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市人力资源保障局作为天门市人民政府组成部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统筹推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人事、劳动关系等重点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和服务支撑。
职能定位与机构概况
天门市人力资源保障局主要承担着统筹全市人力资源开发配置、健全完善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重要职能,内设办公室、就业促进科、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工资福利科、养老保险科、失业保险科、工伤保险科、劳动关系科、调解仲裁管理科、人才服务科、规划财务科、政务服务科等12个职能科室,下设市就业管理局、市社会保险管理局、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市劳动保障监察局、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等5个直属事业单位,形成了覆盖广泛、功能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近年来,该局先后荣获“全国人社系统先进集体”“湖北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多项工作在全省人社系统走前列、作表率。
就业创业:织密民生保障网
就业是民生之本,天门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始终把稳就业、保就业作为首要任务,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力稳岗位、扩渠道、强技能。
政策支持方面,出台《天门市稳岗位提技能保就业若干措施》,对吸纳重点群体就业的企业给予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对自主创业人员提供最高2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支持;开展“春风行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金秋招聘月”等系列招聘活动,2023年累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86场,提供岗位3.2万个,达成就业意向1.1万人。
技能提升方面,推行“订单式”“定向式”培训,围绕服装、纺织、农产品加工等本地特色产业,开展电工、焊工、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年培训各类人员8000余人次,培训后就业率达85%以上,针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实施“雨计划”“春潮行动”,免费提供技能培训和创业指导,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重点群体帮扶方面,建立高校毕业生“实名制”台账,开展“百日千万网络招聘”“就业见习岗位募集”等活动,202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2%;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一对一”帮扶,通过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对农民工开展“点对点”返岗复工服务,协调专车、专列输送务工人员返岗,保障企业用工需求。
表:天门市2023年就业创业服务主要成效
| 指标名称 | 完成数量 | 同比增长 |
|------------------|----------------|----------|
| 城镇新增就业 | 1.8万人 | 8.5% |
| 失业人员再就业 | 6200人 | 7.2% |
| 创业担保贷款发放 | 3.2亿元 | 12% |
| 技能培训人次 | 8500人次 | 9.1% |
社会保障:筑牢民生安全线
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的重要支撑,天门市人力资源保障局持续深化社保制度改革,扩大覆盖范围,提升保障水平,构建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参保扩面方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攻坚行动,聚焦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重点群体,推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2023年,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达78.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12.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15.6万人,分别较上年增长2.3%、3.1%、4.2%。
待遇提升方面,连续18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023年月人均养老金达2100元,较上年增长5%;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23元,惠及46万城乡居民;失业保险金标准提高至最低工资标准的90%,月发放标准达1620元。
服务优化方面,推进“互联网+社保”服务,实现社保参保登记、待遇资格认证、养老金发放等“一网通办”,线下设置“综合柜员制”窗口,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平均办理时限缩短60%以上,针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认证、帮办代办服务,让社保服务更有温度。
人才发展与人事管理:激活人才动力源
人才是第一资源,天门市人力资源保障局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聚焦产业需求引才、搭建平台育才、优化环境留才,为天门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活力。
人才引进方面,出台《天门“人才新政18条”》,对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50万元安家补贴、30万元科研经费,对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给予每月2000-4000元生活补贴;开展“智汇天门”引才活动,组织企业赴武汉、西安等高校开展校园招聘,2023年引进各类人才3200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86人,本科以上学历1200人。
人才培养方面,实施“天门工匠”培育计划,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5个、技能大师工作室10个,年培养高技能人才1500人;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举办乡村振兴、智能制造等领域培训班20期,培训专业技术人员3000余人次。
人事管理方面,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推行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完成全市2100余名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聘用备案工作;规范职称评审工作,建立以能力、业绩为导向的评价体系,2023年评审通过高级职称210人、中级职称850人。
劳动关系与权益维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天门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健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制,切实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
监察执法方面,开展“春雷行动”“欠薪专项整治”等行动,重点检查工程建设、加工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企业,2023年检查用人单位520家,督促补发工资1200余万元,为农民工追讨工资800余万元;推行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实现监察覆盖率达100%。
争议调解方面,建立“预防、调解、仲裁、诉讼”多元化解机制,在乡镇、园区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26个,2023年调解劳动争议案件450起,调解成功率达85%;简化仲裁办案程序,平均办案时限缩短至45天,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数字化转型与窗口服务:提升便民服务效能
天门市人力资源保障局以“数字人社”建设为抓手,推进服务流程再造和模式创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线上平台建设,升级“天门人社”微信公众号和APP,实现社保查询、失业登记、补贴申领等32项服务“掌上办”;开通“楚税通”社保缴费渠道,灵活就业人员可在线缴费,惠及15万参保人员。
线下服务优化,推进“一窗通办”改革,将分散在5个科室的32项服务事项整合至政务服务大厅,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核、统一窗口出件”;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23年窗口服务好评率达99.2%。
成效与展望
近年来,天门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社会保障安全网越织越密,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劳动关系更加和谐,下一步,该局将锚定“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天门”目标,持续深化人社领域改革,优化就业创业服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为天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社力量。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天门市灵活就业人员如何办理社保参保手续?
解答:灵活就业人员可携带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到户籍地或居住地社保经办服务窗口办理参保登记,也可通过“湖北政务服务网”或“楚税通”APP在线办理,选择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按月或按年缴费。
问题2:天门市高校毕业生创业可享受哪些补贴政策?
解答:高校毕业生在天门市创办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可申请以下补贴:1.一次性创业补贴,给予5000元一次性补贴;2.创业担保贷款,个人最高可贷20万元,财政给予全额贴息;3.场地租金补贴,在创业孵化基地内创业的,给予最高每年5000元场地租金补贴,申请流程可通过“天门人社”微信公众号或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咨询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