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人力资源如何赋能区域人才发展?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8 分钟
位置: 首页 人力资源 正文

五华区作为昆明市的中心城区,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核心承载地,人力资源作为区域发展的第一资源,其配置效率与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的活力与创新力,近年来,五华区聚焦“人才强区”战略,以政策为引领、以服务为核心、以创新为驱动,构建了覆盖人才引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劳动关系等多维度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五华人力资源

在政策体系构建上,五华区先后出台《五华区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办法》《五华区促进就业创业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形成“1+N”政策包。“1”为总体纲领,明确人才分类标准、补贴范围、服务流程;“N”为专项细则,针对科技人才、青年人才、技能人才等群体提供精准化支持,对入选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50万元安家补贴,对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最高10万元启动资金,对技能人才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给予每人2000-6000元补贴,政策覆盖率达100%,确保“应享尽享”。

服务模式创新是五华区人力资源工作的亮点,区级推行“一站式、全链条、精准化”服务理念,整合政务大厅、基层平台、线上资源,构建“15分钟人力资源服务圈”,线下设立“人才服务专窗”“就业驿站”,提供政策咨询、档案托管、社保办理、职业指导等“一站式”服务;线上依托“五华智慧人社”平台,实现政策查询、岗位匹配、补贴申领等“掌上办”,2023年平台累计服务超30万人次,线上办理率达85%,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春风行动”“直播带岗”“技能培训进社区”等专项活动,2023年组织招聘会126场,提供岗位8.6万个,帮助2.3万人实现就业。

人才引育是五华区人力资源工作的核心抓手,依托辖区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12所高校资源,深化“校地合作”,共建大学生实习基地48个,每年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超1.5万人;聚焦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实施“产业人才专项计划”,通过“项目引才”“柔性引才”等方式,引进高层次团队23个,带动关键技术人才500余人,构建“培训-评价-使用”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体系,2023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1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8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达35%。

数字化转型为人力资源服务注入新动能,五华区搭建“人力资源大数据中心”,整合就业、社保、人才等数据,实现劳动力资源动态监测、岗位需求智能匹配,通过分析企业用工数据,提前预判重点行业用工缺口,定向开展技能培训;依托大数据画像,为高校毕业生精准推送岗位信息,岗位匹配成功率提升40%,推广“智慧就业终端机”,在社区、园区布设设备,实现政策查询、岗位申请、培训报名“自助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五华人力资源

当前,五华区人力资源服务仍面临人才结构需优化、区域竞争加剧、服务精准度待提升等挑战,五华区将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深化政策创新,针对“卡脖子”领域人才出台专项支持政策,扩大“揭榜挂帅”“赛马机制”应用范围;二是强化产教融合,推动高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三是提升数字赋能,拓展“AI+就业”“区块链+社保”等应用场景,打造“全周期、智能化”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为区域发展提供更坚实的人才保障。

五华区人力资源核心服务体系概览

服务类别 实施成效
政策服务 出台“1+N”人才政策包,覆盖安家补贴、创业扶持、技能培训等 2023年发放各类补贴1.2亿元,惠及1.8万人
人才服务 建设12个高校实习基地,实施产业人才专项计划 引进高层次团队23个,带动关键技术人才500余人
就业服务 开展“春风行动”等专项活动,搭建“五华智慧人社”平台 组织招聘会126场,帮助2.3万人就业
数字服务 搭建人力资源大数据中心,推广智慧就业终端机 线上办理率85%,岗位匹配成功率提升40%
技能服务 构建“培训-评价-使用”体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培训2.1万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1.8万人

FAQs

Q1:五华区高校毕业生如何申请创业补贴?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A1:五华区高校毕业生创业补贴可通过“五华智慧人社”平台或政务大厅“人才服务专窗”申请,需满足条件:①毕业5年内高校毕业生(含留学回国人员);②在五华区创办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并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③企业法定代表人或经营者为本人,申请材料包括:身份证、毕业证、营业执照、社保缴纳证明、经营情况说明等,审核通过后,可享受最高10万元创业补贴,资金一次性拨付。

五华人力资源

Q2:五华区就业困难人员能享受哪些就业援助服务?
A2:五华区就业困难人员(含残疾人、低保家庭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等)可享受“一对一”就业援助服务,包括:①职业指导:由专业职业指导师提供职业规划、岗位推荐;②技能培训:免费参加电工、家政、电商等技能培训,培训期间给予生活补贴;③岗位对接:定向推送公益性岗位或企业用工岗位,优先推荐就业;④社保补贴:对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的企业,给予社保补贴(企业缴纳部分);⑤创业扶持:符合条件的可申请最高2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服务可通过社区就业驿站或“五华智慧人社”平台申请。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表
« 上一篇 今天
嗨学网人力资源如何助力职场人成长?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热门文章

1
系统获取,无需修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