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地区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挑战及优化路径如何?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人力资源 正文

林芝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平均海拔3100米,素有“西藏江南”之称,是尼洋河与雅鲁藏布江交汇处的生态明珠,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和西藏自治区“十四五”规划的实施,林芝地区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旅游资源和政策优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成为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当前,林芝地区人力资源呈现总量稳步增长、结构逐步优化、政策持续发力的特点,但也面临人才分布不均、技能匹配度不足等挑战,亟需通过系统性举措破解发展瓶颈。

林芝地区人力资源

林芝地区人力资源现状

(一)人口与劳动力资源规模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林芝地区常住人口约23.5万人(2023年),其中劳动力资源总量约15.2万人,占总人口的64.7%,劳动力人口中,15-34岁青年劳动力占比约38%,35-49岁中年劳动力占比45%,50岁以上劳动力占比17%,劳动力资源整体呈现“青壮年为主、老龄化程度较低”的年龄结构,为区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储备。

(二)人力资源结构与分布

从产业结构看,劳动力分布呈现“一产为主、三产加速、二产提升”的特点,第一产业(农牧业)吸纳劳动力约6.8万人,占比44.7%;第三产业(旅游、服务业等)吸纳劳动力约5.7万人,占比37.5%,较2018年提升8.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清洁能源、建筑、制造业等)吸纳劳动力约2.7万人,占比17.8%,随着林芝清洁能源基地的建设,第二产业劳动力需求持续增长。

从学历与技能水平看,劳动力整体受教育程度逐步提升,但技能人才仍显短缺,截至2023年,林芝地区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比52%,高中学历占比28%,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20%;技能人才总量约3.2万人,仅占劳动力总量的21%,其中高技能人才(高级工及以上)占比不足8%,与内地发达地区存在明显差距。

(三)人力资源政策支持

林芝地区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先后出台《林芝市人才引进培养办法》《关于加强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从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服务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安家补贴(最高50万元)、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子女入学优先安排等优惠;对本地劳动力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2023年累计培训农牧民、旅游服务人员、电商从业者等1.2万人次,有效提升了就业创业能力。

林芝地区人力资源面临的挑战

(一)人才分布不均,“城乡二元结构”明显

人力资源主要集中在市区(巴宜区)和旅游热点县(如米林县、波密县),占劳动力总量的65%;而偏远农牧区(如墨脱县、察隅县)因基础设施薄弱、产业支撑不足,人才“引不来、留不住”问题突出,农牧区劳动力中技能人才占比不足10%,制约了乡村振兴和特色产业的发展。

林芝地区人力资源

(二)技能结构不匹配,新兴产业人才短缺

林芝正重点培育旅游、清洁能源、绿色建材、特色农牧业等支柱产业,但现有劳动力技能以传统农牧业、建筑业为主,难以满足现代旅游管理、光伏运维、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的需求,旅游旺季专业导游、酒店管理人才缺口达30%,清洁能源电站运维人员本地化率不足40%,导致部分项目依赖外部技术团队,增加了企业用工成本。

(三)人才流失与引进“两难并存”

本地培养的优秀青年劳动力倾向于流向拉萨、成都等中心城市,2023年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率仅62%,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受地理位置偏远、气候条件限制,高端人才(如科研、金融、信息技术领域)引进难度大,现有人才政策对“高精尖”人才的吸引力不足。

林芝地区人力资源发展对策

(一)优化人才政策,强化“引育留用”全链条

扩大政策覆盖面,将重点产业技能人才、农牧区实用人才纳入补贴范围,对参与新兴领域培训的劳动力给予每人3000-8000元培训补贴;建设“林芝人才公寓”“专家工作站”,解决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后顾之忧;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与西藏大学、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等合作开设“林芝定向班”,培养本地化技能人才。

(二)聚焦产业需求,推动“产教融合”促就业

围绕旅游、清洁能源、数字经济等产业需求,建设林芝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开设藏式烹饪、民宿运营、光伏设备检修、农村电商等特色课程;鼓励企业参与培训设计,推行“订单式培养+定向就业”模式,实现“培训即就业”;支持农牧民参与特色种养殖、乡村旅游合作社,培育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带动乡村人才振兴。

(三)完善服务体系,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

建立林芝人力资源信息平台,整合岗位需求、劳动力技能、培训资源等信息,实现精准匹配;对偏远地区人才实施“岗位补贴+交通补贴”,鼓励人才向基层流动;发展“互联网+就业”,通过直播带岗、远程招聘等方式,拓宽劳动力就业渠道,促进人力资源在城乡、产业间优化配置。

林芝地区人力资源

林芝地区人力资源结构现状(2023年估算)

类别 细分项 数量/占比
年龄结构 15-34岁 8万人(38%)
35-49岁 8万人(45%)
50岁以上 6万人(17%)
学历结构 初中及以下 9万人(52%)
高中学历 3万人(28%)
大专及以上学历 0万人(20%)
产业就业结构 第一产业(农牧业) 8万人(44.7%)
第二产业(工业等) 7万人(17.8%)
第三产业(服务业) 7万人(37.5%)

相关问答FAQs

Q1:林芝地区吸引人才的主要优势有哪些?
A1:林芝吸引人才的核心优势包括:①生态优势,气候温和湿润,年均温8.6℃,被誉为“西藏氧吧”,宜居宜业;②政策优势,出台人才引进“黄金30条”,提供安家补贴、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等;③产业潜力,旅游、清洁能源、生态经济等产业前景广阔,发展空间大;④文化特色,多民族文化交融,生活体验独特,对追求“诗与远方”的年轻人才具有吸引力。

Q2:针对林芝特色产业,人力资源培训有哪些重点方向?
A2:重点围绕四大特色产业开展培训:①“旅游+”产业,重点培训导游服务、民宿运营、智慧旅游管理、藏汉双语讲解等技能;②清洁能源产业,针对光伏、水电项目,开展设备运维、安全检测、智能监控等技术培训;③生态友好型产业,培训藏药材规范化种植、有机茶加工、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等实用技术;④数字经济产业,培养农村电商运营、直播带货、农产品品牌策划等人才,推动“林芝好物”线上销售,通过“政府+企业+培训机构”三方联动,确保培训内容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化州事业单位招聘何时报名?报考条件及流程是什么?
« 上一篇 10-05
事业单位退休调资,为何调整?何时到账?标准怎么算?
下一篇 » 10-05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热门文章

1
系统获取,无需修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