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原县人力资源是支撑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近年来,清原满族自治县(隶属辽宁省抚顺市)立足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定位,围绕“产业兴县、人才强县”战略,持续优化人力资源开发配置,推动人才发展与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培育深度融合,形成了具有县域特色的人力资源发展格局。
清原县人力资源现状
清原县总人口约33万人,其中劳动力资源约18万人,人力资源呈现总量稳定、结构逐步优化但转型压力并存的特点,从产业分布看,第一产业(农业、林业)从业人员占比约45%,以传统种养殖和林下经济为主;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占比约30%,依托矿产资源加工、绿色食品加工等产业吸纳就业;第三产业(服务业)占比约25%,在旅游、物流、零售等领域持续扩张,从年龄结构看,35岁以下劳动力占比约38%,36-50岁占比约45%,51岁以上占比约17%,劳动力整体呈现“青壮年为主、老龄化初显”特征,从技能水平看,技能人才总量约3.2万人,仅占劳动力总量的17.8%,其中高技能人才(高级工以上)占比不足5%,技能结构与绿色食品加工、文旅康养等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存在差距。
为直观呈现人力资源结构,以下是清原县分产业从业人员基本情况表:
产业类别 | 从业人员数量(万人) | 占比(%) | 主要岗位类型 | 平均年龄(岁) | 学历结构(初中及以下/高中/大专及以上) |
---|---|---|---|---|---|
第一产业 | 1 | 45 | 种植户、养殖户、林下经济从业者 | 52 | 65%/25%/10% |
第二产业 | 4 | 30 | 操作工、技术员、管理人员 | 38 | 50%/35%/15% |
第三产业 | 5 | 25 | 服务员、销售人员、电商从业者 | 35 | 45%/40%/15% |
人力资源政策支持体系
清原县将人力资源开发作为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构建了“政策引导、服务保障、市场配置”三位一体的支持体系,在政策层面,先后出台《清原县人才引进若干措施》《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设立每年500万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产业领军人才、青年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20万元安家补贴,对创办企业或合作社的农村实用人才提供50万元以内的创业担保贷款。
在服务保障方面,县人社局牵头建立“一站式”人才服务中心,整合就业服务、社保办理、职称评定等功能,实现“一窗受理、全程代办”,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活动,2023年累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28场,提供就业岗位1.2万个,达成就业意向3500余人,建立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就业信息服务平台,通过“清原就业”微信公众号实时推送岗位信息、培训政策,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人才培养与引进举措
围绕县域特色产业需求,清原县坚持“内育外引”并举,提升人力资源质量,在内部培养上,深化产教融合,与沈阳农业大学、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合作,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基地,开设中药材种植、林蛙养殖、电子商务等专业,年培养技能人才800余人,针对农村劳动力,实施“新农人培育计划”,2023年开展实用技术培训46期,培训农民2300人次,带动500余户发展林下参、食用菌等特色产业,户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
在外部引进上,聚焦绿色食品加工、文旅康养、生态矿业三大主导产业,精准对接高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柔性引进专家团队12个,涉及农产品深加工、旅游规划等领域,与辽宁中医药大学合作建立“中药材种植技术专家工作站”,引进3名博士指导农户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使全县中药材产值突破5亿元,实施“雁归清原”计划,吸引300余名大学生返乡创业,创办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56个,带动就业1200余人。
就业服务与保障机制
清原县将稳就业保民生作为人力资源工作的重中之重,构建“培训-就业-维权”全链条服务模式,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推行“企业点单、政府买单、机构接单”培训模式,2023年投入培训资金800万元,开展电工、焊工、家政服务等职业技能培训12期,培训学员1500人,就业率达85%以上,针对脱贫劳动力、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实施“一对一”就业帮扶,开发公益性岗位320个,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在权益保障方面,加强劳动监察执法,开展“春暖农民工”等专项行动,检查企业120家,督促补签劳动合同800余份,追发工资待遇120万元,完善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2023年参保人数分别达3.2万人、2.8万人,为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450万元,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方向
当前,清原县人力资源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一是人才“引不进、留不住”问题突出,受地理位置、薪资待遇等因素影响,高层次人才和青年人才外流现象明显;二是劳动力技能与产业升级需求不匹配,传统产业工人技能单一,新兴产业(如电商、文旅)专业人才匮乏;三是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严重,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导致部分乡村出现“空心化”。
清原县将重点从三方面发力:一是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提高薪资待遇、完善住房医疗等保障,建设人才公寓200套,解决人才后顾之忧;二是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职业院校与本地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开设“企业冠名班”,定向培养产业急需人才;三是推动城乡人力资源融合发展,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吸引青壮年劳动力返乡就业,实现“家门口增收”与“乡村振兴”双赢。
相关问答FAQs
Q1:清原县对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有哪些具体扶持政策?
A:清原县对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给予“资金+场地+服务”全方位支持,资金方面,可申请最高2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财政全额贴息;对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给予5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场地方面,在县创业孵化基地提供3年内免租金办公场所,并享受水电费减免,服务方面,配备创业导师提供“一对一”指导,协助办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手续,并优先推荐参与省市级创业项目评选。
Q2:清原县如何帮助农村劳动力提升就业技能?
A:清原县针对农村劳动力开展“菜单式”技能培训,结合县域特色产业需求,设置中药材种植、林下经济、电商直播、家政服务等10余个培训项目,培训方式灵活,既有“理论+实操”集中培训,也有“田间课堂”“送教下乡”等上门服务,参训学员可享受免费培训、免费食宿,培训合格后颁发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并由县人社局推荐至本地企业或合作社就业,确保“培训即上岗、上岗即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