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作为南京市主城核心区,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科技创新高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服务始终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支撑,近年来,江宁区人社局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稳就业、保民生、聚人才”核心目标,构建了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和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网络,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人力资源服务领域,江宁区围绕产业升级需求,打造了“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全链条服务生态,针对区内智能制造、生物医药、软件信息等主导产业,区人社局联合重点企业、高校院所建立“产业人才需求清单”,每年组织“春风行动”“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超200场,年均提供就业岗位15万个以上,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达3.2万人,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为破解企业“用工难”与劳动者“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江宁区创新推出“共享用工”“余缺调剂”模式,建立200余家重点企业用工监测点,动态掌握企业用工需求,通过“岗位精准推送+技能定向培训”,实现人岗高效匹配,在人才引育方面,江宁区深度融入“宁聚计划”,对符合条件的硕士、博士分别给予3年、5年租房补贴(最高每月2000元),实施“江宁工匠”培育工程,每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超3万人次,覆盖电工、数控车工、电子商务师等50余个职业(工种),助力劳动者技能提升,区人社局还建立“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评价体系,组建专业仲裁团队和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年均调解劳动争议案件50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85%以上,切实维护企业和劳动者双方合法权益。
社会保障体系是民生之基,江宁区持续扩大社保覆盖面,截至2023年底,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85万人、120万人,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实现“应保尽保”,在社保政策落实上,江宁区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统一部署,2024年职工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分别为23400元/月、5460元/月(根据全省全口径平均工资动态调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16%,个人8%;职工医疗保险单位缴费比例8%(含生育保险0.6%),个人2%+3元大病医疗救助金,灵活就业人员可自主选择养老、医疗保险缴费档次,缴费压力显著降低,为方便群众办事,江宁区深化“放管服”改革,社保业务实现“一窗通办”“全程网办”,通过“江宁人社”APP、江苏政务服务网等平台,参保登记、待遇申领、信息查询等高频业务“不见面”办理率达90%以上,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设“绿色通道”,提供上门代办服务,确保社保服务“零距离”,社保卡功能持续拓展,目前全区130万张社保卡实现“一卡通用”,支持就医购药、养老金领取、惠民补贴发放等106项应用,成为群众的“民生卡”“幸福卡”。
为直观展示江宁区社保政策要点,以下为2024年职工社会保险缴费标准简表:
险种 | 缴费基数下限(元/月) | 缴费基数上限(元/月) | 单位缴费比例 | 个人缴费比例 |
---|---|---|---|---|
养老保险 | 5460 | 23400 | 16% | 8% |
医疗保险 | 5460 | 23400 | 8%(含生育0.6%) | 2%+3元大病 |
失业保险 | 5460 | 23400 | 5% | 5% |
工伤保险 | 5460 | 23400 | 2%-1.9%(行业差别) | 0% |
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建设方面,江宁区已形成“公共+市场”协同发展格局,全区建有1区、12街镇、253村(社区)三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配备专职就业辅导员300余人,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创业帮扶等“一站式”服务;引进并培育人力资源服务机构86家,涵盖猎头招聘、劳务派遣、人才测评、薪酬设计等全品类服务,2023年市场化机构促成就业人数超8万人次,为区域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有力支撑。
相关问答FAQs
Q1:灵活就业人员在江宁区参加职工社保,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如何办理?
A:灵活就业人员参加江宁区职工社保需满足以下条件:具有江宁区户籍,或持有江宁区居住证,或在我区灵活就业并缴纳个人所得税,办理方式分为线上和线下:线上可通过“江苏智慧人社”APP或“江宁人社”微信公众号,注册后选择“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登记”,填写个人信息并选择缴费档次;线下需携带身份证、户口本(或居住证)原件及复印件,到户籍地或居住地街道社保窗口办理,审核通过后即可按月(或按年)缴费。
Q2:跨省流动就业时,如何在江宁区办理社保关系转移接续?
A:跨省社保转移可通过线上“异地通办”或线下窗口办理,线上渠道:登录“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官网或“掌上12333”APP,注册后选择“社保转移申请”,填写转出地及转入地(江宁区)信息,上传身份证照片,系统自动提交转移申请;线下渠道:携带身份证原件到江宁区政务服务中心社保窗口,填写《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申请表》,获取参保缴费凭证后,交至转出地社保经办机构,转移办理时限为45个工作日,转移成功后,两地缴费年限累计计算,个人账户资金合并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