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县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北部,总人口约18万人,其中劳动力资源总量约12万人,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与高效利用是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近年来,延长县立足县域实际,围绕“稳就业、强技能、引人才”主线,持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为乡村振兴和产业升级提供了坚实支撑。
从人口结构来看,延长县人力资源呈现“一老一小”特征明显、城乡分布不均、学历层次有待提升的特点,据最新统计,全县0-14岁人口占比约18%,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22%,老龄化趋势逐步显现;城乡劳动力分布中,乡村劳动力占比约65%,主要从事传统农业及外出务工,城镇劳动力则以二、三产业就业为主,学历结构上,劳动力人口中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比约60%,高中(中专)学历占比30%,大专及以上学历仅占10%,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突出,为直观呈现,具体结构如下表:
分类维度 | 具体类别 | 占比 | 主要特征 |
---|---|---|---|
年龄结构 | 0-14岁 | 18% | 学龄人口,需关注教育资源配置 |
15-59岁(劳动力) | 60% | 核心劳动群体,就业需求集中 | |
60岁以上 | 22% | 老龄化加剧,需开发“银发人力资源” | |
城乡分布 | 城镇 | 35% | 服务业、制造业就业为主 |
乡村 | 65% | 农业就业为主,外出务工比例高 | |
学历层次 | 小学及以下 | 25% | 传统农业从业者为主 |
初中 | 35% | 务工主力,技能培训需求大 | |
高中(中专) | 30% | 部分进入本地企业或服务业 | |
大专及以上 | 10% | 人才流失严重,本地留存率低 |
在就业现状方面,延长县依托能源化工、特色农业、文化旅游三大主导产业,逐步形成“产业带动就业”的良性循环,目前全县年新增城镇就业约15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约3万人次,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就业质量仍待提升:传统农业就业占比高,部分劳动力“就业不充分”;新兴产业如新能源、电商等领域人才供给不足,技能型人才缺口达2000余人,针对重点群体,延长县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就业输出”、脱贫人口“就业帮扶车间”等专项行动,202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2%,脱贫人口就业帮扶覆盖率达95%。
政策支持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延长县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构建“培训-就业-服务”全链条支持体系,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年均开展电工、焊工、电子商务、特色种养殖等免费培训2000余人次,补贴标准为800-1500元/人;创业扶持上,设立200万元创业担保基金,个人最高可申请20万元贴息贷款;人才引进方面,对教育、医疗等领域紧缺人才给予5-10万元安家费,并建设人才公寓50套解决住房问题,建成县乡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年均举办“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招聘会30余场,提供岗位5000余个。
当前,延长县人力资源开发仍面临诸多挑战: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供给减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加剧“空心化”;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衔接不畅,技能培训针对性不足;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薄弱,难以吸引人才回流,延长县需重点从三方面发力:一是应对老龄化,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支持“银发人才”参与乡村治理、技艺传承;二是深化产教融合,与职业院校合作定向培养技能人才,推动“订单式”培训;三是推动产业升级,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新能源等产业,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实现“产业留人、待遇引人”。
相关问答FAQs
问:延长县针对高校毕业生有哪些就业帮扶政策?
答:延长县对高校毕业生实施多维度就业帮扶:一是“三支一扶”计划,每年招募20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支教、支农等服务,服务期满考核合格可转事业编;二是企业见习补贴,组织未就业毕业生到企业见习,给予每人每月1500元生活补贴,见习期最长6个月;三是创业扶持,首次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可申请最高1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并享受3年税收减免;四是事业单位定向招聘,每年拿出10%-15%的岗位面向本地户籍或服务基层项目毕业生定向招聘,提升就业稳定性。
问:延长县如何解决农村劳动力技能不足的问题?
答:延长县通过“精准培训+就业联动”破解农村劳动力技能短板:一是开展“菜单式”培训,根据市场需求和劳动力意愿,开设电工、家政、电商、苹果种植等实用技能培训班,年培训2000人次以上,培训费用全免;二是建立“培训-输出-服务”机制,与延安、西安等地企业合作,定向输送技能人才,培训合格后推荐就业,并给予每人500-1000元交通补贴;三是培育乡村“土专家”,依托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才500余名,带动群众发展特色种养殖;四是推广“线上培训”模式,通过“陕西职业培训网络平台”提供免费技能课程,方便农村劳动力灵活学习,提升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