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接收函有何用?办理需注意哪些?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9 分钟
位置: 首页 事业单位 正文

事业单位接收函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书面文件,由各级事业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出具,用于确认拟聘人员的人事关系接收事宜,是拟聘人员办理入职、档案转递、编制登记、社保缴纳等手续的关键依据,其法律效力源于《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等法规,对保障事业单位人员规范入职、维护人事管理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事业单位接收函

事业单位接收函的核心要素

事业单位接收函需具备明确的规范性和指向性,通常包含以下核心要素(具体以各单位模板为准):

要素类别
基本信息 接收单位全称(加盖公章)、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单位地址、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拟聘人员信息 姓名、性别、身份证号、毕业院校及专业(应届生)、原工作单位(在职人员)、岗位名称及等级
编制与岗位信息 编制性质(如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岗位类别(如管理岗、专技岗、工勤岗)
档案接收信息 档案管理全称(如XX市人才服务中心、单位人事科)、档案转递地址、邮政编码、档案接收编号
报到要求 报到时间(具体到年月日)、报到地点、所需材料清单(如报到证、毕业证、身份证、体检报告等)
备注事项 是否需要政审、试用期规定、编制备案说明、接收函有效期(一般为1-3个月)等

事业单位接收函的办理流程

根据拟聘人员身份(应届毕业生/社会人员)不同,接收函的办理流程存在差异,具体如下:

事业单位接收函

(一)应届毕业生接收函办理流程

  1. 单位发布招聘公告:事业单位通过官网、人社部门平台等发布招聘信息,明确接收函办理要求。
  2. 通过考试考核:拟聘人员需参加笔试、面试、体检、政审等环节,确认符合录用条件。
  3. 单位申请接收函:单位人事部门拟录取后,向上级主管部门或同级人社局提交《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备案表》《拟聘人员花名册》等材料,申请出具接收函。
  4. 领取接收函:材料审核通过后,单位领取接收函(或由人社局直接寄送至毕业生学校/个人)。
  5. 毕业生办理手续:毕业生凭接收函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办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或《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报到证》),档案由学校通过机要转递至接收函指定的档案管理单位。
  6. 单位入职办理:毕业生持报到证、接收函、毕业证等材料到事业单位报到,签订聘用合同,完成编制登记、社保开户等手续。

(二)社会人员接收函办理流程

  1. 原单位离职手续:拟聘人员需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办理离职证明、档案转出手续(若档案在原单位)。
  2. 单位提交申请材料:事业单位向主管部门或人社局提交《事业单位调动人员备案表》《拟聘人员人事档案审核表》《原单位离职证明》等材料。
  3. 审核与出函:人社部门审核档案材料(如工作经历、考核记录、职称材料等),确认符合调动条件后,出具接收函。
  4. 档案转递:拟聘人员持接收函到原档案管理单位办理档案转递,档案通过机要或EMS(需密封)转至接收单位指定地址。
  5. 入职报到:档案到达后,单位审核档案完整性,拟聘人员持离职证明、接收函、身份证等材料报到,签订聘用合同,核定工资待遇,办理社保转移接续。

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

  1. 接收函的有效期:接收函一般注明有效期(如“自出具之日起3个月内有效”),过期需联系单位重新办理,避免影响报到。
  2. 编制与岗位匹配:接收函会明确编制性质和岗位类别,若单位为“全额拨款”编制,需确保岗位属于该编制序列,避免后续出现编制不符问题。
  3. 档案材料完整性:应届生需确保档案中含成绩单、毕业生登记表、报到证等;社会人员需核对档案中的工作履历、职称证书、社保缴费记录等,缺失材料需提前补充。
  4. 电子接收函的效力:部分地区推行电子接收函(加盖电子公章),与纸质版具有同等效力,但需确认单位是否要求提供纸质版原件。
  5. 改派与调整:应届生若未按时报到,需凭接收函向学校申请改派;社会人员若放弃入职,需及时告知单位,避免影响诚信记录。

事业单位接收函模板(简化示例)

项目
接收单位 XX市XX局(加盖公章)
拟聘人员 张三,男,身份证号:320123XXXXXX
拟聘岗位 专业技术岗(十二级)
编制性质 全额拨款事业编制
档案接收单位 XX市人才服务中心,地址:XX市XX路XX号,邮编:210000,档案编号:XXXXXX
报到时间 2024年7月1日9:00
报到地点 XX市XX局XX办公室
所需材料 报到证、毕业证、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体检报告、一寸照片2张
有效期 自2024年4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
备注 试用期6个月,需提供无犯罪记录证明;档案未到者可先报到,限1个月内补交。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事业单位接收函和录用通知书有什么区别?
解答:两者性质和作用不同,录用通知书是单位发出的录用意向,内容包含岗位、薪资、报到时间等,属于“要约”,具有民事合同效力;接收函是人事关系接收的官方凭证,由单位或主管部门出具,核心作用是确认档案、编制等人事手续的办理依据,具有人事管理效力,录用通知书是“录用你”,接收函是“接收你的人事关系”。

问题2:接收函丢失了怎么办?
解答:接收函丢失需及时联系原出具单位(事业单位人事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申请补办,具体步骤:①向单位提交书面补办申请,说明丢失原因;②单位核实录取信息后,向上级主管部门或人社局提交补办申请;③审核通过后,重新出具接收函并注明“补办”字样(部分单位要求在报纸上刊登遗失声明),补办期间,若需紧急报到,可向单位申请开具接收函复印件(加盖公章)作为临时凭证,待补办原件后提交。

事业单位接收函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沂水铁路招聘信息网,2024最新铁路招聘信息哪里找?报名条件是什么?
« 上一篇 昨天
淮北政府招聘信息网有哪些最新岗位信息可查?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热门文章

1
系统获取,无需修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