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县作为山西省晋中市的重要县域单元,历史悠久,素有“金太谷”的美誉,近年来在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的双重驱动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全县常住人口约32万人,其中劳动年龄人口近19万,人力资源的规模、结构与素质直接关系到农业现代化、工业转型升级和服务业创新发展的进程,太谷县人力资源工作以“稳就业、强人才、优服务”为主线,通过政策引导、平台搭建、技能提升等举措,逐步构建起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力资源支撑体系。
太谷县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太谷县人力资源呈现“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素质提升”的特点,但也面临区域竞争加剧、人才供需错配等挑战,从劳动力规模看,全县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约59.4%,其中城镇劳动力占比42.3%,农村劳动力占比57.7%,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足但分布不均,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农业)吸纳就业35%,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吸纳38%,第三产业(服务业)吸纳27%,近年来随着太谷玛钢、医药化工、特色农业等主导产业发展,第二、三产业就业吸引力逐步增强,从学历素质看,全县劳动力人口中高中及以下学历占比55%,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45%,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15%,较五年前提升8个百分点,技能人才总量达3.2万人,占劳动力人口的16.8%,但高技能人才占比仍不足5%,与产业发展需求存在差距。
为更直观展示人力资源结构,以下为太谷县劳动力基本情况表:
分类维度 | 占比 | 主要特征 |
---|---|---|
年龄结构(18-35岁) | 45% | 以青年劳动力为主,灵活就业意愿强,但稳定性不足 |
年龄结构(36-50岁) | 40% | 中年劳动力为就业主力,技能经验丰富,适应产业升级能力较强 |
年龄结构(51岁以上) | 15% | 多从事农业或传统服务业,老龄化趋势明显,技能更新需求迫切 |
学历结构(高中及以下) | 55% | 农村劳动力占比高,职业技能水平偏低,需加强技能培训 |
学历结构(大专及以上) | 45% | 本地高校毕业生留县就业率约40%,主要流向教育、医疗及制造业企业 |
产业分布(第一产业) | 35% | 以传统种养殖业为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效初显,但规模化、专业化程度有待提升 |
产业分布(第二产业) | 38% | 以玛钢、化工、农产品加工为支柱,技术工人需求大,高技能人才缺口约2000人 |
产业分布(第三产业) | 27% | 以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电商服务为主,新兴服务业岗位增长快,但专业人才供给不足 |
人力资源政策支持体系
太谷县立足县域实际,近年来出台多项政策强化人力资源保障,形成覆盖就业创业、人才引进、技能培训的全链条支持体系,在就业创业方面,实施“春风行动”“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年均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30余场,提供岗位8000余个,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分类开展就业帮扶,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50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85%,在人才引进方面,推出“太谷人才新政12条”,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50万元安家补贴,对企业引进的博士、硕士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生活补贴,建设人才公寓300套,解决住房、子女入学等后顾之忧,在技能培训方面,整合县职业中学、技工学校等资源,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年培训劳动力5000余人次,重点围绕玛钢焊接、农产品电商、现代农业技术等领域,培训合格者发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给予每人800-2000元培训补贴。
以下为主要人力资源政策及实施效果表:
政策类型 | 实施效果 | |
---|---|---|
就业创业补贴 | 对首次创业的个体工商户给予5000元补贴,小微企业吸纳重点群体就业的每人每年7800元 | 2023年发放创业补贴230万元,带动就业1800人 |
高层次人才引进 | 博士安家补贴50万元,硕士20万元,子女优先就近入学 | 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156人,其中博士12人,硕士89人 |
技能提升培训 | 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企业补贴每人4000-6000元;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全覆盖 | 年培训技能人才3200人,带动农民增收人均2000元以上 |
公益性岗位开发 | 针对就业困难人员开发保洁、保绿等公益性岗位,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 | 安置公益性岗位人员680人,月均补贴1800元 |
人力资源服务实践成效
太谷县通过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强化重点群体帮扶、推动产教融合,持续提升人力资源服务效能,在公共就业服务方面,建成“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网络”,县级人力资源市场每周三举办固定招聘会,乡镇(街道)设立就业服务站,村(社区)配备就业信息员,实现岗位信息“即时推送、精准匹配”,针对高校毕业生,开展“校园招聘+就业见习+创业孵化”全流程服务,与山西农业大学、晋中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高校建立合作,共建实习基地15个,年提供见习岗位600个,见习留用率达60%,针对农民工,实施“点对点”劳务输出,年均组织赴省外务工人员3000余人,同时鼓励返乡创业,建成返乡创业园3个,入驻企业45家,带动就业1200人,在产教融合方面,推动太谷玛钢协会、山西广誉远药业等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开设“冠名班”“订单班”,定向培养技术工人,2023年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800余人,企业用工满意度提升至90%。
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对策
尽管太谷县人力资源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三方面挑战:一是人才流失问题突出,每年本地高校毕业生约60%选择到太原、榆次等周边城市就业,高层次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现象明显;二是劳动力老龄化加剧,农业领域老龄化率达60%,年轻劳动力不愿从事农业,导致土地撂荒风险增加;三是技能与产业需求脱节,新兴产业如生物医药、智慧物流等领域人才缺口达30%,传统产业工人技能升级缓慢。
针对上述问题,太谷县需从三方面发力:一是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快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区,完善教育、医疗、商业等配套设施,提升城市吸引力;二是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重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推广“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推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三是深化产教融合,建立“企业需求导向”的职业教育体系,鼓励企业参与课程开发,推行“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
相关问答FAQs
问:太谷县重点产业对人才有哪些具体需求?
答:太谷县重点产业包括玛钢铸造、医药化工、特色农业、文旅服务和新兴制造业,玛钢产业急需焊接工程师、质检员、自动化设备操作工;医药化工领域需要药物研发、化工工艺、环保技术等专业人才;特色农业侧重农产品深加工、电商运营、智慧农业技术人才;文旅服务缺乏景区策划、民宿管理、文创设计等复合型人才;新兴制造业(如新材料、智能装备)则对研发设计、智能制造、数据分析等高端人才需求迫切,企业普遍要求具备相关工作经验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薪资水平较传统行业高20%-30%。
问:高校毕业生在太谷县就业可享受哪些优惠政策?
答:高校毕业生在太谷县就业可享受多重优惠:一是创业支持,首次创业并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的,给予5000-1万元创业补贴,入驻创业孵化基地的免收3年场地租金;二是就业补贴,到小微企业就业的本科生每月补贴600元,研究生每月补贴1000元,期限2年;三是岗位支持,参加“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的,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在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中享受定向招录政策;四是住房保障,可申请人才公寓(租金为市场价的50%),或享受每月800元租房补贴,期限不超过3年,对引进的高层次博士、硕士,还可享受安家补贴及子女优先入学、配偶就业安置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