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雄县人力资源现状怎样?服务体系、人才引育及发展瓶颈有哪些?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7 分钟
位置: 首页 人力资源 正文

镇雄县人力资源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其规模、结构与配置效率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与县域经济的提质增效,作为云南省人口大县,镇雄县人力资源总量丰富但结构性矛盾突出,既面临“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化的机遇,也需应对就业质量不高、技能人才短缺等现实挑战。

镇雄县人力资源

从人力资源现状来看,镇雄县常住人口约130万,其中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超过60%,劳动力资源基数庞大,但受限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资源配置,劳动力结构呈现“三多三少”特征:低技能劳动力多,高技能人才少;传统产业劳动力多,新兴产业专业人才少;农村富余劳动力多,稳定就业产业工人少,以2023年数据为例,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达45万人次,其中省外就业占比超60%,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而本地就业人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比达75%,技能型人才仅占劳动力总量的12%,难以满足县内特色农业、新能源、建材等产业发展需求,具体劳动力结构如下表所示:

指标类别 细分项 占比(%) 特点
年龄结构 16-35岁 45 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但外流倾向明显
36-50岁 38 中年劳动力稳定,技能提升需求迫切
51岁以上 17 以农业从业者为主,就业渠道单一
学历结构 初中及以下 75 低学历劳动力占比高,制约就业质量
高中/中专 20 基础技能人才,但缺乏高端技能
大专及以上 5 高学历人才外流严重,本地留存率低
技能等级 无技能 48 从事简单体力劳动,就业稳定性差
初级技能 40 掌握基础操作技能,薪资水平中等
中高级技能 12 精通专业技术,但供给远小于需求

当前,镇雄县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企业急需的焊工、电工、电商运营等技能人才供给不足,而低技能劳动力则因岗位不匹配导致隐性失业;二是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不完善,培训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的技能培训覆盖率不足30%;三是人才流失严重,每年考入高校的本地学生返乡就业比例不足15%,现有专业技术人才向昆明、成都等中心城市流动趋势明显;四是人力资源服务效能不足,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功能薄弱,职业介绍、创业指导等服务难以满足多元化需求。

为破解上述难题,镇雄县近年来多措并举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一是实施“技能镇雄”行动,围绕县内主导产业需求,与职业院校、龙头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培训,2023年累计培训电工、家政服务员、中药材种植技术员等1.2万人次;二是优化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网络”,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56场,提供就业岗位3.8万个,其中本地就业岗位占比提升至45%;三是推动产业吸纳就业,依托新能源产业园、农产品加工园等载体,培育劳动密集型企业23家,带动就业8000余人;四是完善人才激励政策,对返乡创业人员给予最高2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对企业引进的高技能人才提供住房补贴、子女入学等保障,2023年返乡创业人数同比增长22%。

镇雄县人力资源

镇雄县需进一步深化人力资源供给侧改革,通过“产业育才、政策引才、服务留才”相结合,推动人口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FAQs

  1. 问:镇雄县劳动力主要流向哪些地区和行业?
    答:镇雄县劳动力主要流向珠三角(深圳、东莞)、长三角(上海、苏州)等经济发达地区,占比约65%;其次是省内昆明、昭通等地,占比约35%,行业分布以制造业(电子、服装)、建筑业和服务业(餐饮、物流)为主,分别占外出务工人数的40%、25%和20%,近年来向新能源、电商等新兴行业转移的趋势逐渐显现。

    镇雄县人力资源

  2. 问:镇雄县针对农村劳动力有哪些技能培训项目?
    答:镇雄县针对农村劳动力重点实施三大类技能培训项目:一是“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包括中药材种植、生猪养殖、竹产业加工等,依托县农业农村局和乡镇农技站开展;二是“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如电工、焊工、家政服务、电商直播等,与昭通职业学院、云南技师学院等机构合作,采用“理论+实操”模式;三是“创业培训”,针对有创业意愿的劳动力提供SYB(创办你的企业)培训,涵盖项目选择、经营管理、政策扶持等内容,培训合格者可享受创业补贴和贷款支持。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2015年怀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的具体内容和政策有哪些变化?
« 上一篇 09-02
2015年事业单位工勤岗位政策有哪些新变化?
下一篇 » 09-02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热门文章

1
系统获取,无需修改

目录[+]