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宁县地处甘肃省庆阳市东南部,陕甘两省交界处,总面积1319平方公里,辖9乡3镇,户籍人口约23万人,是典型的农业县,同时也是陇东地区重要的劳动力输出县之一,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县域经济的稳步发展,正宁县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服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逐步形成了以劳动力转移就业、本土人才培养、职业技能提升为核心的人力资源发展格局,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劳动力保障。
正宁县人力资源现状
正宁县人力资源总量丰富,结构呈现“劳动力基数大、青年占比较高、技能型人才不足”的特点,截至2023年底,全县常住人口约21万人,其中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约13.5万人,占总人口的64.3%,劳动力资源供给充足,从年龄结构看,18-35岁青年劳动力约5.4万人,占劳动年龄人口的40%;36-50岁约6.3万人,占46.7%;51岁以上约1.8万人,占13.3%,劳动力队伍以中青年为主体,具备较强的劳动能力。
就业结构方面,传统农业仍吸纳大量劳动力,全县约7.2万人从事农林牧渔业,占就业总人口的53.3%;随着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二、三产业就业人口分别约2.1万人、1.8万人、1.2万人、0.9万人,合计占比39.1%,就业结构逐步优化,但农业就业占比仍偏高,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从学历层次看,全县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学历约4.3万人,占劳动年龄人口的31.9%;初中及以下学历约9.2万人,占比68.1%,其中小学及以下学历约3.1万人,占比23%,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相对匮乏,尤其是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口仅0.8万人,占比不足6%,难以满足县域新兴产业和高质量发展需求。
正宁县2023年人力资源基本情况表
| 指标 | 数据 | 占比(%) |
|---------------------|--------------|-----------|
| 常住总人口 | 21万人 | 100 |
| 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 | 13.5万人 | 64.3 |
| 18-35岁 | 5.4万人 | 40.0 |
| 36-50岁 | 6.3万人 | 46.7 |
| 就业总人口 | 13.5万人 | 100 |
| 第一产业(农林牧渔) | 7.2万人 | 53.3 |
| 第二产业(工业、建筑) | 3.9万人 | 28.9 |
| 第三产业(服务业等) | 2.4万人 | 17.8 |
| 学历层次:高中及以上 | 4.3万人 | 31.9 |
| 初中及以下 | 9.2万人 | 68.1 |
正宁县人力资源优势与挑战
优势:一是劳动力资源成本相对较低,月均工资水平低于东部地区30%-40%,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较强吸引力;二是政策支持体系逐步完善,县级财政每年安排就业专项资金超2000万元,用于技能培训、创业补贴、岗位开发等;三是劳动力技能培训基础扎实,建成县级职业技能培训中心3个、乡镇培训基地12个,年培训能力超5000人次,涵盖电焊、烹饪、家政、电商等领域;四是毗邻陕西西安、咸阳等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转移的地域优势明显,每年外出务工人员稳定在3万人左右。
挑战:一是人才外流现象突出,每年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率不足20%,青壮年劳动力向东南沿海地区转移趋势明显,导致本地高端人才和技能人才短缺;二是产业结构单一,农业占比高,工业和服务业以传统产业为主,高附加值岗位少,就业吸纳能力有限;三是培训与市场需求脱节,传统种养殖、建筑类培训占比60%,而电商直播、智能制造、养老护理等新兴领域培训占比不足20%,劳动力技能与岗位需求匹配度低;四是公共服务体系有待完善,乡镇就业服务平台人员不足、信息化水平不高,难以满足精准就业服务需求。
正宁县人力资源开发政策举措
近年来,正宁县聚焦“稳就业、保就业、促就业”目标,多措并举推动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
一是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强化政策引才,2023年出台《正宁县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才工作的若干措施》,对引进的硕士以上学历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20万元安家补贴,对企业引进的技术骨干给予每人每月3000-5000元岗位补贴,同时建立“人才公寓”“子女入学”等保障机制,吸引人才扎根正宁。
二是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与庆阳职业技术学院、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等5所院校合作,开设电子商务、畜牧兽医、护理等特色专业,推行“培训+就业+服务”一体化模式,年培训学员3000余人,就业率达85%以上,针对农村劳动力,实施“雨露计划”“春潮行动”,每年开展免费技能培训20期,覆盖农民群众1500人次。
三是搭建就业服务平台,拓宽就业渠道,建成县级人力资源市场1个、乡镇服务站12个、村级服务点135个,形成“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网络”,每年举办“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专场招聘会20余场,组织县内企业、省外用工单位提供岗位1.2万个,实现“家门口”就业,推进“互联网+就业”服务,开通“正宁就业”微信公众号,实时发布岗位信息、政策解读,累计服务群众超5万人次。
四是推动乡村振兴与人力资源开发结合,促进就地就近就业,依托苹果、肉牛、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500余家,带动就业8000余人;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培育“正宁苹果直播带货”“周家民俗旅游”等品牌,创造就业岗位2000余个;实施“归雁工程”,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给予5-2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2023年返乡创业人员达1200人,带动就业3500人。
未来发展方向
正宁县将围绕“产业兴县、人才强县”目标,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一是加快县域产业升级,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新能源、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二是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用”基地,每年引进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50名,培养本土实用技术人才1000名;三是完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推进就业服务数字化转型,建立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和岗位需求精准匹配平台,提升服务效能;四是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落实薪酬激励、职称评定等政策,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为正宁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正宁县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和就业领域有哪些?
解答:正宁县劳动力转移主要方向为东南沿海地区(如广东、浙江、江苏)及省内兰州、庆阳等城市,就业领域集中在制造业(电子、服装、玩具)、建筑业、服务业(餐饮、物流、家政)以及农业规模化经营(如苹果种植基地、养殖合作社),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发展,部分劳动力转向本地新兴产业,如电商直播(正宁苹果、黄花菜线上销售)、乡村旅游(周家民俗村、湫头花溪谷)等,就业渠道日益多元化。
问题2:正宁县针对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有哪些具体扶持政策?
解答:正宁县对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实施“一揽子”扶持政策:就业方面,到县内企业、事业单位就业的,给予每人每月1000-2000元生活补贴,连续发放2年;创业方面,可申请最高2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3年),创业场地租赁给予前3年50%的补贴(最高每年2万元),同时提供创业培训、导师指导、政策申报等“一站式”服务;对带动就业5人以上的创业者,额外给予2万元奖励;高层次人才(硕士以上)还可享受20万元安家补贴、子女就近入学、配偶就业安置等保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