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中区人力资源局作为区域内人力资源工作的主管部门,始终围绕“稳就业、强人才、优服务”核心目标,统筹推进就业创业、人才引育、劳动关系协调等工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局机关下设办公室、就业促进科、人才开发科、劳动关系科、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等5个职能科室,协同街道(镇)人社基层平台构建起“区-街道-社区”三级服务网络,形成覆盖广泛、响应及时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
在就业创业服务方面,济宁市中区聚焦重点群体就业需求,实施“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专项活动,2023年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86场,提供岗位2.3万个,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80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200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推出“技能培训+岗位推荐+创业扶持”打包服务,全年组织电工、焊工、家政等职业技能培训82期,培训8000余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8亿元,带动就业3200人。
人才引育工作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出台《济宁市中区人才引进扶持办法》,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50万元安家补贴、30万元科研经费,对符合条件的青年人才提供3-8万元购房补贴,2023年通过“名校人才直通车”“校企合作对接会”等渠道,引进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150人,技能人才3200人,建成省级专家工作站3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家,形成“引进-培养-使用-激励”的人才发展闭环。
劳动关系协调方面,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8%,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保持在95%以上,开展“春雷行动”“欠薪专项治理”等执法检查,检查用人单位320家,督促补发工资120万元,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推广“互联网+调解”平台,实现劳动争议案件线上调解占比达60%,化解矛盾纠纷效率显著提升。
为提升服务效能,济宁市中区人力资源局优化服务流程,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将就业登记、社保参保、人事代理等23项业务纳入“济时办”平台,实现“不见面审批”,建立重点企业“人社服务专员”制度,为120家规上企业提供用工指导、政策宣讲等“一对一”服务,解决用工难题200余件。
以下是济宁市中区主要人力资源服务项目一览:
服务项目 | 服务对象 | 办理方式 | |
---|---|---|---|
就业失业登记 | 失业登记、就业登记、就业困难人员认定 | 辖区劳动者 | 线上“济宁就业”APP或社区人社窗口 |
职业技能培训 | 电工、焊工、家政等技能培训,补贴申领 | 失业人员、农民工等 | 街道报名,区局审核后培训 |
创业担保贷款 | 个人最高20万元、企业最高300万元贷款,财政贴息 | 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 | 线上“山东省创业担保贷款”平台或线下申请 |
高层次人才补贴 | 安家补贴、科研经费、购房补贴申领 | 硕士以上人才、高技能人才 | 区人才服务窗口或“济才e”平台 |
近年来,济宁市中区人力资源工作成效显著,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人才结构持续优化,劳动关系更加和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下一步,该区将进一步深化人力资源领域改革,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效,打造更具吸引力、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
FAQs
-
问:济宁市中区高校毕业生如何申请就业创业补贴?
答: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的,可申请每人10000元的一次性就业补贴;自主创业的,可申请最高2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及一次性创业补贴(个体工商户5000元,小微企业3万元),申请需通过“山东省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网上服务系统”提交材料,包括身份证、毕业证、劳动合同(或营业执照)等,由区人社局审核后发放。 -
问:济宁市区对高层次人才有哪些子女入学支持政策?
答: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其子女(含孙子女、外孙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可根据人才层次和意愿,在区内公办学校统筹安排;在学前教育阶段,可优先安排到公办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需提供人才认定证明、户口本、出生医学证明等材料,由区人才服务中心协调教育部门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