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垣县人力资源是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其结构、质量与配置效率直接影响着产业升级、民生改善和区域竞争力,作为山西省长治市下辖的工业强县,襄垣县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坚实的产业基础,近年来在人力资源开发、就业服务、人才引育等方面持续发力,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人力资源发展体系,但也面临着人口结构变化、技能供需错配等现实挑战。
从人力资源现状来看,襄垣县劳动力资源总量保持稳定,但呈现“总量充足、结构分化”的特点,截至2023年,全县常住人口约30万人,其中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占比超65%,总量约19.5万人,从产业分布看,劳动力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占比约45%,以煤化工、装备制造、建材业为主)和第三产业(占比约38%,涵盖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公共服务等领域),第一产业就业占比降至17%左右,符合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在学历结构上,全县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学历占比约35%,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才占比逐年提升,达到12%,但与省内发达县区相比,高技能人才和高层次人才仍显不足,为更直观呈现,以下为襄垣县2023年劳动力资源结构表:
分类维度 | 具体类别 | 占比/数量 | 主要特征 |
---|---|---|---|
年龄结构 | 16-35岁 | 30% | 以高校毕业生、新成长劳动力为主,流动性较强 |
36-50岁 | 45% | 产业工人主体,技能经验丰富 | |
51岁以上 | 25% | 部分从事农业或传统服务业,面临转型压力 | |
学历结构 | 初中及以下 | 40% | 多从事体力劳动或传统农业 |
高中/中专 | 25% | 第二产业主力,技能培训重点人群 | |
大专及以上 | 12% | 以专业技术、管理人才为主,分布二、三产业 | |
产业分布 | 第一产业(农业) | 17% | 以小农户经营为主,老龄化突出 |
第二产业(工业) | 45% | 集中在煤化工、装备制造,技能需求密集 | |
第三产业(服务业) | 38% | 快速增长,物流、电商、文旅领域吸纳就业增多 |
尽管人力资源基础较好,襄垣县仍面临三方面突出问题:一是“人才引育留用”难度大,受区位条件、薪资水平等因素影响,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率不足40%,且存在“孔雀东南飞”现象;二是技能供需矛盾突出,传统产业升级需要大量数控技术、智能制造等高技能人才,但现有劳动力中仅8%持有高级工以上证书,新兴产业如新材料、数字经济领域人才缺口超千人;三是劳动力老龄化加剧,51岁以上劳动力占比达25%,农业和部分传统服务业“用工荒”问题逐渐显现,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仍需完善,基层就业服务平台信息化水平不高,针对重点群体的精准帮扶(如农民工、残疾人、退役军人)有待加强。
针对上述问题,襄垣县近年来从政策引导、能力提升、服务优化三方面发力,推动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在人才引育方面,出台《襄垣县人才引进培育实施办法》,对硕士以上毕业生给予5万-8万元安家补贴,设立10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煤化工、新能源等主导产业技术攻关;深化产教融合,与长治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共建“订单班”,年培养技能人才2000余人,在就业服务方面,实施“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活动,2023年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28场,达成就业意向5000余人;建立“县级人力资源市场+乡镇服务站+村级服务点”三级网络,实现就业岗位、培训信息“一键推送”,在技能提升方面,开展“人人持证、技能社会”行动,针对煤化工、电工、焊工等紧缺职业,政府补贴80%培训费用,年培训超1.2万人次,推动技能人才占比提升至25%。
襄垣县需进一步聚焦产业转型需求,以“人力资源+产业”深度融合为主线:加快传统产业技能升级,推动煤化工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引入智能制造实训设备,提升产业工人数字化技能;培育新兴产业人才池,依托省级化工园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引进一批带技术、带项目的创新团队,同时鼓励本地职业院校增设工业机器人、大数据应用等专业,构建“培养-引进-使用-留用”全链条人才生态,应优化人力资源服务供给,建设“智慧就业”平台,实现岗位匹配、技能培训、政策申领“一网通办”,并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体系,让各类人才在襄垣“引得进、育得出、用得好、留得住”。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襄垣县针对高校毕业生有哪些人才引进政策?
解答:襄垣县对引进的高校毕业生实施“补贴+岗位+服务”组合政策:①生活补贴,博士研究生给予8万元安家补贴,硕士研究生5万元,本科生3万元,分两年发放;②岗位支持,教育、医疗等领域事业单位招聘时,硕士研究生可免笔试直接进入面试,重点企业引进的本科以上毕业生给予3年岗位补贴(每月500-1000元);③创业扶持,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可申请最高2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并享受场地租金减免、创业导师一对一指导等服务;④生活保障,为引进人才提供人才公寓(拎包入住),子女优先安排公办学校入学,配偶就业通过“双向选择”协调解决。
问题2:襄垣县如何帮助劳动者提升职业技能?
解答:襄垣县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机构承办”模式构建技能提升体系:①免费技能培训,针对失业人员、农民工、脱贫劳动力等重点群体,每年开设电工、焊工、家政服务、电商直播等20余个专业,培训费用由政府承担80%,个人仅需承担教材耗材费;②企业新型学徒制,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采用“师傅带徒+学校理论教学”模式,企业按每人每年4000-6000元标准获得补贴,学徒在学习期间享受企业工资待遇;③技能等级认定,支持企业、职业院校开展自主技能等级认定,取得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证书的,分别给予2000元、4000元、6000元补贴;④创业技能培训,针对返乡创业人员,开设SYB(创业培训)、网络创业等课程,提供项目评估、融资对接等后续服务,提升创业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