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陶县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东部,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总面积456平方公里,辖6镇2乡1个街道办事处,户籍人口约30万,常住人口28万左右,其中劳动力资源总量约18万人,是典型的农业县向工业与服务业转型中的县域经济体,近年来,馆陶县立足“中国蛋鸡之乡”“黄瓜之乡”等产业优势,将人力资源开发作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通过政策引导、技能提升、人才引育、服务优化等举措,逐步构建起与产业适配的人力资源支撑体系,为乡村振兴和产业升级注入持久动力。
馆陶县人力资源现状:结构优化与活力释放
馆陶县人力资源呈现“总量稳定、结构改善、技能提升”的总体特征,从人口结构看,16-45岁青壮年劳动力占比约52%,其中高中及以上学历者占比达41%,较2018年提升8个百分点;劳动力产业分布日趋合理,第一产业(农业)就业占比从2015年的58%降至2023年的42%,第二产业(制造业、建筑业)占比提升至28%,第三产业(服务业、电商等)占比达30%,尤其是电商、物流等新业态吸纳就业超2万人,成为就业增长新引擎。
为精准掌握人力资源动态,馆陶县建立了覆盖全县的劳动力资源信息库,通过“线上+线下”动态监测,实时更新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等数据,2023年数据显示,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8万人,就业率达95.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技能人才总量达5.2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15%,较2020年提升5个百分点,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技能支撑。
表:馆陶县2019-2023年劳动力结构变化统计
| 指标 | 2019年 | 2021年 | 2023年 |
|---------------------|--------|--------|--------|
| 劳动力资源总量(万人) | 16.5 | 17.2 | 18.0 |
| 第二产业就业占比(%) | 22 | 25 | 28 |
| 第三产业就业占比(%) | 25 | 28 | 30 |
| 高中及以上学历占比(%) | 33 | 37 | 41 |
| 技能人才总量(万人) | 3.8 | 4.5 | 5.2 |
政策支持与服务体系:构建全链条人力资源保障机制
馆陶县将“人才强县”作为发展战略,出台《馆陶县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从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人才引进、权益保障等方面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
(一)就业创业扶持:激活市场主体吸纳能力
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实施“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对吸纳重点群体就业的企业,按每人5000-10000元给予社保补贴;设立200万元创业扶持基金,为返乡创业者提供最高20万元贴息贷款;建成县级创业孵化基地3个,入驻创业实体86个,带动就业500余人,2023年,全县新增市场主体1200家,其中小微企业占比65%,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载体。
(二)技能提升工程:对接产业需求精准培训
围绕蛋鸡养殖、黄瓜种植、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推行“订单式”“定向式”培训:联合县职教中心开设现代农业、电子商务、机械加工等专业,年培训技能人才3000人次;依托“河北省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开展家政服务、电工、焊工等通用技能培训,年培训5000余人次;建立“企业新型学徒制”,与华博食品、馆陶电商产业园等20家企业合作,年培养学徒200人,2023年,全县开展补贴性培训1.2万人次,培训后就业率达82%。
(三)人才引育: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实施“雁归馆陶”计划,吸引高校毕业生、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给予最高10万元创业补贴、3年房租减免;柔性引进农业技术专家12名,与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建立产学研合作,建立专家工作站3个;评选“馆陶县杰出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等,给予每人5-10万元奖励,并解决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关键小事”,2023年,全县引进各类人才450人,其中高层次人才35人。
(四)人力资源服务: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
建成县乡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县级人力资源市场每周举办2场招聘会,乡镇(街道)设立就业服务站,村(社区)配备就业信息员;开发“馆陶就业”微信小程序,提供岗位发布、政策查询、在线报名等“一站式”服务;建立“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机制,2023年帮助120户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开展“春送岗位、夏送技能、秋送政策、冬送温暖”活动,全年服务劳动者3万人次。
面临的挑战:转型中的结构性矛盾
尽管馆陶县人力资源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三大挑战:一是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供给压力,全县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18.5%,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现象依然存在,2023年外出务工人员约5万人,其中35岁以下占比55%;二是技能与产业需求匹配度不足,传统农业劳动力占比仍较高,制造业高端技能人才(如数控、自动化)缺口达800人,电商运营、直播带货等新业态人才供给滞后于产业发展速度;三是人才吸引力较弱,受区位条件、产业层次、薪资水平等因素制约,高层次人才“引不进、留不住”问题突出,2023年高层次人才流失率达12%。
未来发展方向:聚焦产业升级与数字赋能
面向“十四五”,馆陶县将以“产业兴县、人才强县”为主线,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围绕主导产业精准育才,依托“中国蛋鸡之乡”“黄瓜之乡”品牌,建设现代农业技能培训基地,培养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5000人;推动食品加工产业向高端化发展,与职业院校合作开设食品检测、质量管理等专业,年培养技能人才1000人;二是推动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建设“智慧就业”平台,实现岗位匹配、技能培训、政策兑现“一网通办”;开展“数字技能提升行动”,年培训电商、直播等数字技能人才2000人次;三是优化人才发展生态,规划建设“人才公寓”200套,完善子女教育、医疗保健等配套服务;设立“人才发展基金”,对带技术、带项目来馆陶创业的团队给予最高50万元资助,打造“事业有平台、发展有空间、服务有保障”的人才洼地。
相关问答FAQs
Q1:馆陶县针对返乡创业的青年有哪些具体扶持政策?
A:馆陶县对返乡创业青年实施“政策包+服务包”双轮驱动:政策包包括最高10万元创业补贴(需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20万元贴息贷款(财政贴息3年)、3年场地租金减免(入驻县级创业孵化基地);服务包提供“一站式”注册登记、创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对接等服务,定期组织创业沙龙、项目路演等活动,并优先推荐参加省市创业大赛,对返乡创业企业吸纳就业的,按每人2000-5000元给予吸纳就业补贴。
Q2:农村劳动者如何参加免费技能培训?有哪些培训项目?
A:农村劳动者可通过以下渠道参加免费技能培训:①线下渠道,到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服务大厅或乡镇(街道)就业服务站报名;②线上渠道,关注“馆陶就业”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河北职业培训网”在线申请,培训项目涵盖三大类:一是农业技能类(如黄瓜种植技术、蛋鸡科学养殖、农产品电商销售);二是工业技能类(如食品加工、机械操作、电工焊工);三是有服务类(如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电商直播),培训时长一般为7-30天,培训结束后颁发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能力证书,并提供就业推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