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人力资源部作为统筹全市人力资源开发与社会保障工作的核心机构,始终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民生福祉为宗旨,在就业促进、人才引育、社保服务、劳动关系协调等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武汉人力资源部紧扣“新时代英雄城市”建设目标,通过政策创新、服务优化、数字化转型等举措,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职能定位上,武汉人力资源部承担着统筹规划全市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制定并实施就业创业政策、管理社会保险事务、协调劳动关系、开发人才资源等核心职责,部门内设就业促进处、人才工作处、养老保险处、失业保险处、劳动关系处、信息化建设处等机构,形成覆盖人力资源全链条的管理服务体系,联动区级人社部门、街道(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及社区(村)工作站,构建起市、区、街、村四级联动的服务网络,确保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畅通无阻。
就业是民生之本,武汉人力资源部始终将稳就业保就业摆在突出位置,面对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部门打出“政策组合拳”,包括实施企业稳岗返还、扩大就业见岗补贴范围、支持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等举措,2023年全年发放各类就业补贴超12亿元,惠及企业8.6万家、劳动者42万人次,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开展“春风行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专项活动,全年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1200余场,提供岗位信息85万余条,城镇新增就业23.5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为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部门实施“技能武汉”行动,2023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8万人次,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达35%,有效缓解了结构性就业矛盾,以下是武汉市2020-2023年就业主要指标情况:
年份 | 城镇新增就业(万人) | 城镇调查失业率(%) | 开展补贴性培训(万人次) | 发放就业补贴(亿元) |
---|---|---|---|---|
2020 | 2 | 1 | 6 | 8 |
2021 | 5 | 7 | 3 | 2 |
2022 | 8 | 5 | 7 | 5 |
2023 | 5 | 3 | 0 | 3 |
人才是第一资源,武汉人力资源部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百万大学生留汉计划”“楚才卡”服务为抓手,打造具有全国竞争力的人才高地,近年来,武汉连续出台“黄金30条”“新黄金32条”等人才政策,对高层次人才提供安家费、创业扶持、子女入学等“一站式”服务,2023年,全市新增留汉大学生34.2万人,其中博士、硕士6.8万人,人才总量突破680万人,为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部门建设“武汉人才服务港”,设立人才服务专窗,实现人才项目申报、政策兑现、档案托管等事项“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推动“楚才卡”扩面升级,持卡人可享受机场贵宾、景区免票、医疗保健等22项服务,累计发放楚才卡5.2万张,在人才平台建设方面,武汉人力资源部支持建设光谷科创大走廊、东湖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载体,2023年新增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12家、省级专家工作站35家,为人才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武汉人力资源部持续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社会保险从“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深化,截至2023年底,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580万、560万,为提升服务便利度,部门推进“社保掌上办”“跨省通办”,实现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异地就医备案等32项事项“不见面办理”,全年办理跨省业务18.7万件,针对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群体,推出“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一件事”套餐,2023年新增灵活就业参保人员15.3万人,在社保基金监管方面,建立“人防+技防+制防”风险防控体系,实现基金运行安全稳定,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2023年发放养老金680亿元,惠及退休人员230万人。
劳动关系是和谐之基,武汉人力资源部坚持“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原则,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2023年开展“春暖农民工”“护薪行动”等专项检查280次,检查用人单位1.2万家,为1.8万名劳动者追回工资2.3亿元;健全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设立劳动争议仲裁院15家、基层调解组织680个,2023年调解仲裁劳动争议案件1.5万件,调解成功率达85%,有效维护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部门推动集体协商提质增效,覆盖企业1.5万家,涉及职工120万人,促进企业与职工形成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
数字化转型是提升服务效能的关键,武汉人力资源部以“智慧人社”建设为抓手,推动服务模式变革,2023年,“武汉人社”APP注册用户突破800万,上线“就业创业补贴申领”“社保缴费查询”“工伤认定申请”等56项服务,全年线上办理业务达420万件,占比达65%,部门还利用大数据分析就业形势、社保基金运行等情况,为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例如通过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精准调整留汉创业扶持政策,使2023年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提升12%。
面向未来,武汉人力资源部将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的目标,持续深化人力资源领域改革:一是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强化岗位开发与技能培训,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二是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优化“楚才卡”服务,建设国际人才自由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才创新高地;三是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保全国统筹,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四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打造“武汉无欠薪”品牌;五是深化“智慧人社”建设,推动更多服务事项“掌上办”“秒批秒办”,让群众办事更便捷、更高效。
相关问答FAQs
Q1:武汉高校毕业生如何申请一次性创业补贴?
A:武汉高校毕业生(含留学回国)在武汉地区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正常经营1年以上且带动就业2人及以上的,可申请一次性创业补贴,标准为2万元/户,申请流程如下:1. 登录“武汉人社”APP或“湖北政务服务网”进入“一次性创业补贴申领”页面;2. 填写基本信息并上传以下材料:身份证、毕业证(或留学证明)、营业执照、纳税证明、带动就业人员劳动合同(或备案证明)等;3. 提交后由区人社部门审核,审核通过后15个工作日内拨付补贴至申请人银行账户。
Q2:武汉灵活就业人员如何办理社保参保手续?
A:武汉灵活就业人员(含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非全日制从业人员等)可按以下流程办理社保参保:1. 携带身份证、户口簿(或居住证)到户籍地或居住地街道(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窗口办理,或通过“湖北政务服务网”“鄂汇办”APP在线申请;2. 选择缴费档次(养老保险分60%-300%共8个档次,医疗保险分两档);3. 按年缴费,可通过“湖北税务”APP、银行代扣等方式缴费,参保后,养老保险累计满15年且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可按月领取养老金;医疗保险连续缴费满6个月后可享受医保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