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电集团作为我国能源电力领域的重要骨干企业,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的重任,而人力资源部作为集团战略落地的核心支撑部门,始终围绕“人才强企”战略,在组织管理、人才引育、薪酬绩效、员工发展等方面系统谋划、精准施策,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组织保障。
人力资源部的核心职能与重点工作
华电集团人力资源部以“支撑战略、服务业务、赋能员工”为定位,构建了覆盖组织全链条、员工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体系,核心职能聚焦以下五个维度:
(一)组织管理:优化架构,激活效能
面对能源行业“双碳”目标下的转型压力,人力资源部动态调整组织架构,适配新能源、综合能源服务等新兴业务发展需求,2023年完成集团总部新能源管理职能整合,成立专职新能源事业部,强化对风电、光伏等业务的统筹规划;同时推动基层企业“扁平化”改革,将部分火电企业的管理层级压缩3-4级,决策效率提升30%以上,在岗位体系方面,建立“管理-专业-操作”三类岗位序列,明确各序列晋升通道和任职标准,打破“单通道”晋升瓶颈,目前专业序列高级岗位占比达22%,较2020年提升8个百分点。
(二)人才招聘:精准引才,优化结构
围绕集团“清洁低碳、多能互补、高效协同”的发展方向,人力资源部构建“靶向引才”机制,在校园招聘中,实施“青蓝计划”,聚焦新能源、储能、氢能等领域,与华北电力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20余所高校共建实习基地,每年引进应届生超3000人,其中新能源相关专业占比提升至45%;社会招聘则通过“行业领军人才专项计划”,以“猎头引荐+专场招聘+项目对接”模式,引进风电运维、光伏技术等高级人才150余人,关键岗位空缺填补周期缩短50%,建立“人才地图”数据库,动态跟踪行业顶尖人才动向,为重大项目储备核心力量。
(三)培训发展:分层分类,赋能成长
构建“新员工-骨干-管理者”三级培训体系,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学习平台,新员工实施“双导师制”(业务导师+思想导师),通过“入职集训+岗位轮岗+项目历练”加速角色转变;骨干员工开展“技术能手”培养计划,每年组织火电机组集控、风电叶片检修等技能比武,选拔100名优秀人才进入“技能大师工作室”;管理层聚焦战略思维和数字化能力,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展“领航计划”EMBA研修班,2023年累计培训中层干部200余人次,推进“数字赋能”专项培训,上线“华电云课堂”平台,引入AI、大数据等课程资源,年培训覆盖超5万人次。
(四)薪酬绩效:激励导向,激发活力
推行“岗位价值+业绩贡献+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薪酬结构,建立“宽带薪酬体系”,允许骨干员工薪酬突破岗位上限,2023年核心技术岗位人均薪酬较平均水平高35%,绩效考核实施“分类考核”,火电企业侧重能效提升、环保指标,新能源企业侧重发电量、等效利用小时数,综合能源企业侧重市场开拓、项目落地,考核结果与薪酬分配、晋升任免直接挂钩,优秀员工奖励额度达基本工资的20%-30%,探索中长期激励,在3家新能源试点企业实施“项目跟投机制”,核心团队以现金或技术入股,分享项目收益,激发创业热情。
(五)员工关系:文化凝聚,和谐发展
以“幸福华电”建设为抓手,完善员工关怀体系,建立“线上+线下”沟通机制,通过“华电E家”APP实时响应员工诉求,2023年解决异地调动、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120余项;开展“家文化”活动,组织家属开放日、亲子夏令营等,增强员工归属感,在职业健康方面,为一线员工配备智能安全帽、健康手环等设备,建立“健康档案”,年体检覆盖率达100%;同时推进“员工帮助计划(EAP)”,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缓解高压岗位工作压力。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方向
当前,能源行业转型加速,人力资源工作也面临新挑战:新能源人才供给不足、数字化转型下技能升级压力、市场化薪酬竞争力待提升等,对此,人力资源部将重点推进三项工作:一是构建“数字人力资源”平台,实现招聘、培训、绩效等全流程线上化,通过数据分析优化人才配置;二是深化“产教融合”,与高校共建新能源现代产业学院,定向培养复合型人才;三是优化中长期激励政策,扩大股权激励、超额利润分享等覆盖范围,打造“引得进、育得强、留得住”的人才生态。
华电集团人力资源部核心职能与重点工作内容表
职能模块 | 具体工作内容 | 实施方式/案例 |
---|---|---|
组织管理 | 架构优化、岗位体系搭建、权责划分 | 新能源事业部整合、基层企业“扁平化”改革、三类岗位序列建设 |
人才招聘 | 校园招聘、社会招聘、高层次人才引进 | “青蓝计划”“行业领军人才专项计划”、校企合作实习基地 |
培训发展 | 新员工培训、骨干员工培养、管理层研修 | “双导师制”“技术能手”比武、“领航计划”EMBA研修、“华电云课堂”线上平台 |
薪酬绩效 | 薪酬结构设计、绩效考核实施、中长期激励 | 宽带薪酬体系、分类考核(火电/新能源/综合能源)、项目跟投机制 |
员工关系 | 沟通机制、员工关怀、职业健康管理 | “华电E家”APP诉求响应、“家文化”活动、健康档案、EAP心理服务 |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华电集团在新能源人才引进方面有哪些特色举措?
解答:华电集团聚焦新能源领域“精准引才”,一是实施“行业领军人才专项计划”,针对风电、光伏、储能等细分领域,通过猎头合作、行业峰会引荐等方式引进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二是深化“产教融合”,与华北电力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共建“新能源现代产业学院”,定向培养风电运维、光伏电站设计等专业人才,实现“入学即入岗”;三是优化“人才生态”,为引进人才提供安家补贴、科研启动资金、子女教育辅助等“一站式”服务,并建立“绿色通道”解决户籍、档案等问题,2023年新能源领域人才引进完成率达92%,较上年提升15个百分点。
问题2:人力资源部如何通过培训体系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
解答:为支撑数字化转型,人力资源部构建“数字能力提升”专项培训体系:一是搭建“线上+线下”融合平台,上线“华电云课堂”数字化专区,引入AI算法、智能运维、大数据分析等课程,年培训覆盖超2万人次;二是开展“项目制”培养,选拔100名青年员工参与“智慧电厂”“数字风电”等实际项目,通过“干中学”提升实战能力;三是与华为、阿里等科技企业合作,开展“数字领导力”研修班,培养中层干部的数字化战略思维;四是建立“数字技能认证”体系,将数据分析、智能设备操作等纳入员工晋升必备条件,倒逼全员提升数字素养,目前数字化人才占比达38%,较2021年提升20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