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力资源协会作为我国人力资源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行业组织之一,自成立以来始终以“服务国家人才战略,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使命,致力于搭建连接政府、企业与从业者的桥梁,推动人力资源行业规范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协会在行业规范建设、人才培养、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协会成立于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人才资源配置从计划分配向市场化流动转变,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行业发展亟需统一的标准规范和行业自律机制,在此背景下,中华人力资源协会应运而生,汇聚了国内外知名企业HR部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等多元主体,逐步形成了覆盖全产业链的行业生态体系,协会以“凝聚行业力量,服务人才发展,赋能组织成长”为宗旨,始终秉持“专业、创新、协作、共赢”的价值观,致力于成为行业发展的引领者、政策制定的参与者、人才培养的推动者,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在核心职能方面,协会通过多维度工作推动行业进步,具体职能如下表所示:
职能类别 | |
---|---|
行业规范建设 | 牵头制定人力资源服务地方标准、团体标准,推动行业信用评价体系,发布行业白皮书 |
人才培养与认证 | 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师、薪酬绩效师等职业资格认证,举办高级研修班、专题培训 |
交流合作平台搭建 | 组织年度行业峰会、区域论坛、企业参访活动,搭建国际交流合作机制 |
政策研究与建言 | 开展行业调研,向政府部门提交政策建议报告,参与《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等政策制定 |
会员服务与赋能 | 提供行业数据、法律咨询、招聘支持等服务,评选“优秀HR经理人”“行业标杆企业”等 |
协会会员体系完善,覆盖广泛,会员分为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两类:单位会员涵盖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高等院校及行业协会等,截至2023年,单位会员已超5000家,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个人会员包括企业HR高管、人力资源从业者、专家学者等,累计会员人数突破10万人,会员大会作为协会最高权力机构,理事会负责日常决策,秘书处承担具体执行工作,形成了科学高效的治理结构。
在推动行业发展方面,协会成果显著,先后参与制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服务规范》《灵活用工管理指引》等20余项行业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连续举办12届“中国人力资源峰会”,吸引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参与,成为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交流平台;启动“HR能力提升计划”,累计培训超50万人次,其中80%的学员获得职业资格认证,为行业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每年发布的《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报告》成为政府部门、企业决策的重要参考,多项政策建议被纳入国家人才发展规划。
面向未来,协会将聚焦“数字化转型”“新就业形态”“全球人才竞争”等趋势,重点推进三项工作:一是建设“人力资源行业大数据平台”,整合行业数据资源,为企业提供精准的人才画像和薪酬分析;二是成立“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探索灵活用工、远程办公等新模式下的权益保障和人才管理;三是深化与国际人力资源协会的合作,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提升我国人力资源行业的国际话语权。
FAQs
问题1:如何申请加入中华人力资源协会?
解答:申请加入协会需根据会员类型提交相应材料,企业或机构会员需提交营业执照复印件、单位简介、申请表等,经秘书处审核通过后缴纳会费即可;个人会员需提交身份证、学历证明、职业资格证及个人简历,通过审核后成为会员,会员享有免费参加协会活动、获取行业报告、参与评优等权益,详情可登录协会官网或联系秘书处咨询。
问题2:中华人力资源协会能为HR从业者提供哪些专业支持?
解答:协会为HR从业者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支持:一是培训认证,开设“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数字化HR”等课程,完成培训并通过考核可获得协会颁发的专业证书;二是行业资源,定期发布《薪酬福利调研报告》《人才管理最佳实践》等资料,会员可免费下载;三是职业发展,每年举办“HR职业发展论坛”,提供职业规划指导,优秀会员可推荐至知名企业任职;四是交流平台,建立“HR精英社群”,组织线上沙龙、线下参访等活动,促进同行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