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作为隶属于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是全省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核心枢纽,自成立以来始终以“服务人才、服务就业、服务发展”为宗旨,承担着全省人力资源流动管理、就业创业服务、人才公共服务、人力资源市场培育等关键职能,为浙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
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中心构建了覆盖全省、层级联动的服务网络,省级层面统筹规划标准规范,市级中心强化区域协调,县级服务中心延伸基层服务,乡镇(街道)服务站和村(社区)服务点形成“最后一公里”触角,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的公共服务格局,全省已建成人力资源服务场所1200余个,年均服务各类群体超800万人次,实现了公共就业服务“就近办、自助办、随时办”。
就业创业服务是中心的核心职能之一,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中心打造了全链条就业服务体系,每年举办“春风行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金秋招聘月”等省级品牌活动超200场,组织企业参与招聘3万余家,提供岗位信息超500万条,在创业服务方面,建设省级创业孵化基地42个,为创业者提供场地支持、创业培训、融资对接等服务,年均孵化创业项目2000余个,带动就业超5万人,中心创新推出“直播带岗”“云上面试”等数字化招聘形式,2023年开展线上招聘活动150余场,观看量突破3000万人次,有效缓解了疫情下招聘对接难题。
人才公共服务方面,中心聚焦“人才强省”战略,为各类人才提供精准化服务,针对高层次人才,建立“一站式”服务窗口,协调解决户籍、住房、子女教育等难题,累计服务“万人计划”专家、省领军人才等高层次人才超2万人次,在职称评审领域,承接全省部分专业系列的高级职称评审工作,年均受理申报材料3万余份,确保评审公平公正,中心还开展“浙江工匠”培养、技能人才评价、职业培训等工作,2023年组织职业技能培训超10万人次,发放职业资格证书5万余本,助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人力资源市场培育方面,中心致力于规范市场秩序、提升服务效能,定期发布《浙江省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分析报告》,为政府决策和企业用工提供数据支撑;加强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监管,开展“诚信服务机构”评选,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中心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杭州、宁波、温州等国家级产业园集聚人力资源企业800余家,2023年园区营收突破500亿元,形成了“招聘、派遣、外包、猎头、咨询”等多元化服务体系,成为人力资源产业发展的增长极。
数字化服务是中心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依托“浙里办”平台,中心打造“浙里就业”“浙里人才”两大数字化服务专区,整合岗位匹配、失业登记、技能培训、人才认定等120余项服务功能,实现“一端在手、服务全有”。“智能岗位匹配”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为求职者精准推荐岗位,匹配准确率达85%;“电子劳动合同”平台累计签订合同超500万份,大幅提升了用工管理效率,中心还建成“浙江省人力资源服务大数据中心”,归集全省人力资源数据超2亿条,为政策制定、就业监测、人才预警提供数据支撑。
在社会责任与成效方面,中心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疫情期间,开通“就业应急服务专线”,为受影响企业提供用工指导、稳岗补贴申报等服务,累计帮助企业稳岗超10万家;针对脱贫人口、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展“就业帮扶专项行动”,开发公益性岗位1.2万个,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近年来,中心先后获得“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浙江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成为全国人力资源公共服务的标杆单位。
浙江省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主要数字化服务项目及功能 |
---|
服务项目 |
智能岗位匹配 |
电子劳动合同 |
失业登记办理 |
高层次人才服务 |
技能培训报名 |
相关问答FAQs
Q1:如何通过浙江省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线上平台办理失业登记?
A:办理失业登记可通过以下步骤:1. 打开“浙里办”APP,搜索“浙里就业”并进入;2. 选择“失业登记”模块,阅读并同意《办理须知》;3. 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包括身份证号、联系方式、失业原因等),上传身份证正反面照片、离职证明(或解除劳动合同证明)等材料;4. 提交申请后,系统将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审核结果将通过短信通知;5. 审核通过后,可在线查询失业保险待遇核定结果及推荐岗位信息,如需线下办理,可携带相关材料前往当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服务窗口。
Q2:浙江省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哪些就业创业服务?
A:中心针对高校毕业生提供全方位就业创业服务,主要包括:1. 专场招聘服务:每年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春季校园招聘会”等活动,组织优质企业提供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岗位,涵盖互联网、制造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2. 职业指导:开展“职业指导进校园”活动,邀请资深职业规划师提供简历优化、面试技巧、职业规划等一对一指导;3. 创业支持:提供创业培训补贴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对接、创业孵化基地入驻等服务,对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给予最高5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扶持;4. 就业见习:发布全省就业见习岗位信息,组织毕业生参与见习,见习期间享受生活补贴,见习期满后优先留用;5. 档案托管: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档案托管服务,保留高校毕业生就业资格,方便后续考公、考研、职称申报等,中心还通过“浙里办”APP“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专栏,实时推送政策解读、岗位信息、招聘会预告等内容,助力毕业生高效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