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庆县人力资源有哪些就业与人才服务内容?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人力资源 正文

鹤庆县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是一个以白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银器手工艺、高原特色农业、旅游业等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人力资源作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其结构、质量与配置效率直接影响着鹤庆县产业升级、乡村振兴及民生改善的进程,近年来,鹤庆县立足县域实际,围绕“稳就业、强技能、引人才、优服务”目标,持续深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诸多挑战。

鹤庆县人力资源

鹤庆县人力资源现状

(一)人力资源总量与结构

截至2023年,鹤庆县常住人口约30万人,其中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约18万人,占总人口的60%,人力资源供给相对充足,从城乡结构看,农村劳动力约12万人,占总劳动力的67%,是人力资源的主体;城镇劳动力约6万人,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服务业及机关事业单位,从产业结构分布看,第一产业(农业)吸纳就业约7.2万人,占比40%;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约4.5万人,占比25%;第三产业(服务业、旅游业等)约6.3万人,占比35%,就业结构逐步向二三产业转移,但第一产业仍占比较高。

(二)人力资源素质与技能

教育水平方面,鹤庆县劳动年龄人口中,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比约55%,高中学历占比30%,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15%,整体学历层次偏低,与高质量发展需求存在差距,职业技能方面,全县拥有各类技能人才约2.7万人,仅占劳动年龄人口的15%,其中高技能人才(高级工以上)约0.4万人,占比1.5%,技能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问题突出,尤其在银器锻造、民族手工艺等特色领域,既懂技艺又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稀缺。

(三)就业与人力资源服务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2023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达5.8万人次,其中省外转移约1.5万人次,省内就近就业约4.3万人次,人力资源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实现全覆盖,年均开展“春风行动”“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3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1.2万个;职业技能培训年均开展1.5万人次,涵盖电工、焊工、家政服务、银器制作等领域,培训后就业率达65%以上。

表:鹤庆县近三年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变化
| 年份 | 第一产业就业占比(%) | 第二产业就业占比(%) | 第三产业就业占比(%) |
|--------|------------------------|------------------------|------------------------|
| 2021年 | 45 | 22 | 33 |
| 2022年 | 42 | 24 | 34 |
| 2023年 | 40 | 25 | 35 |

鹤庆县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挑战

(一)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不匹配

鹤庆县以农业、传统手工业和旅游业为主,新兴产业(如数字经济、高端制造)发展滞后,对高学历、高技能人才需求有限,导致“引才难”与“用才难”并存,银器、石雕等特色产业虽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等品牌,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研发投入不足,难以吸引和留住专业技术人才,制约了产业转型升级。

鹤庆县人力资源

(二)劳动力技能素质与市场需求脱节

农村劳动力中,青壮年外出务工意愿增强,但多数缺乏系统性技能培训,从事简单体力劳动,收入较低;本地特色产业所需的银器制作、民族歌舞表演等技能,多依赖“师徒制”传承,标准化、规模化培训不足,导致“用工荒”与“就业难”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留乡率”偏低,2023年县内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仅占30%,多数倾向于流向大理、昆明等中心城市。

(三)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尚不健全

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人员力量薄弱,专业化服务水平不足,对劳动力技能培训需求、企业用工需求的动态监测不够精准;职业技能培训资源分散,部门间协同不足,培训内容与市场衔接不够紧密,针对性、实效性有待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多依赖亲友介绍,缺乏稳定的劳务输出渠道。

鹤庆县人力资源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产业与人才协同发展机制

围绕银器、高原特色农业、旅游等支柱产业,制定“产业人才专项计划”,支持企业与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合作,共建实训基地、订单式培养班,定向培养产业所需的技能人才,依托鹤庆银器小镇,打造“银器制作技艺传承中心”,培养既掌握传统技艺又具备现代设计理念的复合型人才;推动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培训一批“乡村民宿管家”“农旅讲解员”等新型职业农民。

(二)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整合人社、农业农村、文旅等部门培训资源,建立“需求调研—培训实施—就业跟踪”全链条机制,根据市场需求和劳动力意愿,开展菜单式、模块化培训,重点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特色产业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推广“培训+证书+就业”模式,提高培训后的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加大对青壮年劳动力的学历提升支持,鼓励参与成人教育、网络教育,优化劳动力整体素质结构。

(三)强化人才引育留用政策

实施“鹤庆人才引进新政”,对高层次技术人才、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给予一次性补贴、住房保障、贷款贴息等优惠;建立“银龄人才”库,吸引退休教师、工程师等专业人才参与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本土企业做大做强,以产业集聚带动人才集聚,增强人才“留乡”的内生动力,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信息化建设,搭建“线上招聘+技能培训+政策咨询”一体化平台,提升服务便捷度和精准度。

鹤庆县人力资源

相关问答FAQs

Q1:鹤庆县针对农村劳动力有哪些就业帮扶措施?
A1:鹤庆县针对农村劳动力实施多项就业帮扶措施:一是开展“点对点”劳务输出,与县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免费职业介绍和交通补贴,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二是开发公益性岗位,如乡村保洁、生态护林员等,安置就业困难人员;三是强化就地就近就业扶持,鼓励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家庭作坊,给予创业担保贷款和技能培训支持;四是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台账,动态跟踪就业状况,提供“一对一”就业指导,确保“就业有门路、创业有支持”。

Q2:鹤庆县如何吸引和留住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
A2:鹤庆县通过政策激励、平台搭建、服务保障等多措并举吸引和留住高校毕业生:一是实施“雁归鹤庆”计划,对返乡创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最高2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1万元/人),并提供3年免费办公场地;二是开发“青年见习岗位”“基层服务项目”,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机关事业单位、村(社区)实习锻炼,积累工作经验;三是优化就业环境,提高基层岗位薪资待遇,建设人才公寓,解决住房、子女教育等后顾之忧;四是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组织企业与高校对接,定向招聘本地籍毕业生,增强人才归属感和认同感。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事业单位体检甲状腺异常会影响结果吗?
« 上一篇 昨天
中鹏人力资源培训的核心课程、师资力量与职业发展效果如何?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热门文章

1
系统获取,无需修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