或到居住地社区(村)协助认证,若未按时认证,可能暂停待遇发放,认证后恢复,如有疑问,可拨打黔东南州人社局咨询电话0855-8223001或参保地人社局电话咨询。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事业单位的档案在哪里
« 上一篇 今天
2016龙岩市事业单位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热门文章

1
系统获取,无需修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