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区人力资源局作为汉阳区人民政府的重要组成部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服务人才、促进就业、优化营商环境”核心职能,统筹推进全区人力资源开发配置、就业创业服务、劳动关系协调、社会保障经办等工作,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在职能履行中,该局聚焦“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全链条,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与群众期盼,通过政策赋能、服务创新、数字赋能等举措,不断提升人力资源服务效能。
在人才引进与培育方面,汉阳区人力资源局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紧扣主导产业发展需求,靶向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技能人才,2023年以来,围绕汽车制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组织“高校直通车”“名企汉阳行”等招聘活动46场,吸引大学生留汉就业1.2万余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人才占比达15%,联合区内重点企业、职业院校共建“技能人才培育基地”,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年培训各类技能人才8000余人次,助力产业工人队伍素质提升,为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该局推出“人才服务一卡通”,提供落户安居、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一站式”服务,累计服务人才超5000人次,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就业是民生之本,汉阳区人力资源局始终将稳就业保就业放在优先位置,多措并举拓宽就业渠道,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启航计划”“农民工转移就业帮扶行动”,开发公益性岗位1200余个,帮助2300余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稳定就业,创新“线上+线下”招聘模式,打造“汉阳就业云平台”,实时发布岗位信息1.5万余条,举办“直播带岗”28场,观看量超50万人次,为支持创业带动就业,落实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全年发放创业贷款3200万元,扶持创业主体450家,带动就业岗位2000余个,该局还动态监测就业形势,建立“失业预警-快速响应-精准帮扶”机制,确保全区就业局势保持稳定。
在劳动关系与社会保障领域,汉阳区人力资源局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推进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开展“春暖农民工”“护薪行动”等专项检查,检查用人单位800余家,为劳动者追回工资待遇600余万元,畅通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渠道,建立“一站式”劳动争议调解中心,调解成功率达92%,仲裁结案率保持在98%以上,扎实推进社会保险参保扩面,优化社保经办服务,实现“跨省通办”“一网通办”,全年新增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1.8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让群众共享社会保障发展成果。
为提升服务质效,汉阳区人力资源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服务事项“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在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人社综合服务窗口”,整合就业、社保、人才等12类67项服务,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延伸服务触角,在12个街道、148个社区设立人社服务站点,将高频服务事项下沉至基层,让群众“家门口”即可办理业务,该局还组建“人社政策宣讲团”,深入企业、园区、社区开展政策宣讲120余场,发放政策宣传手册5万余份,确保惠企惠民政策落地见效。
以下是汉阳区2023年重点人才政策及服务举措一览表:
政策/服务名称 | 适用对象 | 实施效果 | |
---|---|---|---|
“汉阳英才”计划 | 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 | 最高给予50万元安家补贴,3万元/年租房补贴,子女入学“绿色通道” | 引进高层次人才230人 |
技能人才提升补贴 | 企业在职职工 | 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给予2000-5000元技能补贴 | 培育技能人才8200人次 |
创业担保贷款 | 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 | 最高500万元贷款财政贴息,个人最高20万元 | 发放贷款3200万元,扶持创业主体450家 |
“人才服务一卡通” | 区认定的各类人才 | 落户、医疗、文旅等12项服务优惠,免费乘坐公交地铁 | 服务人才5600人次 |
相关问答FAQs
问:高校毕业生在汉阳区就业创业可以享受哪些优惠政策?
答:高校毕业生在汉阳区就业创业可享受多重政策支持:就业方面,到小微企业就业的可给予社保补贴(每人每年最高8000元);参加就业见习的,见习期间给予每月不低于2000元的生活补贴,创业方面,可申请最高20万元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3年;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给予5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入驻区级创业孵化基地的,可享受3年场地租金减免,硕士以上学历人才还可申请“汉阳英才”计划安家补贴(硕士10万元、博士30万元)、租房补贴(3万元/年)等。
问:如何办理就业创业登记?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答:办理就业创业登记可通过线上或线下渠道:线上登录“湖北政务服务网”或“汉阳就业云平台”,选择“就业创业登记”事项在线提交材料;线下前往户籍地或常住地街道政务服务中心、社区人社服务站办理,所需材料包括: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或居住证)、近期免冠照片2张(线上办理需电子版);属于灵活就业人员的,还需提供灵活就业证明(如劳务协议、经营证明等);属于创业人员的,需提供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登记完成后,可享受就业创业指导、政策咨询、岗位推荐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