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档案一般存放在哪里?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事业单位 正文

事业单位档案是记录个人学习、工作经历、奖惩情况、职称评定等重要信息的载体,对于个人职业发展、社会保障、政审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明确事业单位档案的存放地点,不仅有助于个人及时查阅、更新档案材料,也能避免因档案丢失或管理不当导致权益受损,根据事业单位性质、人员状态及管理要求,档案存放地点主要分为以下几类情况,需结合具体场景判断。

事业单位档案在哪

在职期间档案存放:本单位人事部门或综合档案室

大多数事业单位在职在编人员的档案由本单位内部直接管理,这是最常见的情况,根据《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及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单位人事部门(或人力资源部门、综合档案室)需配备专职或兼职档案管理人员,负责档案的接收、整理、保管、转递等工作。

  • 适用范围:包括事业单位正式在编人员、通过公开招聘录用的编内人员、签订长期劳动合同的合同制人员等,这类人员的档案通常从入职起即由单位接收并保管,档案材料涵盖入职登记表、考核鉴定、奖惩记录、工资调整、职称评审、培训经历、党团材料等。
  • 管理要求:单位需具备符合标准的档案存放场所(如防火、防潮、防虫、防盗的专用档案室),并按照“一人一档”原则建立档案目录,定期对档案材料进行补充和核对,个人如需查阅本人档案,需向单位人事部门提交书面申请,说明查阅事由,经批准后在指定场所查阅,一般不允许私自带走或复制档案原件。

上级主管部门代管:垂直管理或规模较小单位

部分事业单位因单位性质特殊(如垂直管理部门)或规模较小、不具备独立管理档案条件时,档案可能由上级主管部门统一代管,这种情况在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系统中较为常见。

  • 适用范围:省属高校的教职工档案可能由省教育厅人事处代管;市属医院的医护人员档案可能由市卫健委人事科代管;乡镇卫生院等基层事业单位的档案可能由县级卫健委或人社局代管,一些实行“县管校聘”“区管街聘”的事业单位,人员档案也可能由上一级教育或人社部门集中管理。
  • 转递流程:此类人员若需离职或档案转出,通常由个人或新接收单位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调档函,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通过机要渠道或专人转递档案,个人不得自行携带。

离职后档案存放:人才服务中心或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事业单位人员离职后,档案存放地点会根据就业状态发生变化,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未就业或灵活就业:转至户籍地/居住地人才中心

若离职后未就业、灵活就业或自主创业,档案一般由原单位转递至户籍地或居住地县级及以上政府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机构(如人才服务中心、就业服务中心)。

事业单位档案在哪

  • 所需材料:离职证明、身份证复印件、档案转递函(由原单位或人才中心出具)。
  • 管理职责:人才中心负责档案的免费保管,并提供档案查阅、政审材料出具、职称评审申报等服务,灵活就业人员若后续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办理退休,需从人才中心提取档案审核工龄;考取公务员或进入企业时,也需由人才中心转递档案。

进入企业工作:转至新单位或企业委托的人才机构

若离职后进入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企业工作,档案通常转递至新单位(若企业具备档案管理资质)或企业委托的人才服务机构。

  • 注意事项:部分民营企业不具备档案管理权限,需通过单位所在地人才中心进行“人事代理”,档案由人才中心代管,企业仅负责协助提供工作期间的材料(如劳动合同、考核鉴定等)并归档至人才中心。

考取公务员/进入其他事业单位:由新单位直接调取

若离职后通过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等方式进入新的机关或事业单位,档案一般由新单位通过机要渠道直接从原档案存放地调取,无需个人经手。

历史档案或撤销单位档案:各级国家档案馆

对于已撤销、合并或历史较久的事业单位,其档案可能移交至各级国家档案馆保存,这类档案多为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史料或重要凭证。

  • 适用范围:机构改革中被撤销的政府部门下属事业单位、早期成立的科研院所等,其档案在单位撤销后,会按规定向同级档案馆移交。
  • 查阅规定:个人或单位需查阅此类档案,需向档案馆提交书面申请,说明查阅目的和内容,经档案馆审核同意后,在档案馆指定场所查阅,涉及个人隐私的档案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身份证、单位介绍信等)。

特殊情况处理:档案丢失、损毁或存放不明

若因单位管理不善、搬迁等原因导致档案丢失或损毁,或个人不清楚档案存放地点,需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事业单位档案在哪

  1. 档案丢失补办:向原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或档案可能存放的机构(如人才中心)提交档案补办申请,逐项补录档案材料(如学历学位证书、职称证书、工作经历证明等),并由材料出具单位盖章确认。
  2. 档案存放查询:可联系原单位人事部门、户籍地人社局、人才服务中心等,通过全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信息系统查询档案转递记录;若仍无法确认,可向当地人社局档案管理部门求助,通过档案流向登记信息排查。

事业单位档案存放机构及查询方式归纳

存放机构 适用情形 管理职责 查询方式
本单位人事部门 在职在编/合同制人员 档案日常管理、材料归档、在职证明出具 本人持身份证、单位证明到人事部门查询
上级主管部门 垂直管理单位、规模较小单位 统一管理下属单位档案、档案转递审核 通过原单位或主管部门申请查询
人才服务中心/就业局 离职未就业、灵活就业、企业人事代理 档案保管、政审材料出具、职称评审协助 持身份证、离职证明到人才中心查询
各级国家档案馆 撤销单位档案、历史档案 永久保存、史料管理、档案查阅审批 提交申请,经档案馆审核后现场查阅
新单位(企业/机关) 离职后进入新单位 接收并管理新档案、补充工作期间材料 由新单位人事部门调取,个人无需查询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事业单位人员离职后,档案必须转到人才中心吗?
解答:不一定,档案转递去向取决于个人就业状态:若离职后进入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具备档案管理权限的单位,档案可直接转至新单位;若进入不具备档案管理权限的民营企业或未就业、灵活就业,建议将档案转至户籍地或居住地人才中心进行人事代理,以便后续办理职称评定、养老金计算、政审等手续,若档案长期个人保管,可能导致档案失效,影响个人权益。

问题2:查询事业单位档案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解答:查询档案所需材料因查询主体和场景不同而有所区别:

  • 本人查询:需携带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若档案由单位或人才中心保管,还需提供单位或人才中心要求的查询申请表(部分机构需提前线上预约);
  • 单位查询:需携带单位介绍信(注明查询事由、查询人信息、档案号等)、查询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 委托他人查询:需提供委托书(双方签字按手印)、委托人及被委托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部分机构还需提供委托人与委托人关系证明(如户口本、结婚证等)。
    若涉及档案转递、政审等用途,查询时需一并说明用途,以便档案管理机构出具相关证明材料。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蓬莱中铁招聘信息网最新招聘信息有哪些?
« 上一篇 09-20
郑州人力资源高级管理师
下一篇 » 09-20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热门文章

1
系统获取,无需修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