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县人力资源有哪些服务与政策支持?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人力资源 正文

赤城县地处河北省张家口市东南部,地处燕山山脉与华北平原过渡地带,东临北京延庆,南连怀来,西靠崇礼,北接沽源,是连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县域,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加速推进,赤城县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人口规模、劳动力结构、技能水平等直接关系到县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当前,赤城县人力资源呈现总量稳定、结构逐步优化、潜力待释放的特点,但也面临劳动力外流、技能与产业需求匹配度不足等挑战,亟需通过系统规划与政策引导,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

赤城县人力资源

从人口与劳动力总量来看,赤城县常住人口约20万人,其中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占比约60%,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足,近年来,随着县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本地就业岗位逐步增加,部分外出务工人员选择返乡就业,劳动力回流趋势初显,但受限于县域产业基础薄弱、薪资水平与周边城市差距较大等因素,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向北京、张家口等中心城市集中的趋势较为明显,导致县域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用不好”的问题突出。

在劳动力结构方面,赤城县人力资源呈现“三多三少”特征:一是传统农业劳动力多,二、三产业技能人才少,全县约4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且以中老年劳动力为主,年轻一代务农意愿低,农业现代化人才缺口大;二是低技能劳动力多,高技能人才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以初中、高中为主,占比超70%,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才占比不足15%,尤其在先进制造、数字经济、文旅康养等新兴产业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严重短缺;三是本地就业多,跨区域流动少,受“安土重迁”传统观念影响,部分劳动力倾向于就近就业,但县域内产业层次偏低,难以提供高质量就业岗位,导致人力资源闲置与浪费并存。

为摸清人力资源底数,优化资源配置,赤城县近年来持续开展劳动力资源普查与动态监测,重点掌握劳动力年龄、学历、技能、就业意愿等信息,以下为赤城县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结构表(以2023年监测数据为例):

学历层次 人数(万人) 占比(%) 主要就业领域
小学及以下 2 0 传统农业、零工就业
初中 8 0 建筑业、制造业普工、农业
高中/中专 5 5 服务业、本地小微企业
大专 8 0 行政事业单位、技术辅助岗位
本科及以上 7 5 教育、医疗、金融等体制内岗位
未明确/其他 0 0 待业、灵活就业

从表中可见,赤城县劳动力整体受教育水平偏低,高中及以下学历占比超67%,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才占比不足13%,难以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劳动力就业领域集中,多依赖传统行业,新兴产业参与度低,人力资源结构与发展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

赤城县人力资源

赤城县人力资源的优势在于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吃苦耐劳精神较强,且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机遇增多,为人力资源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空间,县域内生态资源丰富,文旅、康养、特色农业等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对相关领域人力资源的需求逐步增长,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产业支撑。

挑战依然严峻,一是劳动力外流加剧,县域“人口空心化”风险上升,据调查,赤城县每年外出务工人员约3万人,其中18-45岁青壮年占比超60%,导致本地产业发展缺乏生力军;二是技能培训体系不完善,与市场需求脱节,现有培训多以农业技术、家政服务等基础技能为主,针对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的专项培训较少,劳动力技能提升缓慢;三是人才政策吸引力不足,缺乏竞争力,与周边城市相比,赤城县在薪资待遇、职业发展、生活保障等方面差距明显,难以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四是公共服务配套滞后,人力资源服务能力薄弱,就业信息平台不健全,职业介绍、创业指导等服务专业化水平低,难以满足劳动力多元化就业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赤城县需从“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四个维度发力,构建人力资源开发新格局,在“引才”方面,应积极对接京津冀人才市场,出台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对高层次人才给予安家补贴、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等支持,同时围绕特色产业需求,柔性引进北京、张家口等城市的专家和技术团队;在“育才”方面,整合县内职业培训资源,与高校、职业院校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重点培育农业技术、文旅服务、电子商务、新能源等领域技能人才,推动劳动力从“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在“用才”方面,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中小企业、返乡创业项目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同时搭建人才与产业对接平台,推动人才向重点领域、关键岗位流动;在“留才”方面,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水平,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生态,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赤城县还需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周边城市劳动力前来就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业态,鼓励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发展,拓宽劳动力就业渠道,实现人力资源的充分就业与高效配置。

赤城县人力资源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赤城县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解答:赤城县为吸引和留住人才,实施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一是出台“人才强县”政策,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50万元安家补贴,提供人才公寓或住房租金补贴,解决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问题;二是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与河北北方学院、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合作,设立“订单班”培养本土人才,对学成回县就业的学生给予学费补偿;三是优化创业环境,设立1000万元创业扶持资金,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最高20万元贴息贷款,建设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免费办公场地和创业指导;四是完善公共服务,提升县城教育、医疗资源水平,引进北京优质学校、医院设立分支机构,解决人才后顾之忧;五是强化情感关怀,建立人才联系服务制度,定期组织人才体检、联谊活动,增强人才归属感。

问题2:赤城县人力资源如何支撑当地特色产业发展?
解答:赤城县人力资源通过“定向培养、精准对接、政策激励”三大举措支撑特色产业发展:一是针对特色农业(如错季蔬菜、中药材、马铃薯),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每年培训农民2000人次,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培育农业技术带头人;二是针对文旅产业(如崇礼奥运辐射区、赤城温泉、样田乡古城遗址),与文旅企业合作开设“旅游服务技能培训班”,培养导游、民宿管家、非遗传承人等人才,提升文旅服务质量;三是针对新能源产业(如风电、光伏),与新能源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开展电工、运维等技能培训,定向输送技术工人;四是鼓励本地人才返乡创业,对从事特色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开发等项目的创业者给予税收减免、资金扶持,带动产业链延伸和就业岗位增加,实现“人力资源+特色产业”融合发展。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宁洱医院招聘信息网最新招聘信息如何及时查看和获取?
« 上一篇 09-02
贤益人力资源的联系电话是多少?如何获取?
下一篇 » 09-02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热门文章

1
系统获取,无需修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